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过视力、眼压、眼底检查、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164例164眼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患者纳入治疗。男90例90眼,女74例74眼,年龄20~80(平均59.7)岁。矫正视力0.02~0.6,logMAR视力为0.778±0.347。病程3d~2a。平均眼压15.22mmHg(1mmHg=0.133kPa)。FFA检查黄斑区晚期均有荧光素蓄积;OCT示平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442.41±74.07μm。表面麻醉下给予4mgTA玻璃体腔注射,2wk后进行黄斑区光凝治疗。治疗后第1,3,6mo随访。结果:164例患者治疗后1,3,6mo的平均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别提高至0.49±0.34,0.44±0.34,0.43±0.33,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mo视力提高135眼(82.3%),其中视力提高≥2者103眼(62.8%);治疗后1,3,6moFFA检查黄斑区晚期荧光素蓄积均有减轻或消失,治疗后1,3,6mo,OCT检查平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253.99±63.99μm,239.84±53.74μm,234.55±51.32μ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mo,黄斑水肿改善者147眼(89.6%)。玻璃体腔注药后3d之内有4眼发生假性眼内炎,观察及治疗后恢复至可行激光治疗,治疗后3mo时有11眼眼压高于正常,用药后均恢复至正常范围。结论:玻璃体腔注射TA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疗效较好,明显提高视力,改善视功能,促使黄斑水肿消退或减轻。  相似文献   
72.
目的:建立含毒性成分口服中成药骨科领域合理应用的干预体系,提高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系统性分析中成药品种,明确含毒性成分口服中成药品种、功能归类、所含毒性成分及配伍禁忌品种,建立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价标准与干预体系,对干预前、后数据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干预后,开具含毒性成分口服中成药的处方比例由50.67%下降至33.60%,这些处方中,合理处方比由61.27%增至83.92%,不合理的由12.40%降至1.21%,其中,超适应证范围用药、不合理联用及3种及以上口服药合开等不合理现象,分别由96、1433和558例减少至39、70和33例。结论:所建立的干预体系对于推进含毒性成分口服中成药骨科领域的合理应用,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3.
缺血性肠病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肠壁急性或慢性供血不足或回流受阻而发生的肠壁缺血性疾病,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症状与体征不同步从而导致临床诊断困难,误诊率高而延误病情,因而早期诊断、减少误诊及早期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本研究收集2009年1月-2013年4月本院诊治的24例患者临床资料,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4.
近年来,大面积撕脱伤的病人较多。传统的清创包扎易导致伤口感染,肌肉、皮肤恢复较困难。我科于2012—2013年间,采用维斯第敷料,保护创面,大大提高了创面的愈合,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相关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应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NIRS)研究不同级别病理性近视(PM)患者在高、低两种空间频率棋盘格视觉刺激任务下的大脑视皮层活动。方法 受试者分为3组:PM-A组(PM患者中合并2级、3级近视性黄斑病变)17眼、PM-B组(PM患者中合并4级近视性黄斑病变)11眼及正常对照组(NC组)16眼。受试者于安静、昏暗的房间中依次观看低空间频率、高空间频率的黑白棋盘格翻转刺激任务,视觉刺激同时用ETG-4000系统检测其氧合血红蛋白(Oxy-Hb)浓度的变化。使用MATLAB及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三组受试者的性别构成、年龄、眼压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低空间频率刺激任务下,NC组与PM-A组、PM-B组的Δβ值(β刺激期基线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62、2.091,P= 0.020、0.047),PM-A组与PM-B组的Δβ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3,P=0.532)。在高空间频率刺激任务下,NC组与PM-A组、PM-B组的Δβ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51、3.051,P=0.013、0.005),PM-A组与PM-B组的Δβ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4,P=0.605)。PM-A组及PM-B组患者Oxy-Hb的激活量在低空间频率及高空间频率任务中均显著低于NC组。