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3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8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婴幼儿喉病的突出症状为喘鸣。引起喉鸣的疾病种类甚多,喉科及儿科医生比较熟悉,但对喉以下气道(声门下、气管)先天性狭窄所产生的喘鸣认识不够,在一般的教科书中缺乏记载,一些病儿常被误诊、误治)。近年来随着内窥镜技术和器械的改进,放射学的进展,麻醉科、儿科及喉科医生的通力合作,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所提高,现就有关的问题综述如下: [定义及分类]新生儿声门下腔直径≥6mm者为正常,5mm虽小些,但对于呼吸影响不大,4mm者应确定为狭窄,且声门下区组织疏松易水肿,可导致呼吸阻塞。凡是出生时,新生儿声门下腔直径<4mm者即为  相似文献   
32.
内镜鼻窦术后应用双黄连液冲洗鼻腔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内镜鼻窦手术(ESS)后应用双黄连液冲洗鼻腔的疗效。方法:2001年8月~2004年8月ESS治疗的Ⅱ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201例,术后随机分为双黄连组(用双黄连冲洗)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随访6个月以上,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术后双黄连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中并发广泛性中鼻甲息肉样变者之间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黄连粉针剂冲洗液对创口愈合、消除黏膜水肿具有促进作用,能提高ESS临床疗效,安全性好。并发广泛性中鼻甲息肉样变者临床疗效与选择的冲洗液无关,只有处理好病变中鼻甲,方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3.
会厌动脉的显微解剖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中国汉族成人尸体会厌滋养血管的显微解剖观察,为喉移植、修复、重建以及会厌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相关的数据和形态学资料。方法采用10%甲醛常规防腐固定的头颈部正常、身体无明显畸形和外伤的成年尸体30具(男27具,女3具),常规颈部解剖下从舌骨至气管2~4环取下喉。在体式解剖显微镜下进行显微解剖,观察喉上动脉及其分支的分布、走行及形态,并将喉上动脉在甲状软骨上缘附近分出的一支分布、走行于会厌的动脉命名为“会厌动脉”。结果30具(60侧)尸体中会厌动脉均起源于喉上动脉。喉上动脉分支处外径平均(x-±s,以下同)为(1·06±0·16)mm,会厌动脉起始处外径平均为(0·79±0·13)mm。男性喉上动脉分支处外径平均为(1·09±0·12)mm,男性会厌动脉起始处外径平均为(0·81±0·11)mm。会厌动脉起始处到甲状软骨上角的垂直距离(27·16±3·85)mm。会厌动脉向上行于会厌前间隙的黏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内,于会厌谷或杓会厌皱襞附近形成会厌动脉袢,再发出2~5个分支。动脉袢位于甲状舌骨膜处或会厌谷黏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中,呈“M”、“N”、“Ω”“U”等形状。60侧中仅1侧在甲状舌骨膜外侧发出会厌动脉袢。结论会厌动脉袢是手术中会厌动脉最容易损伤的部位,在使用会厌瓣作为喉功能重建时应注意避免损伤。  相似文献   
34.
目的 为了寻找适当的能反映喉癌浸润转移的肿瘤标志物,研究能够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膜型-Ⅰ型基质金属蛋白酶(MT1-MMP)蛋白在人喉鳞癌中的定位及其量的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0例喉鳞癌患者的50个原发灶,34个癌旁组织,22个转移的淋巴结,20个正常黏膜标本中的膜型-Ⅰ型基质金属蛋白酶蛋白进行检测,采用图像分析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并统计分析其与肿瘤的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原发灶中MT1-MMP蛋白主要在肿瘤细胞的胞浆和胞膜中呈强阳性表达,进展期肿瘤的癌巢周边的基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及成纤维样细胞等)中呈弱阳性表达.MT1-MMP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术后的复发有关(P=0.000),对有淋巴结转移的正确预测值为95.5%,无淋巴结转移的正确预测值为60.7%.结论 MT1-MMP蛋白主要在肿瘤细胞的胞浆和胞膜中表达,其高表达与喉癌淋巴结转移与复发有关,是预测其早期浸润转移的一个较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35.
软骨细胞培养是软骨组织工程的第一环节,掌握软骨细胞培养及调控技术对软骨组织工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软骨细胞的分离培养,生物学特性及生长因子,血小板上清液,甲状腺激素等因素对软骨细胞的影响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36.
经鼻内窥镜行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经鼻内窥镜修补脑脊液鼻漏的疗效。方法 :按Messerklinger手术进路 ,切除患侧钩突、筛泡 ,开放全筛窦 ,完整暴露前颅底。借助 0 、30 内窥镜和吸引器找到瘘孔位置 ,将其修补。结果 :10例患者均经 1次修补成功 ,随访 4个月~ 1年无复发 ,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 :经鼻内窥镜修补脑脊液鼻漏 ,简单易行 ,定位准确 ,创伤小 ,患者恢复快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7.
p15蛋白在低分化鼻咽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15蛋白在低分化鼻咽癌(NP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低分化NPC组织中p15蛋白的表达。结果:p15蛋白在鼻咽部正常组织和低分化NPC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70.91%,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低分化NPC中p15蛋白表达阳性率与局部浸润程度、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有无颈淋巴结转移和5年生存率无关(P>0.05)。结论:p15蛋白丢失在低分化NPC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意义,p15蛋白表达可能与低分化NPC的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母系遗传非综合征性聋的听力学特征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对其听改变早期诊断的优越性。方法:对六个母系遗传家系成员共102人进行纯音测听、DPOAE评估其听力,比较纯音测听与DPOAE检测耳蜗早期病变的灵敏性。结果: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聋的38例中,PTA≥45d B HL的18例,DPOAE反应缺失;PTA<45dB HL的20例,DPOAE高频或高、中频振幅下降或缺失;纯音测听正常者中4例DPOAE显示高频或高中频振幅下降。结论:母系遗传非综合征性聋的听力损害为双侧、对称性、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聋,早期表现高频损害,DPOAE可在纯音听阈改变之前,发现早期耳蜗轻微的病理变化,对早期诊断及遗传咨询有较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9.
耳内窥镜直视下高负压吸引治疗中耳炎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硬质内窥镜技术具有无创伤、分辨率高、亮度好及视野广阔等优点 ,9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逐渐开始将其应用于临床 ,取得了可喜的进展[1] ,而国内这项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2 ] 。自 2 0 0 0年 6月以来 ,采用耳内窥镜直视下高负压吸引治疗中耳炎 (包括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 ) 96耳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96耳中耳炎患者 ,其中男 5 6耳 ,女 4 0耳。年龄 17~ 75岁 ,平均 34岁。病程 1月~ 32年 ,大多数病程约 1年 ,平均 3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5 4耳 (单纯型 4 8耳 …  相似文献   
40.
兔甲状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体外培养的兔甲状软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组织工程寻打最适宜的软骨细胞。方法 分离培养兔甲状软骨细胞,用倒置显微镜、电镜及组织学方法观察细胞形态、超微结构、功能及生长增殖能力。结果 ①原代软骨细胞呈圆形或多角形,第4代有一半变成梭形,第6代绝大部分变为长梭形;②原代软骨细胞胞浆内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丰富,阿新蓝染色阳性,具有合成和分泌糖胺多糖的功能;③第3代软骨细胞生长增殖能力强于原代,第5代增殖能力明显减弱,第9代几乎丧失增殖能力。结论 体外培养的兔甲状软骨细胞保持了其体内的基本特征,第3代软骨细胞适合用于软骨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