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52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钩突上端和鼻丘气房的解剖学和影像学观察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目的 通过观察钩突上端和鼻丘气房的解剖关系,进一步阐明鼻丘径路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手术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鼻内解剖标志完整的成人颅骨21个(42侧)和成人尸头1个,①鼻内镜观察颅骨钩突前上端与中鼻甲和鼻腔外侧壁的毗邻关系;②16排螺旋CT扫描(层距0.300mm,层厚0.625mm)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层厚0.625mm),观察颅骨钩突前上端与鼻丘气房的关系,以及钩突上端的附着点,同时测量鼻丘气房的前后径、横径和高度;③火棉胶包埋后冠状位薄层(100μm)断层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成人尸头钩突前上端的毗邻关系。结果 ①鼻内镜下中鼻甲垂直板前缘中部与钩突前缘上部相互融合,在中鼻道前端顶部与鼻腔外侧壁间形成骨性穹隆;钩突前上缘除附着于上颌骨额突(42侧,100%)外,多数还同时附着于上颌骨额突后方的泪骨(33侧,78.6%)。②冠状位CT显示钩突上端的附着点可位于眶内壁、颅底或中鼻甲(垂直板)上,单一钩突上端附着点的位置,多数位于眶内壁上(33.3%),额窦在该平面经钩突上端内侧引流人中鼻道;其余附着于颅底(9.5%),额窦在该平面经钩突上端外侧引流入筛漏斗。2个附着点的钩突,多数附着于眶内壁和颅底(31.0%);少数附着于眶内壁和中鼻甲(21.4%)。③多数鼻丘(90.5%)含1~2个气房,钩突参与组成鼻丘气房的内、下和上壁,左侧和右侧钩突的横径、高度以及前后径均无显著性差异。④尸头冠状位连续断层的观察结果与鼻内镜下和CT观察结果一致。结论 钩突上端参与组成鼻丘气房,并与中鼻甲前端形成骨性连接。通过开放鼻丘气房可从前下部疏通额窦引流通道。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索儿童四级手术分级现况,为手术分级建立儿童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2家市属医疗机构2016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含手术操作信息的224719人次儿童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匹配儿童涉及的手术操作名称与北京版V7.0字典库映射至四级目录中手术操作名称,比对医疗机构填报手术操作分级与四级目录的一致性.结果 ...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基底型脑膜脑膨出的诊断及鼻内镜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9月北京儿童医院6例婴幼儿先天性基底型脑膜脑膨出的病例资料。术前常规进行鼻窦CT及MRI检查。全部病例经鼻内镜下脑膜脑膨出切除术及颅底重建术。术后随访其手术疗效。结果 6例病例包括经筛型5例、蝶咽型1例。手术均获得一次性成功。1例术后并发化脓性脑膜炎,其余无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3~29个月,无复发。结论 对于持续性鼻腔堵塞伴有鼻腔或鼻咽部新生物的婴幼儿,应考虑到先天性基底型脑膜脑膨出之可能性。鼻窦冠状位CT和矢状位MRI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鼻内镜下膨出物切除术及颅底重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5.
1儿童耳鼻咽喉科学一直是耳鼻咽喉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耳鼻咽喉科成为专科开始,对于儿童患者的救治就是耳鼻咽喉科重要的组成部分,儿童耳鼻咽喉科的发展和整个耳鼻咽喉科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以教科书为例,尽管教科书中出现专门介绍儿童耳鼻咽喉科章节的历史还要短一些。1921年Douglas Guthrie就出版了一部名为《Diseases of the ear,nose and throat in childhood》的专著,这部80页的小册子  相似文献   
36.
影像导航系统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28例在影像导航下进行的鼻内窥镜手术,探讨耳鼻咽喉影像导航系统在鼻内窥镜手术中应用的有关问题。方法慢性鼻窦炎、鼻息肉10例,鼻咽血管纤维瘤4例,垂体腺瘤6例,鼻窦骨化纤维瘤3例,鼻咽混合瘤2例,鼻腔平滑肌瘤1例,霉菌性鼻窦炎1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1例,均在影像导航系统导航下进行鼻内窥镜手术。结果术前准备时间15~30min,平均26min。配准系数在1.3~2.0之间,平均1.9;影像与实体指示之间误差小于1mm的范围包括鼻窦、颅底等手术区域。28例均手术过程顺利,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与传统的鼻内窥镜手术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影像导航系统能与鼻内窥镜配合。鼻腔、鼻窦及颅底解剖变异,肿瘤伴眶、颅底侵犯,有鼻科手术史正常解剖标志缺失的患者,是进行影像导航手术的指征。导航技术可以帮助医师在手术中确认鼻及颅底的局部及相邻解剖,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在未来鼻-颅底微创外科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开放性鼻整形切口在治疗儿童先天性鼻中线囊肿及瘘管的手术适应证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4例先天性鼻中线囊肿及瘘管的儿童[男3例,女1例,2~6岁(平均4岁)]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所有患儿均在接受全身麻醉下开放性鼻整形切口入路切除病灶,术后规律随访,随访参数包括病灶复发情况、切口瘢痕情况、鼻...  相似文献   
38.
导航引导颅鼻联合入路内镜辅助颅底骨化纤维瘤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像导航下颅底骨化纤维瘤全切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影像导航、内镜辅助实施5例颅底骨化纤维瘤切除术。结果术后复查肿瘤均得到全切,手术时间与传统手术相仿。结论应用影像导航辅以鼻内镜技术,颅底骨化纤维瘤可以在降低副损伤的前提下实现全切。  相似文献   
39.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人群肿瘤家族史及与鼻咽癌之间的关系及相关强度,为我国鼻咽癌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CNKI、万方和维普3个中文数据库及PudMed、ScienceDirect和SpringerLink 3个英文数据库2013-03之前发表的鼻咽癌病例对照研究及队列研究。文献检索、选取、信息提取及质量评价(NOS评分)均由2人独立进行。采用基于方差倒数加权的随机效应模型合并研究结果。结果纳入合格研究文献16篇,鼻咽癌患者7 478例,对照8 456例。肿瘤家族史与鼻咽癌患病的合并OR=2.63,95%CI为1.56~4.01;I2=49.2%,P=0.023;N=13;鼻咽癌家族史与鼻咽癌患病的合并OR=3.12,95%CI为2.47~3.78;I2=0,P=0.700;N=8。结合漏斗图及发表偏倚检验的结果,尚不能排除潜在的发表偏倚对结果的影响。结论在中国,肿瘤家族史,尤其是鼻咽癌家族史,会显著增加鼻咽癌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人群吸烟与口腔癌之间的关系及关联强度。方法 系统检索CNKI、万方、维普,及PudMed、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等数据库中发表的相关研究。结果 共有19篇(1篇队列研究,18篇病例对照研究)文章纳入最终分析,包括患者4971例,对照182 78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吸烟者相对不吸烟者发生口腔癌的风险为3.87(95% CI ,2.60-5.76)。吸烟年份长(>15年)相对吸烟年份短(≤15年)的吸烟者发生口腔癌的风险为2.19(95% CI ,1.10-4.35)。每天吸烟支数多(>20支/d)相对于每天吸烟支数少(≤20支/d)的吸烟者发生口腔癌风险为2.61(95% CI,1.34-5.09)。结论 在中国吸烟可显著增加口腔癌的发病风险,同时口腔癌的发病风险随着吸烟年份或每天吸烟量的增加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