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01篇 |
免费 | 323篇 |
国内免费 | 13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5篇 |
儿科学 | 46篇 |
妇产科学 | 58篇 |
基础医学 | 247篇 |
口腔科学 | 48篇 |
临床医学 | 568篇 |
内科学 | 298篇 |
皮肤病学 | 39篇 |
神经病学 | 101篇 |
特种医学 | 18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87篇 |
外科学 | 309篇 |
综合类 | 1267篇 |
预防医学 | 1507篇 |
眼科学 | 51篇 |
药学 | 567篇 |
17篇 | |
中国医学 | 829篇 |
肿瘤学 | 1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1篇 |
2023年 | 147篇 |
2022年 | 169篇 |
2021年 | 235篇 |
2020年 | 174篇 |
2019年 | 157篇 |
2018年 | 160篇 |
2017年 | 66篇 |
2016年 | 113篇 |
2015年 | 134篇 |
2014年 | 340篇 |
2013年 | 334篇 |
2012年 | 257篇 |
2011年 | 320篇 |
2010年 | 285篇 |
2009年 | 313篇 |
2008年 | 282篇 |
2007年 | 285篇 |
2006年 | 279篇 |
2005年 | 235篇 |
2004年 | 271篇 |
2003年 | 216篇 |
2002年 | 184篇 |
2001年 | 142篇 |
2000年 | 136篇 |
1999年 | 110篇 |
1998年 | 115篇 |
1997年 | 109篇 |
1996年 | 83篇 |
1995年 | 102篇 |
1994年 | 91篇 |
1993年 | 68篇 |
1992年 | 65篇 |
1991年 | 95篇 |
1990年 | 57篇 |
1989年 | 59篇 |
1988年 | 49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21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16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4篇 |
1963年 | 5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3篇 |
1957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HC)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影响。方法选择HC患者48例,每晚口服辛伐他汀20 mg,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8周进行hs-CRP、vWF、血脂等指标的测定;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结果辛伐他汀治疗前后HC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下降(P〈0.05),高密度胆固醇(HDL-C)含量升高(P〈0.05)。HC患者血清、hs-CRP、血浆vWF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辛伐他汀治疗4周后,hs-CRP显著降低(P〈0.05);治疗8周后,vWF显著降低(P〈0.05)。结论HC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基础,辛伐他汀不但能有效调节血脂,而且能抑制炎症反应,修复血管内皮,从而稳定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02.
Paul Erne MD ;Andreas W. Schoenenberger MD ;Dieter Burckhardt MD ;Michel Zuber MD ;Wolfgang Kiowski MD ;Peter T. Buser MD ;Paul Dubach MD ;Therese J. Resink MD ;Matthias Pfisterer MD ;严子隽译 ;沈卫峰校 《美国医学会杂志》2008,(1):3-8
背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后无症状缺血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尚不清楚。
目的:研究PCI较药物治疗是否能改善MI后无症状缺血患者的长期预后。
设计、背景及参试者:于1991年5月2日至1997年2月25日在瑞士3所公立医院的201例患者中开展随机、非盲、对照试验(即“瑞士国际无症状缺血研究Ⅱ[SWISSⅡ]”)。患者均新发MI,经负荷显像证实存在无症状心肌缺血以及1、2支冠状动脉病变。随访至2006年5月23日。
干预:PCI完全血运重建96例,强化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105例。所有患者均服用阿斯匹林(100mg/d)及一种他汀类药物。
主要观测指标: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MI和/或因症状再次行血运重建)的存活率。次要指标包括随访期间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和静息时左心室射血分数。
结果:在平均(标准差)10.2(2.6)年的随访中,PCI组27例、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组67例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相对危险度,0.33;95%可信区间,0.20~0.55;P〈0.001),每年不良事件的发生数绝对减少6.3%(95%可信区间,3.7%-8.9%;P〈0.001)。PCI组心肌缺血的发生率为11.6%,低于药物治疗组(28.9%;P=0.03),用药亦较少。左心室射血分数在PCI组得以保持(基线时为53.9%[9.9%],随访期间为55.6%[8.1%]),而在药物治疗组则显著下降(基线时为59.7%[11.8%],随访期间为48.8%[7.9%])(P〈0.001)。
结论:在经负荷显像证实存在无症状心肌缺血且有1、2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新发MI患者中,与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比较,PCI可降低其远期发生主要心脏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3.
