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淋巴结微转移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治性切除的60例胃癌患者中,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61.6岁.全胃切除48例,远端胃大部切除12例.PN0 29例,PN1 31例;Ⅰ期23例,Ⅱ期19例,Ⅲ期18例.切除的淋巴结总数为3135个,平均51.5(范围21~108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用细胞角蛋白单抗MNF.116检测淋巴结微转移.结果 60例患者淋巴结微转移的阳性率为58.3%,微转移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管侵犯密切相关(P<0.05,x2检验).Ⅱ,Ⅲ期患者微转移的阳性率分别为63.2%和84.2%,明显高于Ⅰ期(34.8%)(P=0.005,X2检验).在Ⅰ期,阳性组的5年生存率(22%)明显低于阴性组(87.5%)(P<0.05,log-rank法).多变量分析表明淋巴结微转移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淋巴结微转移对胃癌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FTY720和雷帕霉素联合用药体外抗胰腺癌细胞增殖的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Panc-1和AsPc-1胰腺癌细胞株作为体外研究模型.以不含FTY720或雷帕霉素培养液处理的细胞株为对照组,FTY720单独用药的浓度范围为1~15 μmol/L;雷帕霉素单独用药的浓度范围为0.002~200 μmol/L,联合用药方案采用两组浓度的雷帕霉素联合7组不同浓度的FTY720;或者采用两组浓度的FTY720联合5组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采用MTT法评估药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采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法统计药物剂量与细胞增殖抑制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单独用药作用下,FTY720或雷帕霉素用药剂量与胰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呈现剂量依赖性(FTY720+AsPc-1:r=0.887,P=0.000;雷帕霉素+AsPc-1:r=0.822,P=0.000 ;FTY720+Panc-1:r=0.796,P=0.000;雷帕霉素+Panc-1:r=0.786,P=0.000).当10μmol/L FTY720和0.002 μmol/L雷帕霉素联用时,对AsPc-1细胞增殖的抑制率达50%(P=0.000),对Panc-1细胞增殖的抑制率达40%(P=0.000),两药联用具有协同作用.结论 FTY720及雷帕霉素在体外均能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联合用药后能协同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原核表达并纯化SARS冠状病毒N蛋白。方法用RT-PCR技术克隆SARS冠状病毒PUMC2株N蛋白全长cDNA,cDNA经序列分析鉴定后,克隆到pET32a表达载体,转化E.coliBL21进行原核表达并纯化出SARS冠状病毒N蛋白。结果实现了SARS冠状病毒N蛋白的表达及纯化。结论用基因重组方法表达的SARS冠状病毒N蛋白可为其进一步功能研究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04.
肝移植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研究肝移植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原因和治疗对策.方法:对1999年2月至2003年4月,术前无呼吸系统疾病行肝移植163例,监测术后2周的肺部并发症的发生,观察其治疗效应.结果: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76%(124/163),治愈92%(114/124).各并发症的治愈率分别为:胸腔积液100%(113/113),肺部感染92%(76/83),急性呼吸衰竭91%(59/65),肺水肿98%(58/59),肺动脉高压98%(101/103),肺不张100%(4/4),气胸100%(2/2).结论:单腔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安全有效.肝移植术后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导致气管插管时间的过长是引起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吸痰时无菌操作和通畅呼吸道引流是防治肺部感染与肺不张的重要措施.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与换气功能障碍是术后呼吸衰竭的主要类型.肺动脉高压与肺水肿主要与肺的血管张力及肺循环血量相关,处理以扩血管、利尿为主.  相似文献   
105.
胰腺癌的外科治疗及随访研究(附216例报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胰腺癌的治疗方法对其生存时间及生存率的影响,总结胰腺癌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0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216例胰腺癌病人资料(部分),并进行了随访研究。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生存分析采用乘积极限法(Kaplan-Meier method),并进行时序检验(log-rank test)。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率为40.24%(68/169),根治性切除率31.36%(53/169),切除组院内死亡率为2.37%(4/169)。根治性切除组,姑息性切除组,姑息性旁路引流组,单纯手术探查组,未手术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0 4d,138d,134d,123d,86d。根治性切除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4.71%,14.98%,9.99%。I,Ⅱ期病人根治性切除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9.23%,38.46%,12.82%。1995年以来,我们对胰腺癌尤其是胰头癌采用较为系统和规范的评估与探查方案,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明显改善,手术切除率上升到50.88%,根治性切除率达38.60%,根治性切除组的5年生存率达12.93%。结论 根治性切除仍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姑息性治疗不能延长胰腺癌病人生命;胰腺癌进行单一外科治疗的效果不容乐观,应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06.
从3~6个月引产胎儿肝脏中提取mRNA,在变性条件下经琼脂糖电泳,它分布在10~32S之间。在无细胞体外翻译体系中能得到5~10倍于内源的同位素参入活力。经抗人白蛋白抗体免疫沉淀体外翻译产物,其参入活力约占总参入活力的3%。将体外翻译产物的免疫沉淀物经SDS-聚丙烯酰胺电泳,得到相当于人血清白蛋白的同位素标记的电泳区带。证明人胚肝mRNA可以在体外蛋白合成体系表达出人白蛋白。  相似文献   
107.
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属X连续隐性遗传。80%的患者为甲型血友病.甲型血友病是由于凝血因子Ⅶ(FⅦ)基因缺陷所致。自1984年FⅦ基因克隆分离成功以来,对甲型血友病的分子机制与基因诊断已进行了相当多的研究.本文拟就目前甲型血友病基因诊断和产前基因诊断研究的进展,并结合我们本实验室近两年开展甲型血友病产前基因诊断工作的经验,介绍有关甲型血友病基因连锁分析基本原理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缺血性中风137例,并观察其临床疗菇。方法:用常规西药加具有活血化瘀、镇肝息风、益气通络作用的中药治疗8周判断疗效。结果:痊愈76例(55.47%);显效42例(30.66%);好转17例(12.41%);无效2例(1.46%);总有效率98.54%。结论: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缺血性中风,能够提高疗效,很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9.
格林—巴利综合征109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科1972~1986年共收治格林—巴利综合征(GBS)1091例,占同期我科住院病人的8.7%。现将临床资料分析讨论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642例(58.8%),女性449例(41.2%),男:女为1.4:1。发病年龄3个月~73岁。其中20岁以下者828例(75.9%)。46岁以上者46例(4.2%)。以散居儿童和中小学生为多见,分  相似文献   
110.
以YAC为代表的人工染色体载体系统,包括BAC,PAC,在基因组研究,特别是基由克隆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载体系统各具优点,但也都有一些局限性,应用时应注意扬长避短,相互补充。目前,YAC已用于基因功能和基因治疗的研究。现正在发展更加完善的人工染色体载体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