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7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65篇
神经病学   65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59篇
预防医学   78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33篇
  3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571.
疾病观念与求医行为自评问卷的初步编制及信效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编制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疾病观念与求医行为自评问卷(SSICHSB)。方法:根据理论构想,初编了含60个条目的问卷,在昆明市选取不同年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的801例受试进行施测。4周后对其中的120例进行重测。结果:SSICHSB共16个条目,分为3个因子。16个条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14~0.60之间,与所在因子的相关在0.43~0.71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模型的拟合指数为χ2/df=1.5,NFI=0.89,CFI=0.92,IFI=0.92,RM SEA=0.04。整个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为0.71,3个因子的α系数在0.62~0.79之间;整个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72,3个因子的重测信度为0.61~0.78之间。结论:疾病观念与求医行为自评问卷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用于疾病观念与求医行为的评估。  相似文献   
572.
目的探讨大学生攻击行为与家庭功能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攻击问卷中文版(AQ-CV)、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和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问卷(QSFD)对随机抽取的上海某大学300名大一新生测评。结果身体攻击(t=3.77,P〈0.001)、愤怒(t=-2.61,P〈0.010)存在性别差异;攻击行为高、低分组在问题解决(PS)、沟通(CM)、角色(RL)、情感介入(AI)、行为控制(BC)、总的功能(GF)、家庭气氛、个性化、疾病观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系统逻辑外,攻击行为与家庭功能各维度存在显著相关;问题解决(PS)、角色(RL)、情感介入(AI)、行为控制(BC)、总的功能(GF)及个性化可有效预测大学生攻击行为。结论家庭功能与大学生攻击行为存在显著相关,了解大学生家庭功能情况,有助于攻击行为的预防及处置。  相似文献   
573.
目的 探讨精神病超高危大学生心理社会特征。方法 采用两阶段评估方法从2800名大学生中筛查出32名具有精神病风险综合征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估其自尊、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及家庭功能,以及心理社会因素与精神病理症状的关系。结果 精神病超高危组家庭功能、自尊、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水平均较对照组差(P<0.01,P<0.05),精神病超高危组的自尊、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水平与其精神病理症状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1,P<0.05)。结论 精神病超高危大学生家庭功能、自尊、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水平较差,可以针对这些社会心理特征进行早期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574.
目的 测试精神病前驱期问卷16项版本(PQ-16)中文版识别大学生精神病风险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249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PQ-16调查,分别对条目分和痛苦分两种模式进行信效度的检验,并对其中痛苦分大于6分的受试者进行了精神病风险综合征结构式访谈(SIPS)。结果 PQ-16的条目分和痛苦分的Cronbach系数分别为0.751和0.784,Guttman折半系数分别为0.721和0.761。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有四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为41.7%,且各因子的载荷都在0.404~0.639之间。各条目分与总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在0.355~0.548之间,痛苦分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385~0.597之间(P<0.01)。痛苦分大于6分的受试者通过SIPS访谈显示31例为阳性,599例为阴性,且SIPS阳性者的痛苦分高于阴性者(P<0.05)。ROC曲线显示,PQ-16的痛苦分的曲线下面积大于条目分,且在痛苦分为10分时可以获得最好的敏感度(68%)和特异度(73%)。结论评估大学生精神病风险时精神病前驱期问卷16项版本(PQ-16)中文版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采用痛苦分的评价模式可以更好的筛查。  相似文献   
575.
目的探索早期临床风险是否构成反社会人格障碍罹患的危险因素及早期临床风险和儿童虐待的关系。方法用回顾性的自我报告虐待法和儿童保护机构虐待纪录获得法分别测量了120例早期成年人儿童虐待和早期临床风险。以反社会人格障碍作为结果变量,进行阶层回归分析、统计学中介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儿童虐待和早期临床风险相关(效应强度0.38,P=0.007),但儿童虐待不能中介早期临床风险的作用。早期临床风险(症状Β=0.28P=0.03,诊断Wald=5.83P=0.01)和儿童虐待(症状Β=0.22,P=0.03;诊断Wald=2.98,P=0.04)分别独立地和反社会人格障碍有关。结论儿童虐待和早期临床风险都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需要对早期临床风险进行独立概念化和操作化。  相似文献   
576.
