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18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9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变应性鼻炎(AR)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近年来患病率显著上升,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国内外相继出台了多个版本的临床指南[1-6].AR的治疗原则和策略是防治相结合,包括环境控制(避免接触变应原和刺激物)、药物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以及加强患者教育,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治疗依从性[7].2010年版"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ARIA)"指南采用新的循证医学评价体系——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重视临床试验的证据质量,提出了各项干预措施的推荐强度[4],这对提高AR防治水平无疑具有重要价值,但不容忽视的是,在临床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儿童呼吸道异物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急诊之一,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1-2] .据文献报道,5 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最常见的原因是吸入异物[3] .呼吸道异物包括发生于喉、气管和支气管的异物,其中以喉异物最为危急,往往起病突然,发展迅速,可短时间内出现Ⅲ~Ⅳ度呼吸困难.对于儿童喉异物,临床上如果诊断失误或抢救不及时,则严重危及患儿生命[1] .本文通过分析儿童喉异物的发病情况、异物种类、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并发症以及治疗方法等,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认识.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经血倒流的原因,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宫腔粘连致经血倒流1例误诊病例资料。结果本例因经期下腹坠痛3个月伴经量减少就诊,既往月经规律,置节育器10年,以宫腔粘连、卵巢囊肿收入院,拟行宫腔分离加宫内节育器取出术,术中见陈旧性经血流出,术后予抗感染治疗症状消失。复查超声示肿物缩小,明确诊断为宫腔粘连、卵巢周围包裹性肿物(经血倒流聚集和卵巢囊肿共同形成)。结论当育龄期妇女出现经期下腹痛,B超示盆腔积液及盆腔包块时,且伴随经期出血减少时,应考虑经血倒流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Ⅰ型变态反应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显著上升。早在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提出了采取避免接触变应原、规范化药物治疗、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和加强患者教育的"四位一体"综合治疗策略〔1〕。其中,特异性免疫治疗是针对变应原致敏的"对因疗法",被认为是唯一有可能改变变态反应疾病自然进程的治疗方式〔2-3〕。在百余年的临床实践中,特异性免疫治疗发展出了多种投药途径,皮下注射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和舌下含服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是目前最主要的2种方式〔4-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初期开展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注意事项,术中、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为21例患者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其中19例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2例行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结果:1例TEP患者中转行TAPP。手术时间TEP平均(92±41.38)min,TAPP平均(122±26.38)min,术中腹壁下血管损伤1例,腹膜撕裂5例,均无血清肿、内脏损伤、尿潴留及输精管损伤,未见切口及深部创面感染,术后未使用止痛剂。患者均于术后第1天恢复正常饮食并下床活动。患者术后第1、3、6个月获得电话随访,无腹股沟区慢性疼痛及复发。结论:熟悉、掌握腹腔镜下腹膜前间隙及其重要结构、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避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1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CD)的发生机理 正常情况下,体内过剩的甘油三酯(TG)及碳水化合物转化为游离脂肪酸(FFA)被转运到肝脏重新转化为TG储存在脂肪组织或者被肌肉作为能量来源利用。在饥饿状态下,储存于脂肪组织中的TG被水解为FFA,然后转运到肝脏转化为磷脂、胆固醇或酮体形式被肝外组织利用。引起肝脏脂肪蓄积,通常与以下情况相关:外周脂肪组织或营养物中的FFA转运至肝脏增加;  相似文献   
18.
血管运动性鼻炎(vasomotor rhinitis,VMR)属于非变应性鼻炎(non-allergic rhinitis)中最常见、最重要、最典型的一个临床类型[1-2].但长期以来,对这一病名存有不少争议.有文献称之为内源性鼻炎(intnnsic rhinitis)[3]、非变应性常年性鼻炎(non-allergic perennial rhinitis)[4]、持续性非变应性鼻炎(persistent non-allergic rhinitis)[5]、非感染性非变应性鼻炎(non-infectious non-allergic rhinitis)或非变应性非感染性常年性鼻炎(non-allergic non-infectious perennial rhinitis)[6].  相似文献   
19.
重视变应性鼻炎药物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ARIA)自2001年在临床应用以来[1],对认识上、下呼吸道的相关性以及提高变应性鼻炎(AR)的诊治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变应性鼻炎的特异性免疫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AR的治疗原则包括变应原回避、药物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对患者的宣教。毫无疑问,避免暴露于变应原是AR理想的防治措施,但通常难以做到。以第2代抗组胺药和鼻内皮质类固醇为主的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对症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