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的规范化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296例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病人,根据出血的类型、出血量、病情及病程,采用因型施治的手术方案及综合治疗方法。结果:261例存活,35例死亡。存活的261例半年后随访,按ADL分级判断,Ⅰ级97例,Ⅱ级108例,Ⅲ级27例,Ⅳ级24例,Ⅴ级5例。结论:采取科学的外科规范化治疗措施能够提高病人生存率和存活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异丙酚在颅脑外伤手术中对脑脊液压力(CSFP)、脑灌注压(CP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影响。方法:30例ASAⅡ-Ⅳ级的颅脑外伤病人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足背动脉穿刺测MAP,L3-4蛛网膜下腔穿刺置管测CSFP。持续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芬太尼和咪畦安定后、静脉注射异丙酚后2分钟与5分钟时的MAP、HR、SpO2、PERCO2、CSFP、CPP。结果:CSPP在静脉注射异丙酚后2分钟较麻醉诱导前显著下降(P<0.05),5分钟时下降更为显著(P<0.01),10分钟时仍有显著下降。CPP在静注异丙酚后也有显著下降(P<0.01和P<0.05)。MAP在静脉注射异丙酚后2分钟、5分钟较麻醉诱导前显著下降(P<0.01)。HR较麻醉前仅有轻度降低。结论:异丙酚能降低CSFP、CPP和MAP,抑制插管反应,是颅脑手术麻醉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断及治疗,以提高对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1月~2005年7月间经不同方法治疗的4例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治疗效果.结果:出院时双下肢肌力恢复到Ⅴ级1例,Ⅳ级2例,未恢复1例.结论: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早诊断、早治疗是神经功能恢复的关键,可有效恢复脊髓功能,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44.
可吸收线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探讨可吸收线作为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将骨折类型及其他条件相近、数量相等的髌骨骨折随机分为可吸收线张力带组 (A组 )和钢丝张力带组 (B组 ) ,每组各 2 5例。A组采用“微乔”可吸收线及克氏针固定 ;B组采用钢丝及克氏针固定。结果 :B组术后出现 1例钢丝断裂 ;1例松脱 ;8例出现皮肤红肿、疼痛、膝关节活动幅度不能早期恢复 ,远期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只达到 82 .6 % ,骨折愈合后须原位大切口取出钢丝克氏针 ;A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幅度早期全部得到恢复 ,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优于B组 ,骨折愈合后只须局麻下小切口拔出克氏针。结论 :可吸收线张力带替代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 ,力学结构合理 ,疗效好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5.
趾侧腹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报道应用趾侧腹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Mu趾侧腹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腹远端皮肤缺损32例。结果 32例移植皮瓣全部存活,术后经3个月。3年随访,伤指均恢复原有的外形与功能,两点辨别觉5~7mm。结论 以跖底动脉为蒂的趾侧腹皮瓣是修复指端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46.
气管切开术后继发肺部感染分析   总被引:38,自引:7,他引:31  
目的:调查颅内血肿并脑疝开颅术后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致部菌群及药敏情况。方法:对留置气管套管患者,出现痰多、黄,发热者行痰液采样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患者感染菌种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占27.0%,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5.3%,表皮葡萄球菌占14.1%,鲍曼不动杆菌占9.8%,革兰阴性菌敏感抗性不有哌拉西林、头孢他啶、亚胺培南、革兰阳性菌感染抗生素有万古霉素、利福平,结论:肺部感染致病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及时行痰液培养,合理选用抗生素,能迅速有效控制脑手术后气管切开患者的肺部感染,提高颅内血肿并发脑疝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人脂肪组织来源的基质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stromal cells,AD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为神经移植探索新的细胞来源。方法 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成人的ADSCs,含血清的培养基进行培养,胰蛋白酶消化传代,采用第3~9代的ADSCs进行诱导。应用异丁基甲基黄嘌呤、消炎痛、胰岛素和地塞米松,诱导其向神经元样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采用苏丹黑B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ADSCs进行鉴定。结果 成功培养出ADSCs来源的基质细胞,细胞在体外生长形态类似成纤维细胞,可维持在未分化状态并稳定增殖,体外扩增可达20代。细胞表达波形蛋白和巢蛋白,大部分细胞还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和βⅢ管蛋白;应用异丁基甲基黄嘌呤、消炎痛、胰岛素和地塞米松,可诱导AD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其中0.1%~0.2%的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40%~50%分化为脂肪细胞。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具有典型的神经元形态,并能表达神经元标志物;部分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仍然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结论 脂肪组织中存在能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基质细胞,并能克服间充质细胞的限制,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但这种细胞是否为有功能的神经元,还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8.
颅脑外伤术后癫痫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颅脑外伤术后癫痫发作的原因,并对预防及治疗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方法对938例脑外伤手术后并发癫痫发作的33例患者进行分析,重点对术后的预防用药、易致癫痫发作原因及再次手术问题进行总结.结果 938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癫痫发作33例,占3.5%,其中颅内感染16例,并发癫痫病例大多药物治疗效果好,对难治性癫痫药物无法控制的5例病例经再次手术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对脑外伤手术中的正确处理以及术后恰当的预防性用药等可以降低术后癫痫的发病率、减轻癫痫发作程度.  相似文献   
49.
目的 为中耳成形术后预防感染提供依据,并提出防治对策。方法 对458例492耳的中耳成形术术后发生的43例44耳次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44耳感染的病原体检查结果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22耳,大肠埃希菌16耳;表皮葡萄球菌2耳,金黄色葡萄球菌2耳,真菌感染2耳;其中,有8耳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得到控制,鼓膜存活,听力有提高;余36耳中有30耳感染也得到控制,但鼓膜穿孔,听力无提高或下降;6耳感染难以控制,长期反复耳流脓。结论 应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无菌消毒管理;加强术前的微生物监测及药敏检验,指导临床用药;做好患者的教育,从而可预防中耳成形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0.
郑佳坤  惠国桢等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2,23(6):430-432,454,T003
目的:探讨人类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条件及其传代的方法。方法:采用机械方法从胎脑中分离神经细胞,应用N2培养基进行培养,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刺激细胞扩增;传统方法和对神经球切割的方法进行传代培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培养的细胞及其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从流产胎脑当中成功培养出人类的神经干细胞,培养条件下呈悬浮状态生长,形成神经球,绝大多数的细胞表达波形蛋白和Musashi1两种神经干细胞的标志物;这种细胞可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型胶质细胞,早期的培养有少量的少突胶卷质细胞;在这种培养条件下,神经干细胞生长速度较慢,而采用切割神经球的方法保持了细胞间的联系,神经干细胞可获得较大的扩增速度。结论:体外的培养条件下,可从胎脑组织中培养出神经干细胞,它可做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移植治疗的潜在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