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37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2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表皮样囊肿通常发生在中线部位,板障内者以眶外壁多见,但亦可发生在远离中线的后颅[1],原发于颞骨的先天性表皮样囊肿很少见,而发生于颞骨鳞部伴胆脂瘤并向颞颌关节窝及颞下窝广泛扩展者尤为罕见。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于2005年9月收治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26岁。自幼发现左耳郭畸形、外耳道狭窄,10余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地出现左耳内流脓,伴耳后肿胀、流脓,无眩晕、头痛,经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症状可缓解,但易反复发作,半个月前左耳部碰伤后出现左耳流血水且流脓加重。查体:全身情况未见异常,左耳郭呈小耳畸形,…  相似文献   
13.
扁桃体周围脓肿临床多采用切开引流或脓肿期扁桃体切除术,配合全身应用抗生素等治疗,并作为扁桃体切除的手术指征。1990年10月~1992年5月,我们以穿刺吸脓治疗18例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例1,男,16岁,因鼻塞、流脓涕、头疼高热3d入院。查体见双侧鼻腔黏膜充血,中下鼻道有大量脓性分泌物,上颌窦、筛窦区轻度压痛。鼻窦CT示鼻窦炎,经用氯麻液、先锋霉素、替硝唑治疗3d后,头疼无明显减轻,仍高热,右外耳道有少量稠厚脓液,味臭。鼓膜紧张后上边沿部穿孔,鼓室黏膜窥不清,乳突轻度压痛,无红肿,颈项有轻度抵抗感,棵氏征阳性。  相似文献   
15.
<正>中耳先天性胆脂瘤是少见疾病,常因病变隐匿而导致临床上延误诊断和治疗,随着影像学技术的提高和显微镜检查的普及,发现报道的先天性胆脂瘤病例逐渐增多。先天性胆脂瘤早期可无任何表现,逐渐出现传导性聋、耳痛,听力进行性下降,严重者可出现面瘫和神经性聋,甚至出现颅内并发症[1],由于无流脓、鼓膜穿孔等耳部症状,单侧的听力下降容易被忽略,诊断不易做出。现将解放军405医院耳鼻喉科2014年3月收治的先天性胆脂  相似文献   
16.
COX-2、PCNA及p53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COX-2、PCNA及p53的基因产物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其生物学行为和生存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鼻咽癌及30例正常鼻咽组织中COX-2、PCNA 及p5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 鼻咽癌组织COX-2、PCNA 及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75%和68% ,明显高于正常鼻咽组织;(2) 鼻咽癌组织COX-2、PCNA及p53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3) COX-2、PCNA及p53的表达密切相关;(4) 鼻咽癌组织COX-2、PCNA 阳性表达和生存率呈负相关,是鼻咽癌复发的显著预后因素。结论:鼻咽癌组织中COX-2、PC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不良有关,免疫组化检测COX-2、PCNA表达可用以判断鼻咽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第一鳃裂囊肿及瘘管的诊断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先天性第一鳃裂囊肿及瘘管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全部病例行手术切除。结果 18例患者中,第一鳃裂瘘 10例,外瘘口均位于耳垂后与乳突之间,内瘘口位于外耳道,其中位于骨与软骨交界处后下壁6例;囊肿8例,其中耳垂后4例,位于下颌角2例,腮腺筋膜内2例。术后病理均确诊为鳃裂囊肿或瘘管,随访未见复发。结论 先天性第一鳃裂囊肿及瘘管临床少见,易误诊、误治;影像学检查是术前确诊的重要依据;合理的手术方案是该病治愈的关键,完整切除囊肿及瘘管是避免复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喉部分切除术后发音功能的微机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HGF-I型喉发音微机分析系统对28例不同术式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发音功能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各患者间的发音部位及发音功能差异有显著性,发音功能与发音部位密切相关,“新声带”形成的患者和水平关喉切除术的患者发音功能接近正常人;声门上结构参与发音者和发音管发音者发音功能明显受损,声波曲线周期不明显,频谱曲线噪音水平高,共振峰出现蜂族现象。此微机系统包括频谱分析、自相关、互相关分析和声图,可  相似文献   
19.
许安廷 《山东医药》2009,49(42):108-108
咽鼓管是中耳通气引流的惟一通道,主要功能是引导鼻咽部气体进入鼓室,以维持鼓膜两侧压力平衡,从而保证鼓膜的正常振动。人在出生时咽鼓管全长为17—18mm,成年时为35,36mm。该管外1/3为骨部,开口于鼓室前壁,内2/3为软骨部,开口于鼻咽腔外侧壁;管的两端扩大,中间较细,称为峡部,直径1mm。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瘤内血管密度与喉癌、下咽癌淋巴转移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方法(LSAB法)对61例喉癌、下咽癌组织行血管内皮细胞染色观察,进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喉癌、下咽癌瘤内血管密度较良性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较无淋巴结转移组也明显升高(P<0.05)。提示:瘤内微血管密度不仅与喉、下咽肿瘤的良恶性有关,且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表明:①瘤内微血管密度的高低可以作为预测淋巴转移的重要指标之一。②瘤内微血管密度在肿瘤不同的临床分期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瘤内微血管密度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