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6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8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189篇
内科学   58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62篇
外科学   95篇
综合类   337篇
预防医学   162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53篇
  7篇
中国医学   185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改进洗血仪程序用于制备冰冻红细胞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洗血仪用于红细胞甘油化的可行性。方法将洗血仪用于制备冰冻红细胞的甘油化操作,探索其甘油保存液悬挂高度、连通管口径对甘油滴注速度的影响及振荡频率与手工法甘油化一致的条件,并观察冰冻红细胞质检指标及临床输用效果。结果溶血率、回收率、游离Hb、甘油残余量等指标均达到手工法甘油化的质检标准,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结论洗血仪新增程序完全可以替代手工法甘油化。  相似文献   
122.
目的:分析运动性跟腱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如何防治运动性跟腱损伤发生,降低其发生率。方法:对运动性跟腱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于1994-08/2005-11选择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解放军第四六一医院骨科收治运动性跟腱损伤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保守治疗10例,分别采取屈膝跖屈石膏固定4~6周。手术治疗54例,其中进行直接缝合术41例,局部肌腱瓣成形术11例,异体肌腱移植2例。术后屈膝40°,足跖屈30°位长腿石膏固定,6周后改为膝下石膏固定,8周后拆除石膏,改穿高跟鞋,练习踝关节跖背屈活动。10周后去高跟鞋,逐步适应性练习全足落地下蹲,12周后练习双足提踵,并逐渐过渡到单足提踵。20周后踝关节活动加大加强,可室内工作,24周后恢复正常工作和剧烈活动。随访6个月,按照Arner-Lindholm评定标准评估疗效。建立运动性跟腱损伤患者数据库,对每例患者伤前所从事的运动项目、损伤原因、损伤机制、损伤特点及治疗效果等内容逐一输入数据库,汇总分析。结果:①患者伤前所从事运动项目:篮球运动21例,跳远运动9例,足球运动8例,长跑运动5例,体操运动3例,排球运动13例,武术3例,散打2例。②与运动性跟腱损伤受伤相关因素:伸膝负重状态下突然弹跳离地动作34例(53%);不经常锻炼者41例(64%);未做准备活动与准备活动不充分者51例(80%);由跟腱原始基础病引起的37例(58%)。③运动性跟腱损伤特点:跟腱似有撞击感或被踢感60例(94%);可听到跟腱断裂声47例(73%);伤后局部麻胀、酸感者60例(94%);无痛觉者12例(19%),有不同程度疼痛者15例(23%)。④疗效分析:随访6~30个月,随访52例,手术治疗患者43例,全部恢复训练及活动,优25例,良16例,差2例;保守治疗患者9例,优3例,良5例,差1例,患肢疲劳、跛行、踝关节活动明显减小。结论:跟腱原发病存在是引发运动性跟腱损伤重要病理基础,创伤与积累劳损是其主要诱发因素;早期手术治疗有利于跟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了解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急诊科护士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广东省13所医院急诊科224名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调查.结果 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得分为(292.58±29.87)分,75.00%的护士得分大于280分;急诊工作年限、科室急救案例讨论、教学查房和阅读习惯是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 急诊科护士的评判性思维水平属于正性,积极参与科室学术活动有利于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4.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群中,Kidd血型系统中Jk(a-b-)稀有血型个体的分布频率及分子遗传背景。方法用2 mol/L尿素溶解法,对50 000名广州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中的Jk(a-b-)血型个体进行筛选。用传统的血型血清学方法对筛选到的Jk(a-b-)表型进行确证。随后从静脉血中提取DNA,PCR方法扩增Kidd血型系统编码基因Jk的所有编码外显子,并直接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在50 000名无偿献血者中共筛选到10名Jk(a-b-)血型个体,在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群中其分布频率约为0.02%。在对其中8名先证者基因分型中,共发现了2种基因型,纯合IVS5-1GA(n=6),杂合IVS5-1GA/杂合896GA(299GlyGlu)(n=2)。结论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群中,Jk(a-b-)的分布频率高于已报道的北方人群。高频率分布于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的变异IVS5-1GA,也是本人群中最常见的基因变异。  相似文献   
125.
背景:pifithrin-α是一种可逆性p53抑制剂,应用pifithrin-α抑制p53通路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p53抑制剂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PUMA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9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二甲亚砜溶媒对照组(二甲亚砜组),缺血再灌注+p53抑制剂pifithrin组(PFT组)。建立70%肝缺血模型,PFT组于60min的肝血流阻断结束时立即给予pifithrin-α,二甲亚砜组给予等量二甲亚砜溶液,对照组和缺血再灌注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1,3,6h肝组织PUMA蛋白表达明显,PFT组可以明显抑制PUMA蛋白的表达,但缺血再灌注24hPFT组PUMA蛋白的表达高于其他3组。结果可见pifithrin-α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通过抑制p53从而诱导PUMA蛋白表达下调主要是在缺血再灌注早期。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胃乏力症患病率及胃肠功能指标影响.方法 连续选择结、直肠癌术后患者77例,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早期康复组接受了专项康复护理干预,内容包括深呼吸运动、翻身、叩背、变换体位、四肢活动、站立活动、床边活动、床周活动和日常生活动作训练等,对照组仅进行结、直肠癌术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对象胃乏力症患病率及胃肠功能指标.结果 早期康复组的胃乏力症例数、开始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0.01).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降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胃乏力症患病率,显著改善各项胃肠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127.
