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9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外科手术在治疗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中的应用。方法:鼻内窥镜下行鼻腔外侧壁大部或选择性部分切除、窦壁病变黏膜刮除术,并配合YAG激光切除术。结果:35例患者中3年内仅4例不同程度地复发,成功率88%。鼻内窥镜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可替代诸如鼻侧切开术等遗留面部疤痕或造成巨大创伤的术式。结论: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利用鼻内窥镜多视角、高清晰度等优点,术中可较准确地判断肿瘤原发部位及范围,手术创伤小,激光技术的应用对降低手术难度,防止肿瘤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
气管憩室1例     
患者 ,女 ,40岁。 2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胸闷、干咳 ,并左颈部无痛性肿物 ,在当地医院行肿物穿刺活检 ,诊断为“颈淋巴结核” ,经系统抗痨治疗 1 .5年后 ,左颈部肿物消失 ,但仍感胸闷、干咳 ,右侧卧位时胸闷明显 ,无咯血等不适 ,遂来我院就诊。行CT检查 ,自颈 6椎体下缘至胸 1椎体上缘平面 ,在主气管右后方 ,可见一类圆形低密度区 ,横断直径约 1cm× 1cm ,边界光滑清楚 ,与气管有 0 .1cm的缺口相通 ,该处气管壁缺如 ,诊断为气管憩室 (图1 )。进一步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在声门下距前鼻孔 2 2cm处气管右后壁 ,可见一卵圆形裂孔 ,局部黏膜略肿…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手术不能切除的晚期胰腺癌动脉灌注化疗结合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方法:对47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先给予动脉灌注健择1800mg、5-FU1000mg,1周后给予三维适形放疗DT30~50Gy/10~25F。结果:全组患者有效率(CR PR)为48%,,临床症状缓解率为82%,中位生存期10.2个月。结论:动脉灌注化疗结合三维适形放疗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
用鼻内窥镜诊断和治疗干酪性上颌窦炎20例,2例因息肉复发及下鼻甲肥厚效果不理想,余者皆恢复良好.鼻内窥镜下诊断本病准确、直观,治疗的关键是建立鼻腔、鼻窦的良好通气和引流.  相似文献   
95.
患者男,27岁。因左侧鼻腔反复出血,伴双侧鼻腔嗅觉丧失半年就诊。体检:见双鼻腔顶部新生物,左侧眼球轻度突出,无搏动,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伴渗出和出血。鼻腔新生物活检病理报告为脑膜瘤。CT冠状扫描前颅底见5·0cm×6·0cm类圆形略高密度影突向外侧额叶,后达鞍结节。嗅沟骨质破坏,双侧鼻腔、筛窦、左眶内有类似病灶影。MRI检查:嗅沟区有6·5cm×6·0cm大小肿块,边缘清楚,T1WI与灰质呈等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其周围长T1、T2信号环绕,肿瘤向筛窦、双鼻腔及左眶内侵入。诊断为嗅沟颅内外沟通脑膜瘤,颅外部分累及筛窦、左眶和双鼻腔。2000…  相似文献   
96.
目的比较多频稳态诱发电位(MASSR)与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Tb-ABR)对感音神经性聋儿童客观听阈的评估。方法对37名感音神经性聋儿童分别测试MASSR反应阈、Tb-ABR反应阈和行为听阈,参照行为听阈,比较MASSR反应阈和Tb ABR反应阈对行为听阈评估的准确性。结果MASSR反应阈、Tb-ABR反应阈和行为听阈之间均有较高的相关性。二者在频率为2、4kHz时,对行为听阈的评估具有相似的准确性;但在频率为0.5、1kHz时,MASSR的准确性较Tb ABR的准确性高。结论MASSR和Tb-ABR均可用作感音神经性聋儿童言语频率客观听阈的评估,但MASSR在低频(0.5、1kHz)时较Tb-ABR的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颈淋巴清扫术后产生乳糜漏的原因及处理策略。 方法 回顾性分析64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颈淋巴清扫术后的临床资料。对11例术后发生乳糜漏的患者给予静脉营养、低脂饮食、局部加压及负压引流等措施。 结果 该组患者乳糜漏出现在手术后的第0.5~3.0天,其发生率为1.7%,患者乳糜漏的峰值引流量为 120~1100 mL/d。该组患者接受淋巴结清扫区域:单侧叶+峡部切除449 例,接受全甲状腺切除152例,单侧叶+峡部切除+对侧次全切除46例;单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总共 395 例,发生乳糜漏5例,发生率为1.26%(5/395)。侧颈+中央区淋巴清扫共83例,发生乳糜漏4例,发生率为4.8%(4/83),内镜辅助上纵隔清扫总共6例,发生乳糜漏2例,发生率为33.3%(2/6)。乳糜漏左侧与右侧之比为7∶4;其中3例患者为复发再清扫(rRLN)。每日引流量<20 mL/d时拔管,乳糜漏闭合时间为6~23 d,中位时间11 d。所有患者未行二次手术处理。 结论 甲状腺癌行淋巴结清扫手术时应仔细规范操作以预防乳糜漏的发生,及时采取调整饮食、负压引流等综合措施多可治愈,保守治疗无效时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8.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应用广度和深度不断延伸,统计过程控制(SPC)是对计算机技术依赖性较强的过程控制工具。该文重点分析了SPC在药品生产过程中有效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期促进SPC在我国制药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中得到重视和发展。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拷贝数变异是否为非综合征性前庭水管扩大患者的致病机制之一。方法采用CNVs芯片对10例未检测到任何SLC26A4基因突变的患者进行拷贝数变异的筛查,并与正常基因组进行对照。结果 10例未检测到任何SLC26A4基因突变的非综合征性前庭水管扩大患者全基因组均未发现有明显的致病性拷贝数变异存在。结论CNVs可能不是中国人群非综合征性前庭水管扩大患者的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0.
短潜伏期负反应诊断前庭水管扩大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分析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测试时出现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acoustically evoked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 ASNR)在诊断前庭水管扩大(enlarged vestibular aqueduct, EVA)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3年5月~2005年6月收集的141例听力障碍患者的听性脑干反应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对象分为两组,EVA组为70例(140耳)经CT或MRI确诊的患者;对照组为71例(142耳)平均听阈>60 dB HL的感音神经性聋、CT扫描无EVA的患者.听力学检查项目包括听性脑干反应、多频稳态反应测试、游戏测听或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等.所有的患者均行颞骨CT扫描或耳蜗水呈像核磁共振检查了解耳蜗及内淋巴囊的发育情况.结果 EVA组140耳(70例)ABR测试结果发现106耳(62例)记录到ASNR,占75.71%.在这106耳中,中度听力下降的17耳、重度听力下降的63耳、极重度听力下降的26耳中均引出负相波,ASNR的潜伏期在3.26±0.57 ms处.所有记录到负相波的EVA患者,均发现其ABR的波I消失或不易识别,而波V的引出情况则各有不同.对照组71例(142耳)均未记录到ASNR.结论 ASNR负相波的出现提示前庭水管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