目的 探索“心身医学-导师负责制”新培养模式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及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笔者医院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师54人,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7人。研究组采用“心身医学-导师负责制”培养模式,对照组采用单一的传统的培养模式。比较两组培训前、培训6个月一般考试成绩(包括理论知识考核、临床技能考核、病史采集能力考核、体格检查能力考核、辅助检查判读能力考核)及综合考核能力(包括临床思维思辨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工作整体表现、带教老师对学员评价、患者及家属对学员评价)。结果 研究组临床技能、体格检查、医患沟通、工作表现、老师评价、患方评价的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理论成绩、病史采集、辅助检查、临床思维的分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身医学-导师负责制”新培养模式是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新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高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与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77.
目的:评估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标本的病理学特征,为临床诊疗及病理学分析积累经验。方法:按日本早期胃癌ESD治疗指南和日本胃癌分类和处理指南,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ESD治疗的411例早期胃癌或癌前病变临床病理资料、病理诊断评估、术前胃镜活检(400例)与ESD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情况,以及非治愈切除危险因素等。结果:411例中,96例(23.4%)为腺瘤(WHO低级别异型增生), 315例(76.6%)为早期胃癌,后者包括115例(28.0%)非浸润性癌(WHO高级别异型增生)和200例(48.7%)浸润性癌。术前活检与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为66.0%(264/400)。ESD前后诊断符合率与组织学类型及病变部位相关(P<0.01)。ESD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升级119例(29.8%)、降级17例(4.2%)。315例早期胃癌中,组织学分类的分化型癌277例(87.9%),未分化型癌38例(12.1%);绝对适应证262例(83.2%),相对适应证5...  相似文献   
578.
背景 胃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行远端胃切除术后,哪种重建方式短期疗效更好尚不明确。目的 比较远端胃切除BillrothⅠ(B-I)与Roux-en-Y(R-Y)两种重建方式对胃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短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远端胃切除的259例胃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B-I组109例,R-Y组150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方法 平衡两组间变量,以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等为结局指标对比两种重建方式的短期疗效。结果 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有170例纳入后续分析,其中B-Ⅰ组和R-Y组各85例,匹配后两组术前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Y组手术时间长于B-Ⅰ组[Md(IQR):210(184,242.5) min vs 190(164,235) min,P=0.028],术后住院时间长于B-Ⅰ组[Md(IQR):10(8,12.5) d vs9(7,11.5) d,P=0.023],Ⅱ级以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Ⅰ组[41.2%(35/85) vs ...  相似文献   
579.
目的  探讨新型炎症标志物炎症负荷指数(IBI)与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22年9月首诊为GBS的患者160例,根据Hughes功能分级量表(HFGS)评分将其分为轻型组(52例)和重型组(108例),收集2组患者一般资料、IBI及传统炎症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ROC曲线评估IBI对重型GBS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重型GBS的影响因素。 结果  重型组患者入院时的IBI为13.15(4.06,56.78),明显高于轻型组[3.32(1.93,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分析结果显示,IBI预测重型组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37(95% CI:0.660~0.815);2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IBI、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IBI≥11.00(OR=3.803,95% CI:1.631~8.868)和MLR≥0.42(OR=5.697,95% CI:1.109~29.272)是发生重型GBS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IBI作为一种新兴的炎症指标,其水平升高与GB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且与传统炎症指标相比,IBI对于重型GBS患者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80.
目的 研制急诊创伤患者低体温风险评分量袁,验证其临床预测效果.方法 选取489例急诊创伤患者作为建模组,根据是否出现低体温分为为低体温组和常温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创伤低体温的独立风险因素,构建创伤低体温风险评分量表,确定预测界值.再选取228例急诊创伤患者作为验证组,使用构建的量表预测评分,根据实际低体温的发生情况验证预测效果.结果 建模组构建的创伤低体温风险评分量表包括4个条目:受伤环境温度≤8℃(1分),修正创伤评分<4分(2分),衣物潮湿(2分),入室时发生休克(2分).验证组中低体温组患者和体温正常组患者风险评分量袁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预测界值3分时,量表预测敏感度为0.709、特异度为0.920、阳性预测值为82.24%、阴性预测值为85.63%、总体正确率为86.08%,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95%CI(0.769,0.888)].结论 构建的急诊创伤患者低体温风险评分量表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预测效果,可用于创伤患者低体温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