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37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2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31.
喉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资料完整的135例喉部分切除术的喉癌患者进行了疗效分析,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7%和83.8%。Ⅰ和Ⅱ期的3、5年生存率为93.8%和90.6%,高于Ⅲ和Ⅳ期(76.4%,70.4%);声门区癌3、5年生存率(90.5%,87.7%)高于声门上区(73.3%,66.7%)。局部复发14例,颈部转移11例,远处转移2例,14例行再次手术治疗,术后2年生存率为64.3%。所有患者的发音功能均可保留,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62.9%的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的误吸,经训练后大多可正常进食,只有1例需二次手术关闭喉口。76.3%的患者可拔管,在已拔管的患者中有21.4%诉有轻度呼吸不畅,但不影响日常工作。提出喉癌患者行喉部分切除术后的疗效评价应包括两个方面:肿瘤切除的彻底性(生存率)和喉功能恢复的程度。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高分辨CT扫描在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诊断中对于中耳、内耳结构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1例64耳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的患者进行高分辨的CT检查,观察中耳的结构面神经、锤砧骨、镫骨、乳突气化、圆床、鼓窦,以及内耳的结构耳蜗、半规管、内听道,并对II级和III级的耳廓畸形患者的上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41例64耳的高分辨CT结果显示,面神经走行、位置正常者42耳,发现异常者22耳,占34%;锤砧骨形态正常1耳,发现异常者63耳,占99%;镫骨正常显示清楚的31耳,显示异常的33耳,占51%;乳突气化形态正常60耳,发现异常者4耳,占6%;鼓窦形态正常63耳,发现异常者1耳,占2%;圆床形态正常61耳,发现异常者3耳,占5%。41例64耳的内耳高分辨CT结果显示,61耳的耳蜗结构形态正常,3耳发现异常;57耳的半规管结构形态正常,7耳发现异常;60耳的耳蜗结构形态正常,1耳发现异常。对上述中耳、内耳结果正常以及异常的II级和III级的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高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中耳分辨CT可以明确的判断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的中耳、内耳结构,内耳的异常与耳廓畸形的程度有良好的相关性,高分辨CT应为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33.
目的:检测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及其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及假性受体骨保护素(0PG)在胆脂瘤型中耳炎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RANKL在胆脂瘤型中耳炎骨质破坏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RANKL、RANK和OPG在30例中耳胆脂瘤组织和20例正常外耳道皮肤中的表达。结果:RANKL、RANK在胆脂瘤组织中表达增高,阳性细胞主要位于胆脂瘤周围组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58、6.482,均P〈0.05);OPG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PG/RANKL在胆脂瘤组织中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t=8.183,P〈0.05)。结论:RANKL及RANK在中耳胆脂瘤周围组织中表达增高,与骨质破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4.
张菊红  杨颖  许安廷 《山东医药》2007,47(12):84-85
病例摘要患儿男,6岁。因左耳反复流脓伴听力下降1 a,伴耳痛半月,于2005年11月27日收住本院。患儿1 a前取耵聍后出现左耳痛疼、流脓,并有听力下降,抗生素治疗后症状缓解,之后反复发作。半月前再次发作并伴耳痛、耳胀、眩晕,无恶心、呕吐,面部表情正常,抗生素治疗无效,遂来本院就  相似文献   
35.
利用喉音气流图及纤维喉镜对13例喉次全切除发音管成型术后患者进行了声学参数及发音功能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患者间个体差异显著,发音管咽口的形态及功能各不相同,其声学参数与正常人相比,多数患者表现为呼气流率增加,基频轻度下降,声强降低,发音结构缩短,音调瞬时平均移植率增大。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探讨利用自体软骨进行听骨链成形的全中耳重建术患者听力恢复的可能性。方法:对65例(69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手术后出现复发性耳漏再手术者,术中同时利用自体软骨进行Ⅲ或Ⅳ型鼓室成形术。比较手术前后听力的变化。结果:全中耳重建术后45耳(65.2%)成功提高了听力,Ⅲ型者听力成功率为74.2%(23耳);Ⅳ型者听力成功率为57.9%(22耳)。全部患者平均听力提高10.6dB nHL。结论:全中耳重建术可有效地提高陈旧性乳突手术后患者的听力,存在镫骨者的听力成功率要好于镫骨缺失者;二期手术可更明显提高听力。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行乳突根治术后乳突腔内覆盖的上皮组织的病理结构和改变。为中耳炎乳突根治术后再手术时处理乳突腔内的上皮组织提供病理学基础资料。方法:对慢性中耳炎11例行乳突根治术后的乳突腔内覆盖的上皮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并与乳突根治术后再手术的14例肉芽组织的病理改变进行比较。结果:慢性中耳炎行乳突根治术后耳漏患者的乳突腔内覆盖上皮组织的改变为非特异性的慢性炎症表现,肉芽组织也表现为慢性炎行乳突根治术后耳漏患者再手术时应切除乳突腔内覆盖的上皮组织。以免手术后慢性炎症残留引起术后耳漏复发。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 探讨乳突气化程度与内淋巴囊发育情况的关系。 方法 回溯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就诊于耳鼻喉科且行颞骨CT检查的患者共145例(290耳),经过筛选后,根据患者乳突气化程度分为气化良好及气化不良,对其采用1∶1最临近匹配,倾向得分(PS)设置为0.02,基于年龄、中耳炎对协变量进行倾向得分匹配(PSM),该分析共产生了58对配对数据,随即测量后半规管中段至颞骨岩部后缘最短距离(P-P值),以其间接反映内淋巴囊发育情况,对不同乳突气化程度的P-P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P-P值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2.26(1.49,3.08)mm;乳突气化程度与P-P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乳突气化程度与内淋巴囊发育情况无关;经PSM处理后的协变量与乳突气化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即倾向得分匹配在临床研究中可以有效地处理非随机实验数据中的选择性偏倚问题;乳突气化程度与中耳炎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乳突气化程度与中耳炎性疾病相关,且乳突气化程度良好组,中耳炎发生率较低。 结论 乳突气化程度与内淋巴囊发育情况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