用药咨询是应用药师所掌握的药学知识和药品信息,承接公众(患者、医师、护士)对药物治疗和合理用药的咨询服务.药师开展用药咨询是药师参与全程化药学服务的重要环节,也是药学服务的突破口,对临床用药具有关键性作用,对保证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其中,药师面向医师提供用药咨询服务的工作,尤为重要.
从我国已经开展药物咨询服务工作的医院发布的资料看,一般医院的医师主要询问药物的药效学与药动学,药品的选择,同一药品不同生产厂家、品牌的价效比,替代品的评价,国内外新药动态,开发新药的知识,与本专业有关的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国外新药在我国是否已进口,药品、食品与化学品及中毒鉴别与解救等.目前,药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医师提供用药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04.
105.
肾络通对肾间质纤维化实验大鼠Ⅲ型胶原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肾络通对实验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拮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雌性SD大鼠50只,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诱导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其随机分为缬沙坦组、肾络通组、肾络通加缬沙坦组与模型组,并设假手术组。观察实验大鼠梗阻侧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及ColⅢ、TGF-β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及各治疗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均呈现程度不同的病理损害。ColⅢ蛋白的沉积:阳性面积、积分光密度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TGF-β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分布及半定量分析结果: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TGF-β1的表达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梗阻后肾组织呈现程度不同的病理损害,肾间质ColⅢ沉积明显增加,这可能与TGF-β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增加有关。肾络通及缬沙坦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肾络通与缬沙坦联合用药的作用比单一用药更强。 相似文献
106.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常见的贫血类型,笔者对本院1995-2005年间50例(男30例,16-72岁,女20例,16-75岁)巨幼细胞性贫血进行形态学分析和诊断,发现5例巨幼细胞性贫血以粒系细胞显著增生和巨幼变为特征;6例巨幼细胞性贫血多以红系细胞显著增生和巨幼变为特征,以上11例为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特殊类型,占总数的21%, 相似文献
107.
从母婴分离的念珠菌DNA分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念珠菌在母婴间垂直传播的可能途径.方法 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11对分离于分娩前母亲阴道分泌物及其新生儿口腔并经常规形态学和生化学鉴定为同种念珠菌的母婴分离株,再次进行大亚基rDNA的D1/D2区域DNA序列鉴定.采用电泳核型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进行分型研究,以确定是否为同一来源的菌株.结果 11对22株菌,其中8对母婴分离株的16株菌的DNA序列经DDBJ Gene Bank(登录号U45776)搜索与白念珠菌参考株Cal_Y12983具有100%的同源序列,被确认为白念珠菌;另2对的4株菌和1对的2株菌的DNA序列经DDBJ Gene Bank搜索与Cgra_Y65(U44808)和C.krusei Y-5396(U76347)具有100%的同源序列,分别被确认为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电泳核型分析,每一对白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的母婴分离株都具有完全相同的谱带.每一对光滑念珠菌的母婴分离株尽管产生1、2条不同谱带,但仍被认为是来源于同一个体,因为主要谱带是相同的.RAPD DNA带谱分析,对母婴分离株除1对2株菌的DNA谱带略有不同外,其余10对皆具有同样的DNA谱带.结论 1111株婴儿株与其母亲株分子生物学特征完全相同,可认为是经母亲产道垂直传播所致. 相似文献
108.
为了观察感染戊型肝炎的牛、羊屠宰后肝脏的病理变化,从屠宰场流水线分别采集牛、羊肝脏样品150份和120份,切成5×1×1 cm^3的组织块,用10%的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固定后制作病理学切片,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进行观察。检测结果为牛羊正常肝脏比例分别占48%和53.3%,其余肝脏出现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小叶周边带变性坏死、汇管区胆管增生、肝细胞萎缩、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胆管壁增生明显、中央静脉周围淋巴细胞浸润、肝窦内出血、肝小叶肝窦内水肿等多种病理变化,表现程度不同,各种病变的比例占1%~5%,本试验的结果可为牛羊肝脏的屠宰检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1993年7月~1998年7月5年内,帝京大学耳鼻咽喉科行中耳胆脂瘤外耳道再建型鼓室成形术经1年以上观察213例(236耳),男106例(114耳),女107例(122耳),年龄20~74岁(平均45岁)。其中一期手术147耳(62%),阶段性手术89耳(38%)。采用术式I型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