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53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6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91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65篇
  1篇
中国医学   118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加味平胃散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患儿,予加味平胃散每天1剂,水煎,分3次口服;对照组28例患儿予儿康宁10ml/次,3次/d,口服,两组均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63.66%,显效16.67%,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痊愈35.71%,显效14.29%,总有效率60.7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平胃散治疗小儿厌食症有显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骨科在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6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对B1型骨折患者行骶髂关节前方入路,应用钢板固定;对B2、B3、C1、C2型患者行骶髂关节后方入路,应用加压螺钉固定;对C3型患者行双侧连成一体的骶髂关节前方入路,应用钢板加空心钉固定。结果:本组56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4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560 mL;根据Matta判定标准,优秀34例,良好17例,尚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91.1%。结论:对于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入路和固定方式,以使患者尽可能地进行早期活动,促进骨折的愈合,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3.
张岑  乔曼  胡国华 《天津中医药》2014,31(11):674-676
[目的]观察清肺消炎丸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证属(风温病肺热炽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的CA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肺消炎丸。比较两组治疗10 d后的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缓解或基本正常的时间,对比两组入组当日和观察结束时的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C反应蛋白(CRP)等化验指标和治疗10 d后两组胸片感染灶吸收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及肺部湿啰音明显缓解或基本正常的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治疗前后血CRP的改善,治疗组比对照组更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WBC、N%的改善及治疗10 d后胸片感染灶吸收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消炎丸联合西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风温病,肺热炽盛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在老年患者支撑喉镜手术的应用效果以及与使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效果的比较。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支撑喉镜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呼吸恢复和拔管时间。结果:在加用喉部表面麻醉的情况下,R组在气管插管、支撑喉镜置入2分钟时与入室时比较均比F组平稳。R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比F组短。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及喉部表面麻醉比较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支撑喉镜手术,具有循环平稳,苏醒迅速彻底的优点,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85.
为探索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课程的教学改革,本项目在“5+3”医学生中进行了针对感官系统的临床技能培训新体系建设。根据当前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结合目前临床技能教学的现状,项目整合了包括耳鼻咽喉科、眼科及皮肤科的基础与临床教学内容,设计了新的临床技能培训体系,其中包括编写新的教材,制定新的教学大纲,由专门的教学组负责实施,培训方式包括模拟训练和床旁实战训练,考核方法包括操作能力考核和临床病例考核,培训内容则涵盖各专业常规操作技能。经过实践运用,证实该培训体系能快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6.
月经来潮期间,子宫内膜脱落、排出,形成经血。此时,经血是细菌、真菌繁殖的“培养基”,如不及时更换卫生巾、保持外阴干燥,极易引发阴道炎症,甚至可导致整个生殖系统感染。面对市面上的各种“姨妈巾”,女性朋友们该如何选择呢?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小儿厌食颗粒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金华市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小儿厌食症患儿240例,随机分为3组,各80例,联合组服用小儿厌食颗粒,l~3岁,1包/次;4~6岁,2包/次,每天3次口服,联合布拉氏酵母菌0.5 g/次,2次/d,饭前15~30 min口服。布拉氏酵母菌组单独服用布拉氏酵母菌,方法同联合组。小儿厌食颗粒组单独服用小儿厌食颗粒,方法同联合组。8周为1个疗程。同时检测3组血清细胞因子血清瘦素(Leptin),P物质(SP)和促人生长激素腺释放肽(Ghrelin)。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体质量与身高改善情况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联合组总好转率91.25%,显著高于布拉氏酵母菌组的71.25%与小儿厌食颗粒组的73.75%(P<0.01);联合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布拉氏酵母菌组的71.25%与小儿厌食颗粒组的70.00%(P<0.01);治疗8周后,联合组患儿Leptin水平较布拉氏酵母菌、小儿厌食颗粒组降低更显著(P<0.01)。联合组患儿SP及Ghrelin水平较布拉氏酵母菌,小儿厌食颗粒组上升更显著(P<0.01),但上述细胞因子布拉氏酵母菌组和小儿厌食颗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3组治疗有效者进行6个月随访(剔除失访者),治疗前3组体质量与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体质量与身高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P<0.05,P<0.01),联合组显著优于布拉氏酵母菌和小儿厌食颗粒组(P<0.01),布拉氏酵母菌、小儿厌食颗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厌食颗粒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厌食症能提高临床总有效率,调整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增加身高与体质量。  相似文献   
88.
朱南孙教授治疗不孕症,强调"首辨虚实",因人制宜,重在求本,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对于虚证,先补益其虚,气血安和,再调经助孕;对于实证先予祛邪,邪去正复再予调补助孕。对于婚久不孕,经行错后,畏寒肢冷,纳呆便溏之脾肾阳虚者,先治以温肾健脾,养血调经,待脾胃调和,再施以温肾助孕法治疗。朱老提出欲求嗣,必先调经,调经者,重在调周,调周者,必兼养卵促卵。行经期,以通为主,以活血调经之品促进经血通畅,慎用寒凉药以防滞其经水。经后期,经水已泻,胞宫阴血亏虚逐渐至盛,以滋阴养血,补益冲任为主,常予四物汤、二至丸化裁。不孕症患者性善忧思急躁,心神失养,阴虚阳亢,无以营养冲任胞宫,不能成孕,故而疏肝解郁,宁神定志亦为调经助孕之要领。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瘦素(leptin)对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的活化是否促进肥胖变应性鼻炎(AR)小鼠模型的发病。方法 高脂饮食及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建立肥胖小鼠AR模型。检测模型中leptin及leptin-R、ILC2及Th2相关因子、神经介素U(neuromedin U,NMU)及NMUR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检测leptin干预后模型中ILC2、Th2相关因子及神经肽的变化。结果 肥胖小鼠A R组leptin、N M U及其受体的表达均明显高于非肥胖A R组及对照组(P<0.05),其脾脏ILC2细胞数量及IL-4、IL-13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肥胖AR小鼠中leptin及leptin-R与ILC2呈正相关(P<0.05);肥胖AR组中ILC2、Th2相关因子及神经肽因子的表达经leptin干预后显著升高(P<0.05)。结论 leptin对ILC2的活化作用及相关的神经免疫机制可能在肥胖AR的发病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0.
在人类多种恶性肿瘤中,淋巴道转移是肿瘤细胞转移的主要途径,是肿瘤分期的重要内容和预后的重要因素。淋巴管形成(Lymphangiogenesis),就是新的淋巴管生成,可发生在正常的组织形成和病理过程诸如感染、伤口愈合、淋巴管水肿和实体肿瘤中。肿瘤转移是指肿瘤细胞进入淋巴管和血管后扩散到继发部位,并在该处形成继发瘤(转移灶)的过程。淋巴管是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以淋巴结转移为主的多种实体肿瘤尤为重要。虽然通过手术可将大多数患者的肿瘤原发灶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