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凋亡和增殖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4例星形细胞瘤患者和10例正常脑组织COX-2和Bcl-2、Ki-67的表达,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并计算其凋亡指数(AI).结果: 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COX-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Bcl-2和Ki-67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且和COX-2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胶质母细胞瘤中COX-2的过表达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促进细胞增殖,其抑制凋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Bcl-2的阳性表达实现的,在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2.
继发性损伤是决定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重要病理基础,也是干预措施发生疗效的关键,因此探明继发性损伤中的关键分子机制,寻找药物作用靶点,具有重要的价值。长链非编码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 nt的核苷酸,在生物体的多种生理与病理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相关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能调控神经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炎性反应、血管再生...  相似文献   
33.
病例报告 患者男,43岁.因1个月内发作性抽搐并神志不清3次入院.患者发作时表现为先有左侧口角抽搐伴左眼向外侧斜视,后依次出现左上肢、左下肢抽搐,伴有神志不清,每次发作约2 -3 min,不伴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查体除左上肢远端肌力Ⅳ+外,无其他神经系统局灶症状.行头颅CT检查发现右额叶等密度占位性病变(图1),进一步行MRI检查发现右额叶一大小约3 cm×3 cm×2.5 cm边界相对清晰的脑内占位,T1像上呈稍低信号,中间部分高信号;T2像上表现为稍高信号,中间部分表现为更高信号;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灶周轻度水肿(图2),考虑为恶性肿瘤伴卒中.行长程脑电图检查后发现右额有异常放电,行全身CT及ECT扫描未见全身其他部位肿瘤,后行显微手术切除病灶.术中所见:颅骨正常,硬膜完整,肿瘤无包膜、灰红色,鱼肉状,边界欠清,瘤内有陈旧性出血.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在双侧额叶挫裂伤患者治疗决策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2015年收治的48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病人的临床特征,分为颅内压监测组和未监测组,比较不同组间患者脑中心疝发生率和临床预后。结果 48例患者中,26例行ICP监测。颅内压监测组1例(3.8%)发生脑中心疝,未监测组7例(31.8%)发生脑中心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例监测组中,手术治疗19例,16例恢复良好,死亡3例;未监测组22例中,手术治疗3例,恢复良好16例,死亡4例,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可以早期预警患者颅内压的变化,显著降低脑中心疝的发生比率,有助于判断患者对保守治疗的反应,为临床改变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自体血清培养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并向神细胞分化的可行性和机制。方法梯度离心法分离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并利用自体血清进行体外培养扩增,流式细胞术鉴定BMSC表面标记物。3~5代细胞利用生长因子和N2添加剂进行诱导分化,观察诱导后的细胞形态,行NSE免疫细胞化学染色,RT-PCR检测Netin和NSEmRNA在诱导前后的表达。结果利用自体血清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主要呈长或宽扁的梭形,在体外传代扩增速度较快,多数细胞为CD44、CDl05阳性,CD34、CD45阴性。诱导后部分细胞呈神经元样改变,NSE阳性细胞数为58.62%±3.68%,Nestin mRNA表达水平于3d达高峰,随后减少,NSEmRNA于5~7d达高峰,并可持续数日。结论可利用自体血清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进一步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有望用于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不同分型儿童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2006年3月至2018年7月经手术治疗的103例儿童颅咽管瘤的临床资料。根据鞍膈和脑室为界,将儿童颅咽管瘤分为鞍内型、鞍上型和脑室内型三种类型(即三组)。结果 103例患儿中,鞍内型34例,鞍上型63例和脑室内型6例。三组在患儿年龄、性别、肿瘤体积、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肿瘤全切率和围手术期病死率等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病例总体手术全切率为88.3%(91/103),围手术期病死率为5.8%(6/103)。各组患儿的手术入路、肿瘤复发率和预后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鞍内型患儿选择经蝶入路或翼点入路,鞍上型患儿选择翼点或经纵裂入路,脑室内型患儿选择皮层/纵裂-侧脑室入路。对所有患儿随访(32.3±25.9)个月,总体肿瘤复发率为16.5%(17/103),其中鞍内型经蝶手术后复发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总体预后良好率为88.7%(86/97),鞍内型和鞍上型颅咽管瘤患儿预后较好,脑室内型预后差(P<0....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内皮抑素对人脑胶质肉瘤细胞株GL15中β-catenin和Cyclin D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质粒转染的方法 向GL15细胞中转染pcDNA 3.1 ES质粒,通过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转染组与非转染组细胞中β-catenin和Cyclin D1表达.结果 空白对照组细胞爬片中β-catenin和Cyclin D1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3758±0.0371)和(0.4092±0.0417),而内皮抑素质粒转染组细胞爬片中β-catenin和Cyclin D1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2462±0.0275)和(0.2046±0.0357);空白对照组中β-catenin和Cyclin D1的平均光密度值均高于内皮抑素转染组,统计学分析表明在不同组别之间,β-catenin的平均光密度值有显著性差异,其中Cyclin D1的平均光密度值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 内皮抑素在GL15细胞株中可以抑制β-catenin蛋白的过度表达和异位表达,并通过直接和间接的途径,抑制Cyclin D1蛋白的过度表达,从而发挥抑制肿瘤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脊髓空洞症的外科治疗(附3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脊髓空洞症的手术方式及适应证。方法 对35例患者术前行神经功能及MR检查,根据原发疾病及影像学特点选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 随访6个月至5年,35例患者无死亡,1例在实行后颅窝减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症状明显改善13例,好转16例,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6例。7例术后MR提示脊髓空洞塌陷。结论 脊髓空洞症的诊断主要依靠MR,其治疗方法主要根据原发疾病制定。  相似文献   
39.
ⅨⅩⅪ脑神经和颈静脉孔的显微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颈静脉孔以及Ⅸ、Ⅹ、Ⅺ脑神经的显微解剖研究,对重要结构进行量化分析,为手术提供解剖依据,并进一步澄清颈静脉孔的概念。方法:用10例成人尸头,在手术显微镜下对双侧重点观察了颈静脉孔的分隔,脑神经和颈静脉球的关系,同时对25例干性颅骨标本进行了大体测量。结果:Ⅸ和Ⅹ、Ⅺ脑神经之间有纤维(80%)或骨桥(20%)形成的不完全分隔,仅在1例干性颅骨标本中发现颈静脉孔被完全分隔为两个部分。Ⅸ、Ⅹ、Ⅺ脑神经全部位于颈静脉孔的前内侧,它们在孔内有各自单独的神经鞘膜,出孔后和颈内动脉、颈内静脉有共同的纤维包膜。在颈静脉球和颈内静脉的连接部,舌咽神经被一致密的结缔组织纤维固定在颈内动脉上。结论:颈静脉孔内的结构分成神经部,岩部和乙状部是比较合理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颈静脉孔区特殊结构。Ⅸ、Ⅹ、Ⅺ脑神经在孔内的结构较为疏松,这种特点为术中辨认和神经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0.
重症肌无力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治疗上需根据个体差异给予抗胆碱酯酶剂。有时辅助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免疫球蛋白,血浆交换疗法作为胸腺切除术前的辅助治疗。 胸腺切除术与重症肌无力的关系于1901年即有描述。自Saubruch于1912年报道1例肌无力患者在切除增大的胸腺后症状明显改善,从此胸腺切除术作为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常用方法之一逐渐被采纳。 目前的争论之处在于手术的时机、入路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