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62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39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分析温州市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戒毒人员生存质量的卫生服务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药物成瘾者生存质量评定量表(QOL-DA)及自制问卷对温州市207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生存质量测定,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07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男性、年龄在30~50岁之间、本地户籍、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无业者为主;首次吸毒年龄在20~40岁之间者占71.50%,单纯吸食传统毒品、新型毒品的比例分别为14.01%和50.24%,单纯口吸、烫吸比例为68.12%,多次戒毒、当前戒毒持续时间小于6个月的比例分别为66.67%和78.64%,32.85%的戒毒人员自我报告患有吸毒相关疾病。戒毒人员躯体功能(PH)、心理功能(PS)、戒断症状及毒副反应(ST)、社会功能(SO)4个维度得分分别为(34.04±6.82)分、(32.33±5.93)分、(49.49±6.61)分和(37.01±7.29)分,生存质量评价总分为(152.87±21.00)分。吸毒相关疾病、毒品类型、吸毒方式、户籍是其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生存质量较低,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综合卫生服务措施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2.
摘要:目的 探讨温州市1953-2014年麻风病流行规律,为实现《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 年)》目标,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温州市1953-2014年麻风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至2014年,温州市历年共发现麻风病例292例,发现率从最高年段1968-1972年的0.44/10万降低至2013年后的0.01/10万,患病率从最高年段1973-1977年的2.4/10万降低至1993-1997年段后的0.1/10万以下。发现方式以皮肤科门诊发现为主。结论 应加强对综合性医疗机构相关人员的培训,完善筛查和转诊制度。同时加强对大众人群和流动人口的健康宣教,促进病例早期发现,继续巩固和扩大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β-联蛋白在恶性胸膜间皮瘤组织的表达及其对肿瘤抑制作用。方法:应用AnnexinV和TUNEL法分别检测转染野生型β-联蛋白(β-CAT-V5-FP)和突变型β-联蛋白 (β-CAT-S37C-V5-FP)诱导恶性胸膜间皮瘤NCI-H28细胞凋亡;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研究β-联蛋白基因对肿瘤的抑制作用。结果:转染野生型β-联蛋白和突变型β-联蛋白的细胞凋亡率与转染空白载体组比较均有明显的增高。转染羧基端缺失的β-联蛋白基因也可导致细胞凋亡,但与转染野生型β-联蛋白(β-CAT-V5-FP)和突变型β-联蛋白(β-CAT-S37C-V5-FP)的细胞相比明显减少。结论:β-联蛋白基因在非上皮性肿瘤——恶性胸膜间皮瘤中也可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4.
目的建立听力信息监控系统,应用该系统获得某军单位1、单位2、单位3应招入伍士兵听力信息基线数据,并对基线数据进行分析。方法评估及调研军事噪声听力检测入网设备及系统软硬件设备,建立军事噪声动态监控系统并与听力检测设备形成移动式局域网络,为不同营区496名即将从事高噪声军事作业的新入伍士兵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和听力检查。统计学调查数据用PASW statistics 18进行分析,整体均数差异性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完成动态听力监控系统的建设,应用该系统分3天为496名男士兵完成听力学检测,以excel表形式导出全部听力数据并分析。结果示:检测士兵年龄范围17-25岁,平均年龄19岁,中耳鼓室图异常5人,根据GJB 2121-94分级,496名士兵中479人听力正常,17人存在听力损失;按照全频平均听阈分析,有73耳存在听力损失,其中轻度68耳,中度5耳。将496人各频率听力水平进行差异性比较,P<0.05,示各频率听力损失水平整体均值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组间多重两两比较P<0.01,示3kHz和6kHz分别与其余频率听力水平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听力损失动态监控系统获得军事噪声作业人员听力信息数据方便快捷;基线数据提示:部分士兵在军事噪声暴露前已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获得精准的军事噪声听力损失数据,是进一步监控官兵听力损失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5.
