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摘要】目的:探讨高分辨力DWI-RESOLVE序列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40例直肠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病灶是否突破固有肌层分为未突破组(A组)和突破组(B组),A组包括T1期和T2期,共17例,B组包括T3期和T4期,共23例。全部患者均行RESOLVE序列扫描(b值=0、1000s/mm2)。两位医师独立分析图像并测量感兴趣区的ADC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两位医师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根据病理结果描绘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最佳诊断阈值、敏感度和特异度。 结果:A组的平均ADC值为(1.230±0.160)×10-3mm2/s(医师1)和(1.200±0.166)×10-3mm2/s(医师2),高于B组的平均ADC值[(0.973±0.216)×10-3mm2/s(医师1)和(0.948±0.181)×10-3mm2/s (医师2)],两组间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师1:t=4.129,P<0.001;医师2:t=4.503,P<0.001)。两位医师ADC值测量结果的ICC为0.947。医师1的曲线下面积为0.820(95% CI:0.666~0.923),敏感度为60.87%,特异度为94.12%,诊断阈值为0.98×10-3mm2/s;医师2的曲线下面积为0.855(95% CI:0.708~0.946),敏感度为78.26%,特异度为76.47%,诊断阈值为1.07×10-3mm2/s。结论:高分辨力DWI-RESOLVE序列对于术前判断直肠癌是否突破固有肌层(T2期和T3期的鉴别)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评估CT、MRI联合扫描时不同扫描时间间隔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8月期间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天内同时行MR增强扫描以及腹部CT扫描的78例患者数据。依检查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五组,A组先行腹部CT扫描,再行MR增强;B、C、D、E组先行MR增强,再行腹部CT扫描,间隔时间分别为1 h、2 h、4 h及4 h以上。评估图像并测量腹部CT图像中肾盂、输尿管的CT值。组间客观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观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对图像质量的评估采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结果:各组肾脏平均CT值分别为(34.7±4.4) HU、(42.0±15.2) HU、(38.9±2.9) HU、(35.9±6.5)HU、(37±2.4) HU,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1,P=0.077> 0.05)。各组肾盂平均CT值分别为(7.9±13.7)HU、(260.4±191.2)HU、(99.5±91.3) HU、(88.9±107.3) HU、(23.5±41.4) HU,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77,P ...  相似文献   
103.
治疗慢性盆腔炎中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慢性盆腔炎发病率的不断提高及越趋年轻化,治疗该类疾病的中药研究也日益增多。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慢性盆腔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进行了分析总结,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王敏杰  陈朝军  周南  曹群  武世奎 《中草药》2018,49(19):4513-4519
目的对蒙药孟根乌苏中HgS微-纳米颗粒的提取、分离及体外溶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去除单质硫,确定孟根乌苏提取的最佳时间。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HgS颗粒;通过控制PVP浓度、投料比、离心机转速等因素获得不同粒径的HgS微-纳米颗粒;利用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衍射法(XRD)分析颗粒形貌和结构组成;采用双硫腙比色法对比研究不同粒径范围的HgS颗粒、孟根乌苏原药材及孟根乌苏-18味丸在模拟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的溶出情况。结果分离得到的6个HgS颗粒样品的粒径分布较均匀,粒径分别为2 000~4 000、800~2 000、200~800、80~200、50~80、20~50 nm。提取后样品中主要成分为α-HgS及β-HgS。体外溶出结果表明,随着HgS颗粒粒径变小,汞的溶出度增大,表明汞的溶出与HgS颗粒粒径大小呈反比关系。同时汞的溶出度也受硫、p H值及复方的影响。结论该法可简单、高效地分离HgS颗粒。为不同粒径HgS微-纳米颗粒的药动学和药理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小腺癌基本征象的显示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64层CT扫描并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小腺癌26例,分析薄层重组、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技术对周围型肺小腺癌的基本征象的显示率及价值,并与常规横断面对比分析.结果 (1)54层CT薄层重组、MPR及VR在显示肺小腺癌的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支气管血管集束征方面优于常规横断面.(2)MPR及VR对于空泡征、支气管气相和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的判别有优势.结论 64层CT通过薄层重组配合MPR、VR能够无服横断扫描限制,在不增加患者辐射剂量的情况下,能够更加细微、准确、立体、完整地显示肺小腺癌的基本征象,为周围型肺小腺癌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107.
实验室安全是维持线下实验实训教学、科学研究及发明创新等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任何疏忽和麻痹都极为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和无法估量的损失,为确保实验室能够安全、有序、健康的可持续运行,本文以泉州地区某医学院校医学检验实验室为例,针对多年来深入开展实验室排查治理的实践现状,结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际,对实验室安全管理进行详尽分析并加以总结归纳,探索一套适宜且可行的医学检验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保证相关教学研究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α1(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α1, AMPKα1)基因敲除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3T3-L1细胞系,为研究AMPKα1在脂肪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细胞模型。方法 在NCBI上查找AMPKα1基因序列,利用张锋实验室网站设计sg RNA。利用lenti CRISPR质粒构建AMPKα1敲除质粒,构建好的质粒与辅助质粒共同转染293T细胞获得慢病毒。用病毒液感染目的细胞3T3-L1,嘌呤霉素筛选感染成功的细胞。将3T3-L1细胞诱导成成熟的脂肪细胞,与RAW264.7细胞共培养48h,检测RAW264.7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 NF-κB)表达情况。结果 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 WB)法与Q-PCR法检测结果表明获得稳定敲除AMPKα1的3T3-L1细胞(P<0.01);与RAW264.7细胞共培养WB法检测RAW264.7细胞中NF-κB。结果表明,AMPKα1敲除的成熟脂肪细胞分泌因子...  相似文献   
109.
蒙古族与汉族学生CYP1A1基因多态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蒙古族与汉族学生细胞色素P4501A(CYP1A1)基因Msp I限制性片段的多态性.方法 选取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和汉族学生各60人,采用PCR-RELP技术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和汉族学生CYP1A1基因野生型纯合子(wt/wt)、杂合子(vt/vt)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33.3%,48.3%,18.3%和35.0%,51.7%,13.3%,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与汉族学生Msp I限制性片段的多态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各灌注参数术前评估直肠癌肿瘤出芽(TB)等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2例经病理证实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患者的临床、DCE-MRI及术后病理资料。2名医师分别在术前DCE-MRI伪彩图上勾画靶区,得到半定量灌注参数:平均强化时间(MTE)、达峰时间(TTP)、最大上升斜率(MSI)及正性增强积分(PEI),计算各参数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各参数与术后病理TB等级的相关性。将出芽1级及2级纳为低-中级别TB组,3级纳为高级别TB组,绘制各灌注参数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最终LARC患者纳入高级别TB组7例,中-低级别TB组65例。2名医师测量得到的MSI、MTE、PEI、TTP各参数ICC值分别为0.724、0.980、0.803、0.743。参数PEI和MSI与TB等级呈正相关(P<0.05)。参数PEI与MSI的ROC分析均表现出比较好的诊断效能,AUC分别为0.910及0.784,准确度分别为87.5%与63.9%。结论:DCE-MRI的参数指标PEI和MSI与LARC肿瘤出芽等级之间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