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2篇
  1篇
中国医学   74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71.
红参对糖尿病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通过观察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凋亡及对凋亡相关基因和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检测,探讨红参对RGCs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链脲佐菌素诱导实验性DM大鼠模型.治疗组每日红参粉末灌胃给药1次.TUNEL法检测RGCs凋亡并记数RGCs凋亡数量.LSAB法检测bcl-2、Bax、bFGF在RGCs层的表达,图象分析仪检测免疫组化的显色强度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DM大鼠RGCs凋亡数量显著增加,治疗组RGCs凋亡数量明显减少.LSAB法标记染色的bcl-2、Bax、bFGF在DM大鼠视网膜RGCs层表达增强,bcl-2、bFGF在治疗组表达增强,Bax表达减弱.bcl-2、bFGF表达与RGCs凋亡数呈负相关,Bax表达与RGCs凋亡数呈正相关.结论红参能促进bcl-2和bFGF的表达,抑制bax的表达,减少DM RGCs的凋亡,对RGCs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72.
为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肿瘤患者化疗后疗效及毒副反应的影响 ,我科自 2 0 0 0年 9月— 2 0 0 2年 12月 ,以参麦注射液结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 ,以期提高疗效 ,减少毒副反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经CT、病理等确诊为恶性肿瘤 ,给予化疗的肺、胃、大肠、卵巢、乳腺癌共 12 1例 ,其中男 5 8例 ,女 6 3例 ;年龄 30~ 6 8岁 ,平均 (5 5 34± 11 4 8)岁。其中肺癌 4 3例 (术后复发 6例 ) ;胃癌 15例 (术后复发 4例 ) ;大肠癌 2 3例 (术后复发 9例 ) ;卵巢癌 2 9例 (术后复发 9例 ) ;乳腺癌 2 1例 (均为术后复发 )。其中 6 1例结合参麦注射…  相似文献   
273.
目的:人类羊膜组织过去认为是无功能的产后废弃组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羊膜组织中存在较丰富的多能干细胞,但需准确定位。为更好地利用羊膜组织,我们采用组织学和细胞生物学方法,来定位羊膜组织中多能干细胞的分布。方法:3例足月顺产羊膜组织,生理盐水轻轻冲洗5次,每例羊膜组织铺片10张,  相似文献   
274.
人类羊膜细胞的神经生物学特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羊膜位于胎儿绒毛膜的表面,为光滑、无血管、无神经、无淋巴的透明薄膜,厚约0.02-0.50mm,由羊膜上皮细胞、基底膜和基质组成.形成于原肠胚之前的受精第8天,羊膜组织细胞保持有前原肠胚胚胎细胞的可塑性,羊膜组织主要由来源于外胚层的羊膜上皮(amniotic epithelial cells,AECs)和来源于中胚层的羊膜间充质(amniotic mesenchyme cells,AMCs)两类细胞组成,羊膜上皮细胞具有三种胚原基层细胞的分化潜能,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神经发育生物学研究认为神经发生早期,羊膜组织直接与神经上皮联系,向羊水中释放神经递质及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羊膜组织是来源于胎儿的产物,暴露于母体免疫系统监视下,AECs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DR遗传座位(human leucocyte antigen-DR,HLA-DR)低表达,不表达HLA-A,B,C抗原,此外,羊膜组织系产后废弃物无伦理学问题;羊膜组织细胞来源充分,具有神经细胞的神经生物学特点和功能,利用上述优势使羊膜组织细胞有望成为再生医学领域的可靠细胞来源,开展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和外伤性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275.
肠道是口服给药吸收代谢的主要部位,作为机体内隐形的"器官",肠道菌群(肠道微生物)是其中的主要参与者,其生态平衡将对药物的治疗作用产生重大影响。药物原形及其代谢产物对肠道菌群的数量和丰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肠道稳态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药物口服后,经肠道菌群的作用,其性质与含量可能发生了变化。因此,对于不同疾病,口服药物代谢与肠道菌群生态平衡调节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有利于阐释药物起效机制。  相似文献   
27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DM)并发症,在中医学中糖尿病属于"消渴"的范畴,现代中医家称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消渴目病"。基于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对"消渴"和"消渴目病"的独特认识,认为"消渴目病"的病机是阴虚燥热、气虚血瘀。基于中医古籍《黄帝内经》《千金方》等对"消渴"和"消渴目病"的认识和治疗,挖掘古典临床治疗"消渴目病"的常用中药及中药方剂,发现了黄芪、丹参、地黄在古籍中治疗"消渴目病"效果显著,且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多糖、黄芪甲苷等有效成分可以降低VEGF的水平来抑制视网膜炎症。以期为DR的治疗及新药发现提供新思路,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相似文献   
277.
