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83篇
内科学   2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许莹  胡建英 《海峡药学》2012,(11):238-239
目的比较成品匀浆膳与临床上常规使用的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治疗的差异。方法选择48名SAP病人分成两组,采用部分肠外营养(PN)联合肠内营养(EN)方式,分别使用PN+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PN+匀浆膳,观察SAP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结果两组病人在抗生素使用时间、肠内营养费用上有差别,在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病死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品匀浆膳和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是维持SAP病人营养状况的保证,且具有独自的特点和优势,现代化综合意义应同时共存两种方法,配合使用,以方便患者。  相似文献   
42.
 摘要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技术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患者的遗传学异常,并分析与其他预后指标的相关性及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FISH技术进行着丝粒探针CSP12(12p11.1~12q11.1)和序列特异性探针D13s25(13q14.3)、ATM (11q22.3)、RB1(13q14)、p53(17p13.1)检测过的84例CLL患者的临床以及实验室资料。分析FISH技术检测CLL患者中遗传学异常的发生率,并分析遗传学异常与CLL患者年龄、性别、Binet分期、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CD38表达、生存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84例CLL患者中,62例有至少有一种遗传学异常。遗传学异常的检出率为73.8%。(2)共发现5种遗传学异常,依次为13q14缺失(56%)、P53缺失(28.6%)、-12(16.7%)、ATM缺失(13.1%)、+12(13.1%)。其中-12为CLL病人中新发现遗传学异常。(3)分析上述5种遗传学异常与年龄、性别、Binet分期、LDH水平、CD38表达的关系,在>60岁年龄病人里,+12阳性率显著高于<60岁病人(24%VS3%, P=0.042),与性别、Bient分期、LDH水平、CD38表达无关。(4)在LDH增高组中,CD38高表达的病例比例增高(67%VS20%, P=0.015)。(5) 伴有del(17p13)或del(11q22)或复杂异常中位生存时间为75个月,单纯具有del(13q14)异常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50个月,其他中位生存时间为120月,但两两比较没有达到统计学差异。结论:(1)FISH技术是一种在分析CLL患者遗传学异常方面较为快速、准确和敏感的方法; (2)CLL病人中除了常见13q14缺失、P53缺失、ATM缺失、+12之外,还可以出现-12异常。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肿爝旁组织和肿瘤组织内Treg细胞的分布情况及其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分离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肿瘤旁组织及肿瘤组织内浸润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内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肿瘤旁组织及外周血,且与临床分期相关.结论:食管鳞癌的免疫微环境存在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44.
45.
探讨SSP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助产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与效果,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同时培养沟通交流、人文关怀等职业综合素质,从而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6.
本例的病历摘要见本刊 2 0 0 1年第 5期第 30 9页分析与讨论本例患者因为发热、贫血和有出血倾向 (皮肤、粘膜出血点 ,痰中带血 ,鼻衄 ,血尿 )而由急诊收入血液科病房。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2周内患者的血小板由 6 0× 10 9/L下降到 8×10 9/L。人体血小板低于 2 0× 10 9/L就会有自发出血倾向 ,低于 10× 10 9/L就有颅内出血的可能。另外 ,患者血红蛋白为37g/L ,有高胆红素血症 (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 ,网织红细胞升高 ,血红蛋白尿 ,骨髓涂片红系增生显著 ,可以诊断为重度贫血、溶血性贫血。因为患者发病年龄大 ,红细胞酶 (如丙酮酸激…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血药浓度监测在大剂量甲氨蝶呤(MTX)治疗血液系统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给予10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淋巴瘤患者217例次大剂量MTX(1.5~9.0 g)治疗,根据MTX的血药浓度,以不同剂量及不同给药方式给予四氢叶酸钙(CF)解救.于开始用药44h起,间隔6~12h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MTX血药浓度,监测至MTX浓度<0.1 μmol/L止.结果 6例次(2.8%)患者开始用药44h后MTX浓度(C_(MTX/44h))≥5 μmol/L,平均浓度为11.67μmol/L(6.01~20.15 μmol/L),平均解救中止时间为开始用药170 h(92~272 h);23例次(10.6%)患者1 μmol/L≤C_(MTX/44h)<5μmol/L,平均浓度为2.23 μmol/L(1.07~4.69 μmol/L),平均解救中止时间为开始用药116 h(68~188 h)后.C_(MTX/44h)≥1 μmol/L者基本出现于使用MTX剂量≥5 g的患者中.除个别患者出现轻度黏膜炎症外,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发应.结论 MTX的代谢过程存在个体差异,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排泄延迟更易出现于使用高剂量药物时.在血药浓度监测下使用大剂量MTX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究联合应用腹部与阴道B超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在2017年3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中,收集了120例急腹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分别实施阴道B超与联合腹部B超检查,详细记录这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在观察组中,异位妊娠诊出率为85.00%,宫腔粘连诊出率为100.00%,急性盆腔炎诊出率为100.00%,在对照组中,异位妊娠诊出率53.00%,宫腔粘连诊出率为58.00%,急性盆腔炎诊出率70.00%,可以看出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中,确诊率为65.00%,观察组的确诊率为97.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方面,通过联合腹部B超和阴道B超的应用,能够明显提高急腹症疾病的诊出率,诊断结果比较准确,能够有效避免漏诊、误诊现象,在临床诊断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9.
系统性红斑狼疮以胸腔积液和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易误诊而延误治疗。我科收治院外误诊 2例 ,现报告如下。例 1 ,女患 ,37岁。 2周前因胸闷、呼吸困难在外院拍胸片示两侧肋膈角处少量胸腔积液 ,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给予口服抗结核药物及静滴青霉素治疗。连续 1 0余日后症状逐渐加重 ,后转入我院治疗。查体 :全身皮肤及粘膜无皮疹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两肺下部触觉语颤减弱 ,扣诊浊音 ,呼吸音减弱。四肢关节无红肿及压痛。辅助检查 :红细胞 3 9× 1 0 12 /L ,白细胞 1 1 1× 1 0 9/L ,中性 0 56,淋巴 0 4 4。胸片 :两侧肋膈角少量积…  相似文献   
50.
血液科2388例次住院患者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血液科住院患者发生感染的易患因素.方法 对我院血液科2388例次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不同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发生感染的关系.结果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常见的感染部位依次为上呼吸道和肺脏(16%)、败血症(4%)、肛周感染(4%)、皮肤软组织(2.9%).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254例次初治者和96例次复发患者感染发生率为80.9%和66.7%,明显高于完全缓解患者(19.0%).中性粒细胞总数<0.5×109/L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98.1%,高于粒细胞总数正常的患者(8.8%).随着住院天数的延长,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安置导管、老龄以及合并糖尿病患者感染发生率高.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初治或复发的急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住院时间≥20 d、置管、糖尿病和年龄>60岁是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液病房中血液肿瘤感染发生率高,肺部感染和败血症多见.白血病初治和复发时、粒细胞缺乏、住院时间长、安置导管、老龄及合并糖尿病是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