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4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对《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办法》中监督管理和信息公开方面的新要求进行解读,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比研究2019年8月颁布的《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办法》和2006年7月颁布的《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规定》中监督管理和信息公开相关内容,分析新要求的必要性及意义,并提出实施建议。结果 《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管理办法》在监督管理方面新增了追溯不合格药品来源、风险研判及处理、流通环节处罚、工作督促指导、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的义务和责任等要求,在信息公开方面新增了公开内容、重大影响研判、信息化管理等要求。结论 新增的要求有利于加强假劣药品和潜在风险的控制处置,改进抽检结果信息公开,应得到药监部门的重视并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应用位置候选基因法了解中国DFNA4型耳聋家系定位区域内的两个基因KCNN4、KPTN与该家系耳聋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对一个6代相传、全基因组扫描连锁分析定位于DFNA4座位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中国家系成员,针对候选基因KCNN4、KPTN的全部编码序列设计引物,应用PCR扩增反应、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的方法进行突变或多态性位点的检测与鉴定。结果两种基因的各对引物均有较好的扩增效果,直接测序结果与标准序列比对分析显示在KCNN4基因的所有编码区未检测到突变;在KPTN基因外显子10的编码区鉴定出一处同义突变(2154G/A,P302P),该突变不与家系的耳聋表型共分离,为已报道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2293424)。结论该中国DFNA4家系的耳聋表型不是由其定位区域内的KCNN4、KPTN基因编码区的突变所导致,但这两个基因仍是极好的耳聋候选基因,其与遗传性耳聋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啤酒及乙醇对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小鼠所诱发的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方法 雄性健康BALB/c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啤酒组和乙醇稀释液组,分别用1 ml灭菌生理盐水、啤酒及乙醇稀释液灌胃.30 min后给予不同剂量γ射线1次全身照射.照射后24 h颈椎离断法处死动物(处死前4 h按4 μg/g体重腹腔注射秋水仙胺),立即取双侧股骨,进行骨髓细胞常规染色体制片、染色.每一剂量点选取5个个体进行染色体畸变观察.每只动物镜检分析100个细胞分裂相.结果 啤酒组及乙醇稀释液组染色体畸变率在照射剂量达0.5 Gy以上时明显降低(P<0.05或P<0.01),其中啤酒组的下降比乙醇稀释液组更明显.结论 啤酒中除乙醇以外的其他成份(如酚类化合物等)也发挥了降低染色体畸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光的偏振特性以及根据光的偏振特性制成的偏光显微镜和旋光仪在医学和药学领域实验检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3例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病例的临床和基因分析,探索临床及基因检测结合方法对该病的意义。方法 收集2例HHT家系,1例疑似病例,并进行临床和基因特征的分析;应用PCR-测序的方法对内皮素(endoglin,ENG)、激酶1样激活素受体(activin A receptor type II-like 1,ACVRL1)、SMAD4和骨形成相关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9,BMP9)基因全部编码区进行序列分析;结合临床特征及基因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诊断。结果 基因检测发现两HHT家系先证者分别携带ENG基因的c.772delT(p.Tyr258Thrfs*101)突变和ACVRL1基因的c.1232G>A(p.Arg411Pro)突变,明确病因,并对疾病进行分类诊断。对1例疑似病例基因检测未发现基因突变,综合临床和基因检测分析,定义为不能诊断HHT。结论 HHT的临床和基因相结合可确定疾病的病因并分类诊断,可发现早期的仅具有鼻出血等单一症状的患者,可发现无症状基因突变携带者,便于疾病的早期预防,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18.
在高职药剂学教学中既要注重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药物剂型的制备理论和生产技术,更要加强实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理论联系实际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是一种严重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文献报道病死率可达25%,凡皮损面积大于体表面积的50%均属于重症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起病初期为麻疹样或多形性红斑样皮疹,常遍布全身,皮损处很快出现松弛性大疱或大片表皮松解,稍摩擦即剥脱,糜烂面大量渗液,易继发感染.常因并发败血症、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治疗成功与否.护理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将我院儿科收治1例皮损面积达81%以上,重症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患儿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常用中药五味子系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lnensis 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是著名的滋补性中药,因其果实甘、酸、辛、苦、咸五味俱全,故名五味子,又名五梅子、玄及、会及、山花椒等。北五味子为传统使用的正品,具有敛肺、涩精、止汗、止泻、生津、益智、安神之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