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43篇 |
免费 | 376篇 |
国内免费 | 21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9篇 |
儿科学 | 137篇 |
妇产科学 | 125篇 |
基础医学 | 368篇 |
口腔科学 | 30篇 |
临床医学 | 1678篇 |
内科学 | 708篇 |
皮肤病学 | 97篇 |
神经病学 | 142篇 |
特种医学 | 26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8篇 |
外科学 | 439篇 |
综合类 | 3306篇 |
预防医学 | 1297篇 |
眼科学 | 114篇 |
药学 | 1119篇 |
15篇 | |
中国医学 | 1156篇 |
肿瘤学 | 2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156篇 |
2022年 | 219篇 |
2021年 | 276篇 |
2020年 | 180篇 |
2019年 | 204篇 |
2018年 | 183篇 |
2017年 | 98篇 |
2016年 | 187篇 |
2015年 | 145篇 |
2014年 | 409篇 |
2013年 | 316篇 |
2012年 | 338篇 |
2011年 | 377篇 |
2010年 | 370篇 |
2009年 | 359篇 |
2008年 | 329篇 |
2007年 | 478篇 |
2006年 | 563篇 |
2005年 | 623篇 |
2004年 | 503篇 |
2003年 | 407篇 |
2002年 | 350篇 |
2001年 | 342篇 |
2000年 | 429篇 |
1999年 | 420篇 |
1998年 | 418篇 |
1997年 | 432篇 |
1996年 | 400篇 |
1995年 | 333篇 |
1994年 | 296篇 |
1993年 | 216篇 |
1992年 | 189篇 |
1991年 | 135篇 |
1990年 | 139篇 |
1989年 | 115篇 |
1988年 | 60篇 |
1987年 | 57篇 |
1986年 | 42篇 |
1985年 | 48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24篇 |
1982年 | 32篇 |
1981年 | 18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8篇 |
1965年 | 3篇 |
1963年 | 4篇 |
1960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门诊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与血压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门诊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分层与血压控制的关系。方法 :随机入选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 6例 ,使用统一的表格询问和记录相关病史和检测、检查结果 ,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心血管危险分层方法进行分层。据危险分层的差异进行相应的治疗 ,2个月后复诊。结果 (1) 76 9%的男性患者有 2个和 2个以上的危险因素 ,而女性只有 5 7 4% (P <0 0 5 ) ;(2 )约 6 0 %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为高危和很高危 ,34 0 %为中危 ,7 5 %为低危。 (3)经过规则治疗后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下降至正常 ,收缩压从 16 3 77± 16 82mmHg下降到 134 5 6± 14 45mmHg ,舒张压从 94 5 5± 11 79mmHg下降为 81 2 0± 8 37mmHg(P <0 0 5 )。心血管危险分层很高危百分比下降 ,从 31 1%下降为 14 2 % (P <0 0 1)。低危百分比上升 ,从 7 5 %上升为 14 2 % (P <0 0 5 )。结论 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有助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992.
施仲伟 冯颖青 王增武 姜一农 刘蔚 陈晓平 程文立 王浩 范利 王鸿懿 严晓伟 卢永昕 陈源源 谢良地 卢新政 牟建军 李南方 林金秀 初少莉 郭艺芳 李勇 张宇清 孙英贤 陶军 杨新春 李建平 高平进 祝之明 赵洛沙 吴海英 张丽 孙宁玲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9,27(6):516-524
<正>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β阻滞剂)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广泛用于防治心血管病,在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肌病等的治疗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2]。β阻滞剂是治疗高血压的五大类药物之一,疗效肯定。但自2005年起,因受到某些荟萃分析~[3]和英国修改高血压指南~[4]的影响,β阻滞剂的临床价值受到质疑,使临床医生对其在无合并症高血压患者中的长期使用产生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分析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特性及其与腺癌共存的现象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诊断为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intestin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GI-NENs)的患者21例。总结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肿瘤部位、肿瘤直径、病理结果等资料,并探讨GI-NENs与腺癌共存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入选患者男13例,女8例,年龄(54.48±12.44)岁(33~70岁),发病部位为直肠17例(80.9%),胃2例(9.5%),后腹膜1例(4.8%),乙状结肠1例(4.8%)。病理结果显示,免疫组化CgA阳性6例(28.6%),Syn阳性20例(95.2%),AE1/AE3阳性13例(61.9%)。G_1 17例(80.9%);G_2 3例(14.3%);G_3 1例(4.8%)。其中胃腺癌与NENs共存1例,乙结肠腺癌与NENs共存1例。结论 GEP-NENs常见于直肠,男性多于女性,中年发病多,恶性程度低,肿瘤多呈Syn、AE1/AE3阳性,后肠NENs多不表达CgA。NENs与腺癌共存现象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994.