NC组、PM-A组及PM-B组各组内受试者在低空间频率与高空间频率刺激任务下,大脑Oxy-Hb的激活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92、-0.285、1.226,P=0.499、0.779、0.248)。结论 作为一种晚发性眼病,PM长期异常的视觉经验及眼底病变可引起脑皮层功能活动的减弱。PM患者视皮层功能活动在低空间频率及高空间频率棋盘格刺激时均存在降低。fNIRS可为PM等视路相关疾病患者的脑功能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连州市法定传染病漏报率和及时率,为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信息。[方法]参照《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2001版)》和《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每年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2008~2009年共查出医疗机构报告法定传染病种1175例,漏报210例,平均漏报率为17.87%。2008年、2009年的漏报率分别为16.09%、19.15%。县级、乡镇级和其他(民营和卫生站)医疗机构平均漏报率分别为13.30%、19.74%、25.00%,医疗机构级别越高漏报率越低。乙、丙类传染病的漏报率分别为22.37%、12.16%,乙类传染病漏报率明显高于丙类。2008~2009年未及时报告率分别为5.81%、3.08%,总未及时报告率为4.20%,其中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其他(民营医院)未及时报告率分别为3.61%、10.31%、0%,乡镇卫生院未及时报告率明显高于县级医院。[结论]连州市传染病漏报率和未及时报告率仍然较高,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相关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意识,加大监督力度,是提高连州市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7.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术(OCTA)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pm-CNV)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3位患者26眼接受康柏西普治疗pm-CNV 1y的治疗效果。首诊中,所有患者通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OCTA确诊为pm-CNV。所有患者均接受“1+PRN”的治疗方案。随访中,记录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OCTA测量中心凹厚度(CFT)和CNV面积。

结果:1a后,平均BCVA(LogMAR)从基线视力0.66±0.51提升到0.39±0.38(t=3.528,P=0.004)。CFT在治疗前为(275.08±48.74)μm,治疗后1a,CFT为(205.15±43.74)μm(t=4.630,P=0.001)。CNV面积在治疗前的基线为(0.48±0.24)mm2,治疗后1a的面积为(0.15±0.11)mm2,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t=5.329,P=0.000)。有21眼行1次注射,4眼行2次注射,仅有1眼行3次注射。在治疗过程中,没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应用“1+PRN”方案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可以提高pm-CNV患者视力,OCTA可以观察到CFT减轻和CNV面积的减小,但是长期的随访仍然要观察。  相似文献   

78.
引发精神科医疗纠纷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护理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雪梅  罗玉兰 《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1):1012-1013
医疗行业是一高风险行业 ,特别是精神科 ,由于精神病人受幻觉妄想支配 ,常可发生冲动伤人、自伤、自杀、潜逃等不良行为 ,而引发医疗纠纷。这类医疗纠纷往往是护理工作过失引起的。如何防范这类纠纷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也是护理管理中不可回避的工作。1 临床资料收集 2 0 0 2年 1~ 1 2月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冲动伤人、自伤、自杀、潜逃行为的患者共 5 5例 ,引发医疗纠纷 1例。其中精神分裂症 32例 ,占 5 8% ,情感性精神病 1 8例 ,占 33% ,其它 5例 ,占 9%。诊断均符合CCMD - 3诊断标准。2 调查结果与不安全因素分析2 .1 调查…  相似文献   
79.
为提高精神科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加强护士责任心,减少护理缺陷,防范护理纠纷,2006年7月我院护理部通过加强护理文书三级质量控制及终末缺陷管理,制定护理文书书写标准及评分表,持续性对护理文书进行缺陷管理后,2006年及2007年两个半年段对比护理文书缺陷率明显减少,在抽查两个半年段1770份运行病历中缺陷文书从203份减少到82份,归档病历复查极少发现问题.护理人员更加主动观察病情,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地记录护理内容,杜绝了因记录缺陷引起的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