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37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2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探讨瘤内血管密度与喉癌、下咽癌淋巴转移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方法(LSAB法)对61例喉癌、下咽癌组织行血管内皮细胞染色观察,进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喉癌、下咽癌瘤内血管密度较良性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较无淋巴结转移组也明显升高(P<0.05)。提示:瘤内微血管密度不仅与喉、下咽肿瘤的良恶性有关,且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表明:①瘤内微血管密度的高低可以作为预测淋巴转移的重要指标之一。②瘤内微血管密度在肿瘤不同的临床分期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瘤内微血管密度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22.
概述     
从广义上讲,发生在内耳、内听道及其周围的病理变化导致的耳鸣、耳聋、眩晕等,均可称之为内耳疾病,包括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免疫性内耳疾病、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耳源性眩晕等.由于内耳在解剖上的特殊性--结构微小、精细,一般不敢轻易手术扰动,加之传统的给药方法药物不容易进入内耳的淋巴液中,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内耳疾病的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对内耳疾病认识和诊断水平的提高,其治疗方法也有了一定改进.  相似文献   
23.
贝尔面瘫是最常见的单侧、周围性面瘫,患者通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逐渐加重的面瘫,不伴有其他疾病[1]。其病因目前尚不明确,现在存在很多假说,如病毒感染学说、血运障碍学说、免疫学学说、遗传学说、身心应激学说等,但没有一种学说可以完整解释贝尔面瘫的病因。有学者认为贝尔面瘫与遗传因素有关[2-4],并进行了家族性面瘫的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全中耳重建术治疗陈旧性乳突术腔感染的疗效。方法:115例、118耳开放性乳突手术后出现耳漏,用自体乳突骨皮质和软骨片行全中耳重建,其中71例同期或分期行鼓室成形术,定期随访观察术后中外耳的形态、听力恢复情况和干耳率。结果:90.7%的患耳感染被控制、耳漏停止而获得干耳,55.1%的患耳听力改善,11.0%的患耳行再次手术治疗(11例因耳漏再发,2例要求改善听力)。结论:全中耳重建术治疗开放性乳突手术后出现的反复性耳漏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5.
听骨链植入物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6.
27.
许安廷  王天铎 《山东医药》1994,34(10):14-15
对资料完整的135例喉部分切除术后的喉癌患者进行了疗效分析,统计了各期喉癌的术后3年、5年生存率,并对术后喉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了讨论,提出喉癌行喉部分切除术后的疗效分析应包括术后生存率和喉功能恢复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8.
为探讨听骨链重建材料术后的变化 ,1 993年 1月~ 1 999年 1 2月对东京大学 7例慢性中耳炎手术后患者再次手术时取出的听骨链植入物进行了病理学观察 ,以期为理想重建材料的选择提供组织学基础。一、资料和方法1 病例 :7例再次手术的慢性中耳炎患者男 3例 ,女 4例 ;年龄 2 2~ 65岁 ,平均 49 6岁。再手术原因 4例为耳漏复发 ,3例为听力下降 ;植入物植入时间为 1~ 30年 ,平均 1 2 5年 ;其中 3例为异体的听小骨 (其中锤骨 1例 ,砧骨 2例 ) ,4例为自体软骨。2 方法 :手术显微镜观察标本形态学变化 ;标本经 1 0 %甲醛固定、脱钙 ,石蜡包埋 ,…  相似文献   
29.
喉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资料完整的135例喉部分切除术的喉癌患者进行了疗效分析.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7%和83.8%。Ⅰ和Ⅱ期的3、5年生存率为93.8%和90.6%,高于Ⅲ和Ⅳ期(76.4%,70.4%),声门区癌3、5年生存率(90.5%,87.7%)高于声门上区(73.3%,66.7%)。局部复发14例,颈部转移11例.远处转移2例.14例行再次手术治疗.术后2年生存率为64.3%。所有患者的发音功能均可保留,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62.9%的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的误吸,经训练后大多可正常进食,只有1例需二次手术关闭喉口。76.3%的患者可拔管.在已拔管的患者中有21.4%诉有轻度呼吸不畅.但不影响日常工作。提出喉癌患者行喉部分切除术后的疗效评价应包括两个方面:肿瘤切除的彻底性(生存率)和喉功能恢复的程度。  相似文献   
30.
应用HGF-I型喉发音微机分析系统对28例不同术式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发音功能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各患者间的发音部位及发音功能差异有显著性,发音功能与发音部位密切相关,“新声带”形成的患者和水平半喉切除术的患者发音功能接近正常人;声门上结构参与发音者和发音管发音者发音功能明显受损,声波曲线周期不明显,频谱曲线噪音水平高,共振峰出现蜂族现象。此微机系统包括频谱分析、自相关、互相关分析和声图,可用于喉部分切除术后发音功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