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3篇 |
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临床医学 | 26篇 |
内科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83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6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4篇 |
199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神经内镜最早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是用来治疗脑积水的,之后逐渐发展为治疗颅脑囊性病变犤1犦。随着神经内镜设备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和神经内镜颅内解剖研究的深入,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目前,神经内镜在部分颅内肿瘤的治疗中因其微创的特点,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颅内肿瘤尤其是脑室内肿瘤或位于脑室壁周围的肿瘤,经过CT、MRI三维成像定位后,在CT或B超引导下,配合立体定向行神经内镜手术,可对其行活检、切除或置管内放疗。颅内肿瘤的内镜手术包括肿瘤活检和肿瘤切除两种,常需与立体定向技术相结合。内镜立体定… 相似文献
62.
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上区肿瘤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介绍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上区肿瘤的技术和经验。方法 选择鞍上区10例脑膜瘤和3例垂体腺瘤,经眶上锁孔入路,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对周围结构妥善保护。结果 肿瘤全切除12例(92.3%),大部分切除1例(7.7%)。除1例有短期尿崩外,余病例无术后感染、出血等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眶上锁孔入路对脑组织无效暴露少、牵拉轻、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63.
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叶瘤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 探讨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叶瘤(SPNET)的临床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14例术前误诊、经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证实的SPNE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结果 肿瘤均位于幕上,中线及侧脑室旁生长者7例,其中1例长入侧脑室,各脑叶皮质下5例,中颅窝颞叶外生长的2例,具有一定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见肿瘤多呈鱼肉样外观,质地较软,血供丰富,边界清晰,无明显包膜。结论 SPNET的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有一定特征,影像学及临床表现的结合有助于术前与其他肿瘤区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在原发性面肌痉挛治疗中的疗效,为指导诊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65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一般资料、责任血管和外科手术方法 及效果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65例病例中,发病率右侧:左侧=1.2:1.总计70条责任血管,动脉接触45条,动脉压迫22条,静脉接触与压迫3条.2条责任血管者5例(7.7%),小脑前下动脉28例次,小脑后下动脉25例次,椎动脉压迫9例次,基底动脉压迫5例次,静脉压迫者3例次.59例术后1个月内症状完全消失(90.8%);症状改善,但需结合药物控制者6例(9.2%).术后1个月未见严重并发症.1年以上随访53例,症状完全消失50例.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是原发性面肌痉挛理想的治疗手段,进行中长期随访对有效监控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66.
67.
目的 探讨经额外侧入路手术切除前颅窝底及鞍区肿瘤的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经额外侧入路手术切除的48例前颅窝底及鞍区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嗅沟脑膜瘤5例,鞍结节脑膜瘤19例,垂体腺瘤10例,颅咽管瘤14例。结果 肿瘤全部切除36例,次全切除 1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经额外侧入路可较好暴露并切除前颅窝底及鞍区肿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总结第四脑室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效果及手术策略。方法第四脑室肿瘤患者36例,均在显微镜下或神经内镜辅助下切除肿瘤。肿瘤全切除24例,次全切除12例。结果术后恢复良好13例,死亡3例,缄默症4例,脑积水16例,其中12例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4例行脑室心房分流术。术后随访:29例生活、学习良好,3例死亡,1例失访。结论正确及时的诊断、熟悉四脑室的显微解剖、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熟练的显微手术技巧、适当应用神经内镜、积极处理术后脑积水是提高第四脑室肿瘤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脑室心房分流术(VAS)治疗多次脑室腹腔分流术(VPS)失败后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7例既往多次行VPS失败后改行VA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VAS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3年有效率分别为94%(44/47)、87%(41/47)、77%(36/47)、72%(34/47)、68%(32/47)、64%(30/47)。VAS后发生分流管堵塞14例,感染3例,引流过度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4%(19/47)。因分流失败需要再次手术的比例占36.2%(17/47)。结论多次VPS失败后改行VAS,术后短期效果明显,但因各种并发症导致再手术率无降低,长期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