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目的 探讨患病年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和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方法 收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按青年人(18~44岁)和中老年人(≥45岁)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分析患病年龄对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3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青年组患者19例,中老年组患者13例。青年组患者年龄36(31,40.5)岁,中老年组患者年龄55(49,59)岁。两组病例主要临床症状为干咳、发热和咳痰,其中青年组干咳和发热多于中老年组。两组入院淋巴细胞绝对值和CD4+T淋巴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8+T淋巴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和入院淋巴细胞绝对值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转阴时间无显著影响。结论 患病年龄未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和病毒核酸转阴时间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鼻内镜处理中鼻甲病变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鼻窦炎、鼻息肉伴有中鼻甲病变患者行鼻内镜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6个月中鼻甲形态和位置恢复正常62例,发生粘连18例;上领窦口开放60例,狭窄20例,中鼻甲大病变多恢复正常。结论鼻内镜处理中鼻甲病变效果显著,可保留中鼻甲正常组织和功能,同时还可改善上颌窦口,促进早期康复,提高鼻内镜手术的治愈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我站检验科应用全血金标法在采血现场对无偿献血者的3332份标本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现场筛出HBsAg阳性者115份,阳性率为3.45%,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复检以上标本,阳性率为3.54%,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符合率为95.76%.阴性符合率为99.94%,总符合率为99.79%,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且全血金标法快速,简便,适宜在无偿献血现场筛检HBsAg.  相似文献   
14.
1材料与方法 1.1试剂来源:抗-D血清由长春博德公司提供(德国进口)批号为:Iot-No:13l0601,抗人球蛋白由长春博德公司提供,批号为:20011101,单克隆抗-C,E(批号:20011122),抗-c(批号:20020130),抗-e(批号:20020318)均由上海输血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 OLP)患者口腔细菌组、真菌组与健康对照(healthy, H)之间的差异,细菌组-真菌组的共现模式以及OLP患者口腔细菌组与宿主免疫之间的联系。  方法  收取临床OLP患者(n=35)和健康志愿者(n=18)的唾液,提取微生物组DNA进行细菌16S rRNA测序和真菌内转录间隔区2(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 ITS2)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数据。检测唾液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7和IL-23的质量浓度,并分析其与细菌的相关性。  结果  OLP患者唾液细菌组和真菌组与H组整体群落结构差异不明显。唾液细菌组中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和Solobacterium在OLP组有显著增高的丰度(P<0.05),唾液真菌组中念珠菌属(Candida)和曲霉菌属(Aspergillus)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唾液细菌-真菌组的共现模式表明,虽然上述差异菌属之间无相关,但曲霉菌属与细菌属的相互关系在H组和OLP组中发生了转变,即OLP组的共现关系减少。唾液IL-17水平在OLP组中明显升高,IL-17及临床评分均与卟啉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丰度显著相关。  结论  口腔普雷沃菌属、Solobacterium、念珠菌属和曲霉菌属丰度增加与OLP发病相关,群落共现关系的改变和宿主免疫的变化可能参与OLP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结合中药加味玉屏风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加味玉屏风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TNSS、TM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较对照组患者的76.67%显著提高,且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为73.33%,而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仅为43.34%,治疗后6个月、1年、1.5年治疗组患者喷嚏、流涕、鼻塞、鼻痒、TNSS和TMS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结合中药加味玉屏风汤治疗变应性鼻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性降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