目的建立刺激声间隔觉察测试(Random Gap Detection Test,RGDT)方法并对健听青年人、感音性聋患者及听神经病患者的听觉间隔觉察阈(Gaps-in-Noise,GIN)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在噪声下改变间隔时间的长短来检测受试者听觉系统的时间整合能力。噪声间隔的改变采用的是一种自适应的调节方式,即连续两次选择正确则增加测试难度,缩短间隔时间;若一次选择错误则降低测试难度,延长间隔时间。本文选取健听组60耳,感音性耳聋组25耳,听神经病组20耳,分别进行GIN测试。结果健听组中,女性的GIN阈值为2.95±0.86ms,男性的GIN阈值为3.10±1.15ms,男女性别无显著性差异(P=0.683>0.05,F=0.138);双耳的测试结果为3.02±1.00ms,左耳的测试结果为3.63±1.39ms,右耳的测试结果为3.38±1.25ms,不同耳别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162>0.05,F=1.857)。用one-way ANOVA对听神经病组、感音性聋组及健听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三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5),其中听神经病组GIN阈值为29.59±19.27ms,与健听组3.34±1.24ms相比明显延长(P=0.000<0.05),感音性聋组5.34±2.78ms与健听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5<0.05),听神经病组与感音性聋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5)。结论 RG-DT是一种测试听觉中枢系统时间分辨率的一项有效方法,可行性高,尤其对于听神经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RGDT可以为进一步鉴别诊断听神经病和感音性聋提供一定参考依据。间隔觉察阈值测试可作为一项辅助工具补充并验证言语测听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76.
近年来,我们紧密联系部队计划生育工作的实际,着眼经常、突出重点、注重结合,以加强宣传教育,提供优质服务,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建立文明幸福家庭为主线,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部队官兵的新型婚育观念增强,自我生殖保健能力和家庭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促进了部队计划生育工作的进一步落实.  相似文献   
77.
核仁组成区银染色技术(AgNOR)近年来在病理组织学领域已广泛应用。但在针吸细胞学领域,由于标本量很少.一般只有一、两张涂片供常规染色检查用.使AgNOR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我们应用脱色技术与AgNOR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已存档的常规染色标本进行研究.收到良好效果。标本进行核仁组成区定量分析研究后.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识别和分析曼氏迭宫绦虫异柠檬酸脱氢酶(SmNAD-IDH)核苷酸序列及生物学特征;克隆该基因并诱导蛋白表达,分析其在裂头蚴阶段的转录水平。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工具对SmNAD-IDH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识别,预测分析氨基酸序列的理化性质。分别以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cDNA、孕节cDNA和成节cDNA作为模板PCR扩增目的基因,扩增产物与表达载体pET-30a重组后转化至BL21细胞中诱导蛋白表达。利用real time PCR技术分析裂头蚴阶段三羧酸循环中3个关键代谢酶的转录水平。结果BLASTx分析SmNAD-IDH基因全长1095 bp,编码蛋白由356个氨基酸组成。该基因与其他寄生虫同源基因核苷酸序列一致性>70%,与人类同源基因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51%。该蛋白的理论等电点为6.84,分子质量为40 ku,并且氨基酸序列中无信号肽和跨膜区,为脂溶性稳定的胞内蛋白。SmNAD-IDH在裂头蚴、成节、孕节中均有表达,在裂头蚴阶段三羧酸循环中的关键酶柠檬酸合成酶、酮戊二酸脱氢酶、SmNAD-IDH均有转录,以SmNAD-IDH的转录水平较高。结论成功重组SmNAD-IDH基因并诱导SmNAD-IDH蛋白表达,该蛋白对于曼氏迭宫绦虫,尤其是裂头蚴,是具有潜在研究价值的重要代谢酶。  相似文献   
79.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伴随着医院等级的晋升,医疗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医疗设备是医院进行看诊的物质基础,是医生工作是的合作伙伴.医疗设备功能的完善直接影响医生能否准确的诊断出病情.但是,由于医疗设备在日常维护管理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未能及时解决,对医生问诊时带来了不便,同时也会对医院造成损失.本文通过对于医疗设备维护管理问题作出了分析,同时提出合理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V脸提拉联合自体脂肪填充应用于面部年轻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面部年轻化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命名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有50例。对照组接受V脸提拉治疗方法,研究组接受V脸提拉联合自体脂肪填充方法。比较分析两组的术后面部形态参数指标、恢复时间、满意度评分、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颞区眉颧点间距为(51.55±0.96)mm,外眦颧点间距为(27.55±1.19)mm,眶颧点间距为(84.55±1.31)mm,下颌角角度(112.55±8.5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53±1.35)mm、(22.53±1.08)mm、(80.60±1.10)mm、(82.70±9.15)°,P 0.05;研究组的恢复时间为(36.85±3.5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4.65±3.30)d,P 0.05;研究组的满意度评分为(89.35±4.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95±3.90)分,P 0.05;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0%,P 0.05。结论面部年轻化应用V脸提拉联合自体脂肪填充的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