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0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篇 |
儿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23篇 |
内科学 | 31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90篇 |
预防医学 | 20篇 |
药学 | 20篇 |
中国医学 | 17篇 |
肿瘤学 | 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思密达对早发性母乳性黄疸的干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999年 10~ 12月我们对本院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早期口服思密达预防早发性母乳性黄疸[1] ,取得了较好效果。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32 0例中男 16 8例 ,女 15 2例 ,胎龄 37~ 40周2 36例 ,~ 41周 84例 ,出生体重 2 .5~ 4.0kg 2 42例 ,>4kg78例。随机分为两组 ,各为 16 0例。均在生后 30min内开奶 ,按需喂哺 ,纯母乳喂养。二、方法 服药组生后 8h开始口服思密达 ,每日两次 ,每次 1g ,用温开水 10ml溶解 ,调匀后口服。均于生后 2h用无创经皮测胆仪测量胆红素一次 ,由专人负责 ,每隔 2 4h测一次 ,直至出院。如果测量值 >376 .… 相似文献
62.
产后垂体缺血性坏死的病变局限于前叶,一般不累及后叶,故有“产后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之专称.但也有少数病例因病变累及后叶可并发尿崩症.早在1927年Suchier首先发现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合并尿崩症一例,1946年Spain及Geoghegan经尸检证实该类患者的垂体前叶与后叶同时有病变,继而sheehan及Summers(1949),Starti及Pederzini(1952),Bracoli(1953),Engotran及Liebman(1953),Dcstro(1953),等先后有个案报道.国内发表的产后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或席汉氏综合征的资料中,提及并有尿崩症者仅三例,包括张锦铃等分析的69例产后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中的2例及宋炳范个案报道一例.可是在王维力 相似文献
63.
石建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4):348
献血者在抽血过程中出现献血反应较常见,轻者表现头晕、恶心、出汗、面色苍白等,重者抽搐,甚至神志丧失,对无偿献血实施造成不良影响。为此,笔者对献血反应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调查分析我中心血站2860例献血者如下资料:①不良反应;②神经精神状态(恐惧、紧张、忧虑、激动等);③生理状态(睡眠、疲劳、饥饿等);④献血环境(噪声、室温等)。1.2同期观察实验组1200例和对照组1350例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情况。实验组处理措施为:①宣教献血常识;接… 相似文献
64.
65.
个人剂量盲样比对是个人剂量监测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通过比对可以提高监测技术水平,使监测技术规范化,量值统一化,并确保监测结果真实、准确、可靠。笔者参加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组织的全国个人剂量盲样比对,以及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热释光剂量计检定工作。其结果与约定真值偏差均在5%以内。 相似文献
66.
67.
68.
69.
为了解居室各种建筑材料030001剂量水平,我们选取太原市70户居民家庭,采用热释光测量方法进行为期3个月的建筑材料放射性水平调查。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层次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疾病特点的差异性。方法选取中日友好医院乳甲外科2015年6月~2016年11月收治的48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按年龄分为40岁组178例,40~54岁组207例,≥55岁组101例,分析各组在性别、淋巴结转移、被膜浸润、是否微小癌、单双侧癌、单发多发灶、合并桥本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40岁组淋巴结转移率高达53.93%,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其它特征上各年龄组无显著差异;亚组分析,男性亚组和已浸润被膜亚组在淋巴结转移率上与年龄分组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低龄组PTC患者有淋巴结转移率高的特点,该特点在男性亚组、被膜浸润亚组中并不显著,应重视低龄患者的规范化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