目的系统评价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VIP、CNKI、CBM和WanFang Data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1年6月),纳入所有使用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3 179例休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多巴胺同去甲肾上腺素相比,能使感染性休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增加1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12,95%CI(1.04,1.21),P=0.002];多巴胺组感染性休克患者心率失常事件发生风险是去甲肾上腺素组的2.63倍[RR=2.63,95%C(I1.51,4.55),P=0.000 6];多巴胺组心脏指数较去甲肾上腺素组增加[MD=0.42,95%C(I0.21,0.63),P<0.000 1];但在心率[MD=17.05,95%CI(–0.71,34.81),P=0.06]及平均动脉压[MD=–0.87,95%CI(–24.97,7.62),P=0.30]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去甲肾上腺素同多巴胺相比能显著降低感染性休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降低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率,其疗效及安全性优于多巴胺。  相似文献   
128.
目的系统评价青春期摄入豆类食品对女性成年后乳腺癌发病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CNKI、VIP、WanFang Data和CBM中关于青春期食用豆类食品对女性成年后乳腺癌发病影响的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同时追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文献检索起止时间均为从建库至2011年8月。由两名研究者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根据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和GRADE系统推荐的分级方法进行质量评价,对符合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最后采用Stata 11.0和GRADE pro ler 3.2.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研究,6609例病例和79538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青春期食用豆类食品较多的女性比青春期不食用或很少食用豆类食品的女性成年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低[OR=0.816,95%CI(0.670,0.99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青春期豆类食品的摄入对绝经前乳腺癌的预防作用[OR=0.661,95%CI(0.550,0.796)]强于绝经后[OR=0.782,95%CI(0.486,1.259)];而无论东、西方女性摄入豆类食品均受益[OR=0.793,95%CI(0.569,1.105);OR=0.837,95%CI(0.743,0.943)]。结论青春期食用豆类食品对女性成年后乳腺癌发病可能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且对绝经前乳腺癌的预防作用尤其明显,而无论东、西方女性均受益。受纳入研究数量与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探讨孕妇ABO血型抗体和ABO以外血型不规则抗体产前免疫学检测在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前瞻性预示意义。方法用盐水凝集法检测98例孕妇标本进行ABO及Rh血型,用抗人球蛋白法检测孕妇血清IgG型抗A(B)抗体滴度,用凝聚胺法、抗人球蛋白法检测不规则抗体及其滴度。结果 98例孕妇标本包括Rh(D)阴性孕妇88例、Rh(D)阳性性孕妇10例,98例孕妇标本中抗A/B血型免疫抗体IgG滴度不低于1:64的孕妇标本占11.22%(11例/98例),IgG滴度低于1:64的孕妇标本占4.08%(4例/98例)。88例Rh(D)阴性孕妇中不规则抗体阳性4例(4.55%),其中单一性抗D抗体阳性率为3.41%(3例/88例),抗D/C双抗体共同阳性1.14%(1例/88例)。4例不规则抗体阳性孕妇中,3例单一性抗D抗体阳性标本的血清不规则抗体滴度低于1:2,另外1例抗D/C双抗体共同阳性标本的血清不规则抗体滴度为1:1024。结论产前检测孕妇血清中的ABO血型抗体、不规则抗体及其滴度有助于发现血型抗体滴度变化及不规则抗体阳性者,对预防、降低母婴血型不相容所致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或发病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明确Rh(D)阴性无偿献血者Rh表型及Del型的分布情况,充分掌握Rh(D)阴性献血者资料,为临床需求提供保障。方法采用盐水介质试管凝集法进行Rh(D)初筛,初筛阴性标本再用抗球蛋白法进行Rh(D)阴性确证试验。用生理盐水介质试管凝集法将Rh(D)确证实验阴性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ABO血型和Rh表型检测。采用吸收放散试验对Rh(D)确证阴性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Del型检测。结果筛检并确证1451份Rh(D)阴性无偿献血者,ABO血型分类结果包括A型449份、B型384份、AB型146份、O型472份。性别分类结果包括男性842份、女性609份。Rh(D)检测结果中40份弱D、395份Del阳性、1016份Del阴性。Rh表型中29份CcdEe型、439份Ccdee型、93份CCdee型、778份ccdee型、99份ccdEe型、5份ccdEE型、1份CcdEE型、2份CCdEE型、1份CCd--型、3份--dee型、1份--dEe型。结论本血站具有丰富的Rh(D)阴性无偿献血者,基本满足临床需求;对Rh(D)阴性献血者标本进一步开展Rh表型和Del检测,掌握Rh(D)阴性供血者信息资料,有助于保障Rh(D)阴性受血者的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