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4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5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经胸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的定性和定量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磁场定位系统经胸三维超声心动图(3DE)评价心血管疾病的定性和定最研究。方法采用HPSONOS 5500超声显像仪、S4探头及其磁场定位装置和TOMTECECHOSCAN三维重建工作站,对38例研究对象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三维重建,其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40.4±16.2)岁,其中14例与手术结果对照,其中3例与经食管超声三维重建结果对照。受检者均分别采集30及60幅图像(3D  相似文献   
192.
患儿,男,13岁,出生后不久即检出心脏杂音,不伴紫绀,蹲踞及其他不适。发育障碍,参加体力活动不受限。查体:上腭裂。颈静脉无怒张,心前区隆起,未及心尖搏动。心率100次/分,律齐,心前区胸骨左缘第三肋间近左锁骨中线1cm处可收缩期轻微震颤,胸骨左缘第三肋间闻及Ⅲ级全收缩期粗糙杂音,背部左肩胛下区可及连续性双期杂音(Ⅲ级收缩杂音和Ⅱ级舒张期杂音)。  相似文献   
193.
病毒性心脏病小鼠心脏胶原代谢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急、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组织中胶原代谢的动态变化和特征。方法:以柯萨奇病毒B3感染BALB/c小鼠分别建立病毒性心脏病动物模型,同期均设正常对照。组织病理学方法和心脏超声确认动物模型后,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胶原前肽(PINP、PICP和PIIINP)的血清浓度;以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间质胶原酶(MMP-1)及其组织抑制物(TIMP-1)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同时检测MMP-1活性变化结果:各期感染小鼠心脏均出现明显心肌纤维化,急性期为修复性心肌纤维化,胶原合成和降解均增强;慢性期反应性纤维化和修复性纤维化并存,胶原合成增多降解减少;心肌病理主要为反应性纤维化,胶原合成增多;MMP-1表达量和活性随病程进行性减少,TIMP-1的表达无变化,MMP-1/TIMP-1进行性降低。结论:病毒性心脏病不同时期胶原代谢有其各自的特点,对病程和预后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94.
目的:探讨不同超声心动图指标对左室前壁及前侧壁节段运动异常患者射血分数(LVEF)检测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室前壁及前侧壁节段收缩活动异常的患者21例,采用超声心动图M型、二维和心尖双平面Simpson法测定LVEF,并与经心导管左室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左室造影测定的LVEF与M型及二维法差异明显,但与心尖双平面Simpson法相关性良好。进一步以M型测值55%作为界限行亚组分析显示,对于LVEF>55%患者4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于LVEF≤55%患者,二维法及M型测得的LVEF高于左室造影法(P<0.05),而此时Simpson法与左室造影法较为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1)。结论:对于左室前壁及前侧壁节段运动异常的患者,M型LVEF>55%的患者可直接采纳M型及二维法测值;但若LVEF≤55%,建议行心尖双平面Simpson法测定。  相似文献   
195.
主动脉瓣置换术(AVR)是目前治疗有症状的主动脉瓣病变的标准手术。AVR可明显改善主动脉瓣狭窄或反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流动力学,手术效果好,远期生存率高。尽管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也被认可为治疗主动脉瓣病变的有效手段,但目前AVR仍然是最可靠的手术方式。超声心动图是主动脉瓣狭窄或反流最重要的诊断方法,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无创检测技术,在术前评估、明确手术指证、选择手术方式、判断预后等方面有重要的价值。AVR术后30d内发生的早期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目前主要依靠超声心动图来检测和诊断。常规超声心动图的应用最为广泛,近年来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如组织多普勒显像(TDI)、二维或三维斑点追踪显像、负荷超声心动图的应用也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重视。然而,超声心动图对AVR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预测价值尚无充分的证据证明。笔者对AVR术后主要早期并发症及超声心动图检测方法进行系统回顾,以期为探究超声心动图指标预测术后早期并发症的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6.
目的使用三维斑点追踪显像(three 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技术监测淋巴瘤患者行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选取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采用R-CHOP方案化疗的30例患者。分别在化疗前24h、2个周期后、4个周期后进行3D-STI检查,分析其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环向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strain,GCS)以及左心室各节段纵向应变(10ngitudialstrain,LS)的变化。结果与化疗前相比,化疗4个周期后,患者左心室GLS显著下降(t=3.415,P=0.002)。对于左心室不同节段Ls的分析显示,与化疗前相比,化疗2个周期后,心尖部室间隔LS明显下降(t=2.477,P=0.019);化疗4个周期后,左心室中间段的前壁、前间隔、后间隔、侧壁以及心尖部前壁、室间隔和心尖帽节段的LS均明显下降(t=3.321,P=0.002;t=2.497,P=0.018;t=2.387,P=0.024;t=2.096,P=0.045;t=4.015,P=0.000;t=4.064,P=0.000;t=3.370,P=0.002)。结论行蒽环类药物化疗的淋巴瘤患者在早期就会发生左心室特定节段LS的下降。其中,以左心室中间段与心尖部节段较为明显,而心尖部室间隔LS最早出现下降,这有望为葸环类药物的早期心脏毒性监测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97.
急性心肌梗死存活心肌对左室重构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obutamine stress echocardiography,DSE)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活心肌,探讨存活心肌对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入选57例首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且成功进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心肌梗死后72 h行小剂量[5~10 μg/(kg*min)]DSE评价存活心肌.所有患者在心肌梗死后24 h、72 h、4周及12周定期随访超声心动图.根据DSE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存活心肌组(n=36)和无存活心肌组(n=21).结果存活心肌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指数(LVEDVI)无明显变化,左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LVESVI)明显降低;无存活心肌组患者LVEDVI和LVESVI均逐渐增加.心肌梗死后4周及12周,存活心肌组患者LVEDVI、LVESVI明显低于无存活心肌组患者[LVEDVI梗死后4周为(64.90±13.52)ml/m2 vs (90.75±34.92)ml/m2,P<0.01;梗死后12周为(66.82±9.78)ml/m2 vs (102.71±13.06)ml/m2,P<0.01.LVESVI梗死后4周为(29.63±30.36)ml/m2 vs (54.62±37.90)ml/m2,P<0.05;梗死后12周为(28.45±12.34)ml/m2 vs (51.35±12.51)ml/m2,P<0.05].心肌梗死后4周及12周,存活心肌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无存活心肌组患者(P<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存活心肌(r=-0.615,P<0.01)和术后冠脉血流分级(TIMI)(r=-0.465,P<0.05)是影响左室重构的重要因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尽管梗死相关动脉完全再通,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左室重构.梗死区域内存活心肌影响左室重构的发生、发展,并且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8.
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组织超声背向散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心肌组织超声背向散射定量新技术分析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的声学特征。方法:记录1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和22例正常人胸骨旁长轴切面基底段室间隔及后壁、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后壁的背向散射信号,获取IB校正平均值、IB校正最大值、室间隔和后壁IB差值、CVIB及曲线形态。结果: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各节段的IB校正平均/最大值、室间隔和后壁IB差值均高于正常人(P<0.05),CVIB均低于正常人(P<0.05),曲线形态不规则多见(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肌IB值升高、CVIB减低,曲线形态异常,提示该病心肌纤维化成分增多,心肌收缩力丧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