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18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9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5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阑尾联合切除的适应证、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对2004年4月—2012年7月45例胆囊良性病变合并有阑尾炎患者施行腹腔镜下联合切除,回顾性分析其疗效及可行性。[结果]4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术后无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25±53)min。[结论]腹腔镜下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是胆囊良性病变合并阑尾炎的首选手术方式,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352.
目的 观察逆针灸联合三才配穴对完全睡眠剥夺(TSD)24 h后青年学生疲劳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脱落2例。实际入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取百会、神门(双)、三阴交(双),即三才配穴,在TSD 24 h前接受7 d的逆针灸预防性治疗,对照组不接受任何治疗,比较TSD 24 h前后受试者的疲劳严重度量表(FSS)评分、简易疲劳量表评分(BFI)和脑电超慢涨落图技术(ET)脑疲劳程度监测值的变化,统计分析差异。结果 TSD 24 h后,治疗组的FSS量表评分、BFI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均P <0.05),治疗组脑疲劳状态监测值低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 逆针灸联合三才配穴对青年学生TSD 24 h后产生的疲劳感具有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353.
鼻咽癌是一种鼻咽部的上皮细胞恶性肿瘤,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放射性治疗(放疗),其死亡率的下降与诊疗技术的提高密切相关。复发和转移仍是影响鼻咽癌预后的主要因素,患者对放疗的抵抗性往往导致预后较差。近年来鼻咽癌的发病机制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除了编码基因可以调控蛋白质翻译,非编码RNA的作用也被证明,他们可以在RNA水平上调节多种病理生理过程。环状RNA(circRNA)主要通过充当竞争性内源RNA或微小RNA(miRNA)海绵分子,竞争性结合miRNA,调节miRNA活性,调控基因在RNA水平的表达,促进或抑制相关反应,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circRNA的生物学特性及表达特异性使其有望成为鼻咽癌诊断和治疗决策的潜在生物标记物,基因敲除也可能成为鼻咽癌新的治疗途径。本文重点聚焦circRNA在鼻咽癌中的作用及近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54.
吕倩  唐源  程雷 《大众健康》2023,(4):27-28
<正>对于过敏,我们要做到“战略上藐视,行动上重视”。大部分人认为的过敏就是春秋季的打喷嚏、红眼睛,或者因为吃错了什么食物,皮肤上起了疹子,有点痒。但是不管什么样的症状都会在一段时间之后趋于好转,再严重一点儿的症状可以通过药物得到很好的控制。所以,很多人认为过敏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因过敏而丧命的案例却并不鲜见。  相似文献   
355.
目的 比较血清淀粉酶(AMY)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根据现有数据来源和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评定方法。方法 参考CNAS-GL037文件中的方法测量2个浓度水平冰冻人血清AMY国家标准物质各5批、每批3次;采用JCTLM参考方法和常规方法同时测量40份浓度为(41.2~1 237.0)U/L单人份血清标本各2次;收集2015至2020年我院卫健委正确度验证计划数据;测量2个浓度水平人血清标本各5批、每批5次;收集我院半年内同一批号2个浓度水平室内质控在控数据。参考CNAS-TRL-001:2012文件中的方法,采用以上来源的数据分别计算由测量偏倚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crel(bias)]和由实验室内测量复现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rel(Rw)]。分别将不同来源数据计算的ucrel(bias)和urel(Rw)两两组合计算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ucrel)。比较结果差异,分析实验室如何选择合适的评定方法。结果 采用测量标准物质的数据、...  相似文献   
356.
过敏原组分诊断又称为组分解析诊断(component-resolved diagnosis, CRD), 是一种新兴的诊断技术, 可进一步明确过敏患者的过敏原组分蛋白谱, 实现过敏原的精准检测, 对过敏性疾病的精准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本文就CRD检测技术以及常见吸入性过敏原组分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以分析CRD在评估和防治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57.
目的 制备阿帕替尼(Apa)铜配合物水凝胶(Cu-Apa@APsGels),并探究其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溶剂挥发法将Apa与Cu2+形成稳定配合物Cu-Apa,并通过FT-IR与紫外分光光度计对Cu-Apa进行表征;将Cu-Apa包埋于黄芪多糖基原位凝胶(APsGels)内形成载药凝胶Cu-Apa@APsGels, SEM观察Cu-Apa@APsGels的微观形态及测定孔径,通过FT-IR进行图谱鉴定;采用MTT法对不同药物进行细胞毒性实验;采用Transwell实验测定不同药物对MCF-7细胞的侵袭效果。结果 Cu2+可与Apa中的吡啶结构配位形成Cu-Apa,其中,Apa的含量约30%。APsGels凝胶的相变时间77.33 s、相变温度37℃、溶胀率142%,在体外可缓慢降解。MTT试验结果表明:APsGels凝胶的不良反应较小,生物相容性好。APsGels对细胞毒性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较弱,Cu-Apa次之,Cu-Apa@APsGels的抑制能力最强。结论 Cu-Apa@APsGels可提高Apa的利用度并降低其不良反应,对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