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8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7篇 |
内科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综合类 | 13篇 |
药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8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评价3D个性化定制人工材料耳支架在先天性小耳畸形一期全耳再造术中的临床效果与优势。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2年3月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单侧小耳畸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2),实验组采用3D个性化定制的人工材料支架,对照组采用常规需术中拼接的成品耳支架,均行支架植入-颞浅筋膜瓣转移的一期全耳廓再造术,伴或不伴同期听力重建。记录手术耗时,术后随访观察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并行耳廓对称度、精细结构评分以及家属满意度调查。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不良事件和并发症发生。同期行听力重建者听力得到改善,术后言语识别阈平均改善38.6 dBHL,术后最大言语识别率均达到100%。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耳廓对称度和精细结构评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耗时实验组较对照组短(P<0.01);家属满意度调查结果中最终每项平均得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3D个性化定制耳支架植入耳再造术安全有效,可同期行听力重建,临床效果优越,可成为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术的更优选择。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咽旁隙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8年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内镜辅助下咽旁隙肿瘤切除术患者16 例,其中颈外径路12 例,经口径路2 例,联合径路2 例,分析并总结将内镜应用于咽旁隙肿瘤切除术的方法及优势。结果16 例患者均完整切除肿瘤,其中恶性肿瘤4 例,良性肿瘤12 例。所有患者均无永久性并发症。所有原发性咽旁隙良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随访12~34个月均无复发。 结论内镜辅助下咽旁隙肿瘤切除术可以完整切除咽旁隙肿瘤而无需截断下颌骨,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值得研究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腹腔长期注射水杨酸盐后,检测大鼠听皮层和下丘的突触超微结构改变。方法 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注射组、慢性注射组和慢性恢复组共4个组,取材行透射电镜检测听皮层、下丘和小脑的突触超微结构变化,观察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注射组出现突触前囊泡增多(t 下丘=-4.61,t 听皮层=-7.00,P 均<0.01)、突触后致密区增厚(t 下丘=-4.72,P<0.01;t 听皮层=-3.15,P<0.05)、突触曲率上升(t 下丘=-2.32,t 听皮层=-3.17,P 均<0.05)以及突触活性区长度增加(t 下丘=- 4.89,t 听皮层=-3.48,P 均<0.01),急性注射组仅出现突触前囊泡的大量释放(t 下丘=-10.57,t 听皮层=-8.34,t 小脑=-9.18,P 均<0.01)。慢性恢复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慢性腹腔注射水杨酸后,大鼠下丘和听皮层出现突触神经递质释放增多和传递效率上升的改变。在中枢可塑性的调控下,长期应用水杨酸盐使听觉中枢不断发生结构和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探讨开放性鼻外伤的形态和功能重建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1月~2010年2月97例开放性鼻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一期清创修复,其中13例伴有鼻骨和上颌骨骨折者同期行骨折复位;15例伴有软组织缺损者行邻近皮瓣修复或游离植皮修复创面;对所有贯穿鼻腔或伴有骨折的病例均行鼻腔填塞和外鼻可塑铝板鼻夹固定,5例术后行鼻腔置管。结果97例患者均一期愈合,鼻面部外观满意,鼻腔功能正常。结论开放性鼻外伤的功能和形态重建中,仔细清创,骨折复位,鼻腔填塞,软组织缝合,必要的前鼻孔置管的正确处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患者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表达水平.方法选择确诊为PAR者47例为PAR组,正常体检者36例为对照组.应用单抗、多抗双抗体夹心法检测sIL-2R的表达水平.结果 PAR组患者的血清sIL-2R水平呈高表达,较正常人群组显著性升高(P<0.001),且无男女性W别差异.结论血清sIL-2R在PAR的免疫病理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老年喉癌患者行喉切除术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奉城分院耳鼻咽喉科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自1996年至2009年的122例60岁及以上的接受各种喉切除手术的老年人喉癌患者,其中男117例,女5例;年龄60~94岁,中位年龄68岁;95例(77.9%)患者有全身合并症。按2002年国际抗癌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against cancer,UICC)标准,I期16例,Ⅱ期24例,Ⅲ期52例和Ⅳ期30例。在彻底切除病变的基础上,尽量保留喉的正常组织和喉的功能,切除时保留安全缘≥5mm。采用三种手术方式:经口支撑喉镜显微镜下激光喉癌切除术(10例)、喉部分切除术(25例)和全喉切除术(87例),同时参照2004年大连会议标准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122例患者术后伤口I级愈合114例(占93.4%);Ⅱ级愈合5例;Ⅲ级愈合3例,其中2例发生咽瘘,经积极换药的处理和营养对症支持治疗,2w后创面愈合。所有患者进食均无困难,围手术期均无合并症的加重与恶化。本组1、3、5年随访率分别为100%(122/122)、97.2%(106/109)、92.9%(91/98),采用直接法统计生存率,失访按死亡计算;1、3、5年生存率97.5%(119/122)、84.4%(92/109)、68.4%(67/98)。结论老龄不是喉癌患者行喉切除术的禁忌证,在有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的前提下,手术仍是治疗老年喉癌患者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眨眼反射(BR)对发病3日内早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评估价值。方法对60名健康人及32例发病3d内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行BR检查并随访6个月观察预后。结果获得BR正常值。病例组3d内BR结果均异常,表现为潜伏期延迟、不规则波及无反应。BR表现与临床面瘫程度有显著性相关。3d内BR反应存在者均恢复良好,而BR反应消失者有部分恢复不良。结论BR是观察面神经损伤的敏感指标,能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发病3d内反映面瘫程度并对预后有一定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59.
Medpor外科种植体在鼻整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Medpor外科种植体用于鼻整形术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2002年2月~2005年10月因各种鼻畸形就诊本院耳鼻咽喉科而要求整复的病人160例,植入Medpor外科种植体行鼻整形术,以术者、受者、第三者(受者亲朋好友)的满意度评估手术效果,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随访145例病人,术者、受者、第三者对手术效果的平均满意率为97.9%;感染2例(1.4%),无排异、过敏反应,亦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与事件。结论Medpor外科种植体组织相容性好,性质稳定,不被吸收,用于鼻整形手术效果良好,是目前理想的鼻整形材料。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采用经体外成骨诱导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为种子细胞,部分脱钙骨(partly 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pDBM)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骨,重建下鼻甲,治疗萎缩性鼻炎与空鼻综合征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该研究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12例患者(年龄23~55岁,平均35.3岁;5例萎缩性鼻炎,7例空鼻综合征)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入选本实验。自髂前上棘穿刺抽取骨髓,体外分离获得hMSCs,经体外成骨诱导和扩增至第3代,复合pDBM体外培养1周构建组织工程化骨,植入患者下鼻甲内或相当于下鼻甲部位以构建下鼻甲。术后不同时期分别行临床和CT检查随访,同时测量10侧鼻腔之正常下鼻甲CT值作为对照。结果10例患者完成该研究,构建下鼻甲成功率为90%(9/10例);随访1~6年,9例成功构建下鼻甲的萎缩性鼻炎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9/9例)。CT显示构建下鼻甲与正常下鼻甲形态相似,构建下鼻甲骨CT灰度值1~12个月稳定在350~390之间,与正常下鼻甲骨CT灰度值(389.4)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hMSCs和pDBM自体内构建下鼻甲骨,治疗效果稳定,组织工程技术可作为目前治疗萎缩性鼻炎的一种新选择,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