邓辉  金明  苑维  潘琳 《眼科》2011,20(6):372-377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谷氨酸转运体(GLAST)、谷氨酰胺合成酶(GS)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的检测以及神经营养因子NT-3的表达,探讨糖尿病(DM)对视网膜神经细胞损伤的机制。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Sprague-Dawley(SD)大鼠82只。 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糖尿病模型组70只。链脲佐菌素诱导实验性DM大鼠模型。RT-PCR法检测视网膜GFAP mRNA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及内核层细胞的凋亡并计数凋亡细胞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技术LSAB法检测GFAP、GLAST、GS、NT-3在视网膜的表达,观察DM大鼠视网膜RGC及内核层细胞功能的改变,用图像分析仪测量免疫组化的显色强度。主要指标 GFAP、GLAST、GS和NT-3的表达量,视网膜内核层和RGC细胞凋亡数。结果 (1)与正常组(1.00±0.02)相比,模型组GFAP阳性表达量(5.22±1.34)明显增加(P=0.000), GLAST、GS、NT-3阳性表达明显降低。(2)大鼠视网膜凋亡阳性细胞仅见于RGC层和内核层,模型组视网膜内核层细胞及RGC凋亡数量(36.00±6.02,11.48±2.08)比正常组(16.33±2.34,5.34±0.52)显著增加(P均=0.000)。(3)DM大鼠视网膜GFAP mRNA表达(7.00±0.37)比正常组(0.29±0.08)明显增加(P=0.000)。(4)GFAP阳性表达与内核层细胞及RGC凋亡数呈正相关(r=0.88、0.85,P=0.021、0.028 );GLAST阳性表达与内核层细胞及RGC凋亡数呈负相关(r=-0.91、-0.89, P=0.014、0.020),GS阳性表达与内核层细胞及RGC凋亡数呈负相关(r=-0.93、-0.90, P=0.007、0.009);NT-3阳性表达与内核层细胞及RGC凋亡数呈负相关(r=-0.74、-0.71, P=0.036、0.041)。结论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增加与Müller细胞的过度反应性增生及神经营养因子的缺失有关,高浓度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作用以及神经营养因子NT-3的缺失是其视网膜神经细胞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78.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磷酸化Akt (P-Akt)在尖锐湿疣和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30例尖锐湿疣、3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及15例正常人包皮组织中PI3K和磷酸化Akt的表达,利用计算机图像采集与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平均吸光度(A值)测定,并对免疫印迹测定结果进行灰度扫描。采用SPSS17.0软件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 15例正常人皮肤中,仅表皮基底层可见PI3K及P-Akt阳性细胞;30例尖锐湿疣皮损中,PI3K及P-Akt表达增强,表皮全层均可见阳性细胞;而3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I3K及P-Akt表达更强,明显高于尖锐湿疣,可见大量PI3K及P-Akt强阳性细胞。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宫颈鳞状细胞癌PI3K和P-Akt表达(A值)分别为0.28 ± 0.05和0.20 ± 0.07,尖锐湿疣分别为0.22 ± 0.04和0.17 ± 0.03,正常人对照组分别为0.16 ± 0.04和0.10 ± 0.02,经方差分析,F值分别为44.87和20.64,P值均 < 0.01。Western印迹结果与免疫组化检测一致,宫颈鳞状细胞癌PI3K和P-Akt表达的相对灰度值分别为3.48 ± 0.48和3.33 ± 0.26,尖锐湿疣分别为1.99 ± 0.11和1.96 ± 0.11,正常人对照组分别为1.00 ± 0.03和1.00 ± 0.03,经方差分析,F值分别为354.83和302.33,P值均 < 0.01。结论 尖锐湿疣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中PI3K/Akt信号通路被异常激活,HPV有可能通过影响PI3K和P-Akt的表达上调引起感染上皮的异常增殖。  相似文献   
279.
背景:磁性复合骨水泥作为一种新型骨转移治疗材料,不仅能对骨缺损进行修复,还能在交变磁场下升温杀死骨肿瘤。 目的:检测磁性复合骨水泥对小鼠L929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及细胞毒性反应。 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含0%(即磷酸钙骨水泥组),10%,20% Fe3O4的磁性磷酸钙骨水泥浸提液及含0%(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10%,20%Fe3O4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浸提液对对数生长期小鼠L929成纤维细胞的毒性作用,每种浸提液又分为50%与100%两个浓度梯度;以正常培养基培养的小鼠L929成纤维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 结果与结论:①在100%浓度梯度下:除含20%Fe3O4的磁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细胞数量较少、细胞形态异常外,其余磁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含10%Fe3O4的磁性磷酸钙骨水泥组培养24 h时表现出轻度细胞毒性,毒性2级;含20%Fe3O4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在24-  72 h为表现出轻、中度细胞毒性,毒性为2,3级。各磁性磷酸钙骨水泥组细胞数量及形态正常。②在50%浓度梯度下:各组细胞形态均正常,细胞毒性为0级或1级。表明磁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具有轻、中度细胞毒性,磁性磷酸钙骨水泥细胞相容性良好,基本无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280.
目的探讨Akt三种亚型Akt1,Akt2和Akt3的表达在寻常性银屑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寻常性银屑病皮损及15例正常皮肤中Akt1,Akt2和Akt3的表达,并利用计算机图像采集与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平均光密度测定。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人表皮相比,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中Akt1(0.2170±0.0144)和Akt2(0.2157±0.0150)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kt3(0.2990±0.0165)的表达却明显高于正常皮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寻常性银屑病皮损内Akt活性的升高可能与Akt3的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