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01.
白明  ;康斐  ;王红玲 《河南中医》2014,(10):1910-1911
目的:观察归脾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血不足型心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血不足型心悸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归脾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脾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血不足型心悸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2.
王彦荣  王红玲 《河南中医》2014,(11):2247-224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佐匹克隆片,7.5 mg,睡前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归脾汤,每日1剂,由本院制剂室制成200 mL×2袋的袋装药液,第次1袋,日2次,早晚饭后温服。2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忌烟戒酒,适当运动。结果:治疗组36例,痊愈12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36例,痊愈5例,有效13例,无效18例,有效率为50%,两组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3.
<正>1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2006年以来本院外科门诊就诊并确诊的50例急慢性炎症患者。其中女性17例,男性33例。年龄17~74岁;其中软组织损伤21例,前列腺炎5例,阑尾炎10例,伤口感染14例。②临床表现:急性炎症局  相似文献   
204.
<正>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9年3月—2011年3月本院妇科门诊就诊65例患者,年龄48~59岁。诊断为老年性阴道炎。均有阴道分泌物增多,色黄质稀,外阴灼热,痒痛不适,少数人有尿频、尿痛症状。妇科检查:外阴萎缩,双侧小阴唇内侧充血,阴道黏膜变薄、充血,8例患者阴道黏膜有散在小出血点。无血性分泌物及阴道壁溃疡患者。  相似文献   
205.
<正>毛霉菌是一种机会性感染的侵袭性真菌,包括多个属种,常见致病菌属有根霉属、根毛霉属及毛霉属。其中,微小根毛霉属于根毛霉菌属。临床上毛霉菌感染病例较为少见。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以及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均是毛霉菌病的常见危险因素[1]。毛霉菌病起病隐匿、进展迅速,易侵袭血管。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表现均无特异性,不易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6.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食管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虽然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在食管癌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仍存在并发症多、不良反应大等问题。中药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众多基础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了其治疗食管癌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及食管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的现状,决定了中药防治食管癌存在相关作用机制不明等问题,需要从现代医学着手,从分子生物学、网络药理学等层面揭示中药防治疾病的作用机制。中医学认为食管癌的发生多归结于肝气郁结、痰瘀气滞、津亏热结、正气衰败、癌毒胶结等。查阅文献发现,中药复方主要为补益剂如六君子汤、润燥剂如启膈散及清热剂如复方苦参注射液等;中药单体以攻毒杀虫类、清热类、活血化瘀药及理气药等为主;与中医学所认为的食管癌发生的病因病机相挈合。研究发现,中药还可以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神经源性位点缺口同源蛋白(Notch)、分泌型糖蛋白/β-链蛋白(Wnt/β-cateni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酪氨酸激酶2/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等相关信号通路发挥促进细胞凋亡,促进细胞自噬,阻滞细胞周期,逆转细胞耐药等作用治疗食管癌,但缺乏系统认识。该文通过系统总结中药调控食管癌的相关信号通路,利于明确中药治疗在食管癌分子机制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等过程中的相关作用机制,以期为食管癌的治疗提供新靶点,新视角,新思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7.
目前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虽已得到基本控制,但境外疫情仍持续蔓延,全球第二波疫情正在暴发中,我国境外输入性病例频现,使得中国难以独善其身。在即将到来的冬季,全国各医疗机构在快速恢复消化内镜正常诊疗秩序的同时,应借鉴武汉疫情暴发时的经验,因地制宜地加强防控工作。本文梳理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在疫情期间预约筛查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