刀豆素A诱发小鼠急性肝损害模型的形态改变及Fas和FasL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刀豆素A(ConcanavalinA,ConA)在体外可刺激T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并释放细胞因子,诱导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细胞素毒性[1]。而免疫性肝病病理变化的实质是T、B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损害,尤其是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在病毒性肝炎等疾病中是肝细胞损害的主要因素[2]。我们用尾静脉一次性注射一定剂量ConA的方法成功地建立了Balb/C小鼠特异性急性肝损害的动物模型,并对其病理损害机制作了初步的探讨。材料和方法一、实验材料(一)实验动物 雄性Balb/C小鼠,8~12周,体重20~27g,第二军医大学动物中心提供。(二)… 相似文献
995.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EISH) ,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高血压 ,占老年高血压人群的 65 %以上〔1〕,已成为人群中最常见的高血压类型。近年来 ,EISH研究的最新进展使之成为目前高血压病研究的最热门话题之一。EISH治疗目标逐渐明确。1 EISH的诊断欧美国家一般以 65岁为老年的界限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学会于 1982年根据WHO西太平洋地区会议提出老年界限为≥ 60岁。对于老年患者 ,根据 1999年WHO/ISH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标准 ,用袖带法以坐位测量双上臂血压 ,收缩压 (SBP)≥14 0mmHg而舒张压 (DBP) <90mmHg者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IS… 相似文献
996.
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其他代谢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EH)患胰岛素敏感性与其他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 用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测定26例正常人,84例EH患的葡萄糖代谢率(M),用盐负荷升压及减钠降压试验测定盐敏感性,有M值作为胰岛素敏感性指标,以盐负荷后张压升高≥10mmHg(1mmHg=0.133kPa)为升压敏感,以口服速尿后舒张压下降≥10mmHg为降压敏感,两均判定为盐敏感。结果 (1)EH患M值经正常人明显 相似文献
997.
近年研究发现餐后阶段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时期 ,餐后高甘油三酯 (TG)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比空腹TG更密切[1] 。我们旨在研究肥胖患者在急性糖负荷、急性脂负荷后血糖、胰岛素、TG的动态变化 ,探讨肥胖患者是否存在餐后TG代谢异常 ,以及胰岛素抵抗在餐后TG代谢异常的作用。1 对象与方法 :肥胖组 :36例 ,男 15例 ,女 2 1例 ,体重指数 >2 5kg/m2 ,年龄 32~ 6 6岁。对照组 :30例 ,男 13例 ,女 17例 ,年龄 30~ 6 4岁 ,为同期门诊体检者。以上研究对象空腹血清胆固醇 (TC)水平 <5 7mmol/L ,TG <2 0mmol/L ,高密度脂蛋白 (HDL) >0 …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静脉营养(PN)、肠内营养(EN)联合应用在胃癌术后的治疗作用。方法 60例胃癌中所有病人在术后2~3d均给予PN,待肠功能恢复后转为EN。结果 50例病人无不良反应,10例EN期间因滴速过快出现腹胀、腹痛、轻度腹泻、减慢滴速后症状缓解。术后8~9d血浆蛋白、白蛋白与术前比较明显增加,所有病人术后第14天均达到正氮平衡。结论 PN、EN联合应用明显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99.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血清甲状腺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观察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和评价SARS患者血清甲状腺素和甲状旁腺素含量变化。方法 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了48例SARS患者血清甲状腺素、甲状旁腺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作了比较。结果 患者T3、T4、FT3和TSH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重型SARS患者血清T3含量明显低于普通型。甲状旁腺素水平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清甲状腺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可能是SARS病程中的一个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通过自动诊室血压测量(AOBPM)、诊室血压测量(OBPM)、家庭血压测量(HBPM)以及动态血压测量(ABPM)测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白大衣效应。方法:入选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28例,通过OBPM、HBPM测量血压及心率,获得诊室心率和家庭自测心率,分析白大衣高血压患者(n=169)和非白大衣高血压患者(n=359)的诊室心率和家庭自测心率的差异及心率白大衣效应(诊室心率-家庭自测心率)。169例患者接受OBPM、AOBPM、HBPM、ABPM四种不同测量方式,其中51例退出,共118例纳入统计,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4种方法所测心率的差异。对心率白大衣效应的相关性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诊室心率高于家庭自测心率[(74.07±9.99)次/min vs.(69.36±9.12)次/min,P<0.05],心率白大衣效应为4.71次/min。(2)白大衣高血压患者的心率白大衣效应比非白大衣高血压患者更明显[(6.80±10.43)次/min vs.(3.72±8.35)次/min,P<0.05]。(3)对118例患者用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