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应用归因训练结合心理护理提高失眠症患者应付方式促进康复.方法 将176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8例,入院时进行归因方式问卷(ASQI)、应付方式问卷(C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查.观察组护士应用归因训练结合心理护理帮助病人分析不良的归因并做出有利于心身健康的归因,并引导患者应用求助、解决问题等成熟的应付方式,解除睡眠障碍的症结,提高睡眠质量.而对照组则按一般的心理护理帮助失眠症患者提高应付方式.住院第5周再次测评CSQ和SCL-90-次.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用药及治疗时间无差异的情况下,其CSQ和SCL-90各因子分有显著差异.观察组归因训练前、后CSQ和SCL-90各因子分有显著的差异,每晚睡眠时间从0~2 h提高到5~7 h,观察组与对照组睡眠时间的改善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失眠症患者通过归因训练能够重新认知失眠原因,改变消极的归因排除无助与无望感,在护士心理疏导下应用求助、解决问题等成熟的应付方式,树立信心,配合治疗,有效改善了睡眠质量,促进了康复.  相似文献   
32.
患者男,20岁.因右眼疼痛伴视力下降2个月余于2008年7月2日来我院就诊.2个多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右眼疼痛、视力下降,半个月前在外院诊断为"右眼全葡萄膜炎及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收入院给予糖皮质激素、0.5%噻吗心安滴眼液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遂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33.
对20例食道癌患者术前采用了不限制饮食,于术前一天顿服25%硫酸镁及大量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作灌洗,并与传统的限制饮食及清洗灌肠为主的方法比较,结果显示:应用此法肠道清洗满意度高,耗时少,且并发症少,临床应用表明,此法安全可靠,简便易行,易被病人接受。口服硫酸镁全肠灌洗用  相似文献   
34.
<正> 为了深入研究人体心血管器官衰老进程及其规律,评价增龄对心血管器官衰老的影响,以利于制定更有效的延缓衰老措施,1988年~1991年间,对在我院受检动态心电图(DCG)216例健康中、老年人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受检均为健康人216例,老年组106例(>60岁),男80例,女26例;中青年组110例(20~59岁),男85例,女25例。DCG  相似文献   
35.
冠心病心导纳环检测指标与心电图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心导纳环(ADL)检测方法对冠心病诊断及心功能评定作用。方法 本文检测并分析96例冠心病患者及73例正常人ADL和心电图(ECG)。结果 冠心病组SV、CO、CI、EF、LVET、C、LI、ADLe及ADL_1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TPR、PEP及PEP/LVET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两种方法比,ADL阳性检出率为89.58%,ECG阳性检出率为72.92%,前者明显高于后者。结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ADL异常改变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及心功能判定优于ECG;ADL无创检测方法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心导纳环(ADL)检测方法对冠心病诊断及心功能评定作用.方法本文检测并分析96例冠心病患者及73例正常人ADL和心电图(ECG).结果冠心病组SV、CO、CI、EF、LVET、C、LI、ADLe及ADLI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TPR、PEP及PEP/LVET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两种方法比,ADL阳性检出率为89.58%,ECG阳性检出率为72.92%,前者明显高于后者.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ADL异常改变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及心功能判定优于ECG;ADL无创检测方法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
目的对唑来膦酸注射液原研药与仿制药进行质量差异考察。方法选取不同厂家不同批次唑来膦酸原研药与仿制药,参照唑来膦酸注射液的药品标准,从渗透压、不溶性微粒、有关物质检查、含量测定等方面对比药品质量差异。结果原研药渗透压均近等渗范围,仿制药偏低渗范围,分别为274 m Osmol/kg、260 m Osmol/kg;仿制药中≥1μm的小粒径不溶性微粒显著多于原研药,粒径≥10μm、≥25μm的微粒彼此间差异不大,动态颗粒成像检测技术(Flow CAM)的检测结果普遍略高于光阻法;原研药唑来膦酸含量稳定,仿制药波动较大,分别相当于对照品的99.10%、103.82%;有关物质检查结果差异不大,杂质种类相同,总杂质含量为0.13%~0.18%,仿制药中保留时间(RT)7.15 min杂质高于原研药,RT11.21 min杂质低于原研药。结论唑来膦酸原研药与仿制药各项检查项目均符合药品标准,但仿制药在渗透压、≥1μm的小粒径不溶性微粒及含量稳定性方面,与原研药仍存在一定质量差异。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连州市艾滋病流行状况,为探讨有效的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4-2014年连州市艾滋病疫情资料和个案调查表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14年连州市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151例,其中HIV感染者99例,艾滋病病人52例,累计报告死亡病例54例。病例主要集中在30至60岁年龄组,共报告118例,占病例总数的78.15%;50岁以上71例,占47.02%。男性119例,占78.81%;女性32例,占21.19%;男女性别比为3.72:1。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和工人为主,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77.83%,已婚占55.63%,异性传播占86.09%。样本来源以其他就诊者检测、术前检测和受血(制品)前检测为主,合计占病例总数的64.91%。结论 2011年后连州市艾滋病发病率明显上升,50岁以上老年人和MSM成为艾滋病防控的重点人群,必须加强对老年男性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力度,并对MSM开展有针对性的、持续的、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遏制艾滋病的扩散和蔓延。  相似文献   
39.
目的了解连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SM)抑郁症状及生存质量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8月,通过同伴推动法(RDS),结合"滚雪球法"、网络征幕等多种方法招募MSM,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共招募312名MSM,平均年龄(30.53±11.52)岁,抑郁均分为(16.37±8.77)分,检出可能及肯定有抑郁症状159人(占50.96%);文化程度低、月收入高及寻找男性性伴的场所为公园类者、有过女性性伴、最近6个月及最近1次发生男男性行为时无使用安全套者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P值均0.05)。生存质量总得分为(14.07±1.73)分,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等各领域得分分别为(14.98±1.95)、(14.01±2.42)、(13.73±2.56)、(13.46±1.98)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首次发生性行为年龄20岁、非在婚、干预服务覆盖者及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者,生存质量得分较高。结论应加大宣传干预力度,提高检测服务的便利和可及性,改善MSM人群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连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连州市2004-2013年麻疹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3年,连州市共报告麻疹病例211例,年均发病率为4.68/10万,无死亡病例,期间发生暴发疫情6起,涉及病例64例,占30.33%。4-8月为高发季节(189例,占89.57%);男性113例,女性98例,男女比为1.15∶1;<15岁组占81.04%;职业以散居儿童居首位,占42.18%;所辖12个乡镇中有10个乡镇有麻疹病例报告,发病数前4位的乡镇报告病例数占总数的79.15%。麻疹病例中有免疫史占28.91%,无免疫史占39.34%,不详占31.75%。结论存在人群免疫空白是连州市麻疹疫情发生的主要因素,15岁以下散居儿童和中小学生是麻疹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