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篇 |
基础医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5篇 |
内科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20篇 |
预防医学 | 9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6篇 |
中国医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7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究半自动化灰度检测对肋骨骨折的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81例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首诊的DR成像、CT成像及三维重建图像行半自动化灰度检测,比较各自的诊断能力,并以ROC曲线分析灰度检测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效能。结果: 在46例(53处)非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中,半自动化灰度检测与初诊影像诊断无显著差异,诊断率均为100%。在35例(37处)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中,半自动化灰度检测的诊断率显著高于初诊影像的诊断率(83.8% vs32.4%,χ2=31.886,P<0.01);基于DR、CT成像及三维成像的半自动化灰度检测的诊断率分别为72.7%(8/11)、94.1% (16/17)和77.8%(7/9),3种成像的灰度检测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7,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基于DR、CT及三维成像的灰度检测诊断隐匿性骨折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0.86和0.73。结论: 半自动化灰度检测对隐匿性肋骨骨折具有较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制备表达靶向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rostate stem cell antigen,PSCA)的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研究其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的体内外杀伤作用.方法 基因合成靶向PSCA的单克隆抗体的轻链和重链可变区(PSCA ScFv),利用酶切将其插入慢病毒载体中.病毒感染T淋巴细胞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PSCA-CAR在T淋巴细胞中表达的阳性率.利用体外杀伤实验及ELISA实验分别检测PSCA-CAR-T细胞对PSCA阳性的HeLa细胞及PSCA阴性的T24细胞的杀伤效果、特异性及其细胞因子分泌情况.利用NOG小鼠背部皮下注射HeLa细胞建立移植瘤模型.结果 酶切结果表明慢病毒载体pL-PSCA-G4H-28TM-28 BBζ构建成功,DNA测序结果表明PSCA-CAR的载体序列正确;病毒感染T淋巴细胞后CAR表达阳性率为53.9%;获得的PSCA-CAR-T细胞不管是在高效靶比短时作用条件下还是低效靶比长时作用条件下,其对PSCA阳性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均明显强于PSCA阴性肿瘤细胞(P<0.01);同时获得的PSCA-CAR-T在受到PSCA阳性肿瘤细胞刺激时,分泌的细胞因子量显著高于对照的T细胞(P<0.01),而在受到PSCA阴性肿瘤细胞刺激时几乎不分泌细胞因子.体内实验证实PSCA-CAR-T细胞在体内有显著的肿瘤抑制效果(P<0.01).结论 成功制备了靶向PSCA的CAR-T细胞,该CAR-T细胞能特异杀伤PSCA阳性的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癌病人癌周组织中酷似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出现与肺癌病理组织学类型及癌转移的关系,为临床提供治疗和预防的依据。方法肺癌切除标本50例,分别切取肺癌肿块、癌周组织及各组淋巴结,行HE、姬姆萨和改良果氏染色。结果癌周组织中酷似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炎症反应在各肺癌病理组织学类型中均可检出;其炎症反应的病理特点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非常相似,伴发酷似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肺癌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概率大。结论正确区分癌周组织中这种酷似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炎症反应与真正的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同时治疗这种炎症反应,提高病人临床存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情绪状态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以及角色功能和整体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个性形象改变的价值。方法收集接受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后行辅助化疗的患者106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n=53),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社会支持度评分、自我形象评分和积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消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社会支持度及积极应对度,促进患者自我形象的重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鼻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占鼻肿瘤的0.5%~4.0%,具有侵袭性、高复发率、易恶变的临床特点。2005年Kamel等[1]基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变起源提出了新的分级系统,I型病变起源于鼻中隔或鼻外侧壁,II型病变起源于上颌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 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 组,每组30 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2 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依从性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率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1年9月本院治疗的192例单侧PC-BPPV患者,随机分为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组(EP+BE组)67例、改良Epley复位法治疗组(EP组)61例、倍他司汀治疗组(BE组)64例,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治疗的有效率和平均有效时间。结果 EP+BE组治疗3 d和1周后有效率均高于EP组和BE组,EP组治疗3 d和1周后有效率高于BE组,EP+BE组3 d内的平均起效时间短于EP组和BE组。结论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PC-BPPV安全有效,明显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