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72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37篇
  1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01.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社区老年人群心房颤动的患病率以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在上海市金山区9个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格检查中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和以房颤为主要内容的心血管疾病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研究人群房颤粗患病率为2.78%,标化患病率为3.02%;房颤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 < 0.05);75岁以下各年龄段组男性房颤患病率均高于女性(P < 0.05);首诊、阵发性、持续性和长程持续性房颤所占比例分别为13.72%、24.15%、7.03%和55.10%;阵发性、持续性和长程持续性房颤患者的平均病程为(5.06 ± 5.92)年。房颤患者中有脑卒中病史者占9.61%,而接受华法林治疗者仅占4.92%。结论:上海市金山区9个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群的房颤患病率以及流行病学特征均与国内外主要研究结果接近,需加强对房颤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02.
白细胞介素-22(IL-22)是Th22亚型的主要效应细胞因子,属于IL-10细胞因子家族。IL-22与由IL-22受体(R)1和IL-10R2组成的异二聚体受体复合物结合,可以激活许多细胞内信号通路。目前很多研究证明IL-22及其信号转导通路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多发性骨髓瘤(MM)以及很多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03.
目的 探讨肺微小脑膜上皮样结节(minute pulmonary meningothelial-like nodules, MPM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MPM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以及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3例患者以女性为主(37/43,86%);年龄范围33~79岁,平均59岁;病灶直径0.5~4 mm,平均1.9 mm;其中单灶31例(72.1%),多灶12例(27.9%);病灶位于右肺29例(67.4%),左肺12例(27.9%),多肺叶2例(4.7%);与肺肿瘤伴发者32例(74.4%)。病灶数目与发病部位具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以及与肿瘤的关系均无相关性(P>0.05)。CT检查部分表现为磨玻璃样或混合磨玻璃密度结节(9/15,60%),部分表现为实性结节(3/15,20%)。镜下病灶沿肺泡间隔分布,肿瘤细胞呈梭形或上皮样,围绕小静脉呈巢状或漩涡状排列,细胞核卵圆形,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明显,胞质丰富嗜酸且细胞边界不清,部分细胞可见核内假包涵体,核分裂象少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viment...  相似文献   
404.
黄蒙宇  李双  叶品丽 《新中医》2015,47(6):172-173
目的 :观察下瘀血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味联合西医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PC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PCS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0例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下瘀血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总积分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下瘀血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味结合西医常规治疗PCS,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05.
目的:观察IgA肾病患者尿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与肾小管间质损害及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低相对分子质量尿蛋白在IgA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检测34例同步行肾活检诊断明确的IgA肾病尿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结果据SDS‐PAGE法,尿蛋白可分为4组类型:小球性尿蛋白组,生理性尿蛋白组,混合性尿蛋白23×103组,混合性尿蛋白10×103组。IgA肾病患者肾小管间质损害评分、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血清肌酐(Scr)水平比较,混合性尿蛋白10×103组均较23×103组升高(P<0.05)。结论SDS‐PAGE分型10×103组尿蛋白对判断IgA肾病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有临床意义,其作为无创性检测手段,可以作为判断IgA肾病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406.
目的观察结直肠腺癌肠周淋巴结检出数量、淋巴结转移数量与PTEN的关系,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01例结直肠腺癌患者检出的肠周淋巴结数量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与术后组织中PTEN的表达相关性。结果 101例患者检出淋巴结数量为1~72枚,平均17枚。伴有淋巴转移者47例占46.53%,转移淋巴结数量为1~15个。淋巴结检出数量≤12个者35例,其中PTEN的阳性率为14%(5/35);淋巴结检出数量12个者66例,其中PTEN的阳性率为33%(22/66)。有淋巴结转移患者PTEN的阳性率为15%(7/47),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TEN的阳性率为37%(20/54),经线性相关分析显示结直肠腺癌患者淋巴结检出数量与PTEN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46,P=0.039 2),转移淋巴结数量与PTEN的表达具有负相关性(r=-0.49,P=0.041 0)。结论结直肠腺癌中检出淋巴结数量和转移的淋巴结数量均与PTEN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TEN作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可能对肿瘤发生和进展时肠周淋巴结的反应性改变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影响。结直肠腺癌术后患者积极关注肠周淋巴结检出数量和PTEN的表达,可能对判断生物学行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7.
目的:探讨移位性锁骨骨折采用不同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88年9月~2012年1月间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945例,其中应用髓内针固定415例;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30例;“8”字钢丝内固定65例;钢板内固定435例。结果:全部病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2年,平均12个月。未发生感染。克氏针组6例出现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记忆合金环包器内固定组出现1例骨折不愈合,钢板内固定组出现2例骨不连钢板断裂,均再次手术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手术后愈合。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髓内针固定组优良率93.97%,记忆合金环抱器组优良率93.33%,“8”字钢丝内固定组优良率92.30%,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99.31%。结论:钢板内固定具有良好的效果,锁定钢板应用应严格掌握适应证。而锁骨骨折的内固定方式应由患者身体状况、骨折部位、骨折粉碎程度而定。  相似文献   
408.
冬虫夏草蛋白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冬虫夏草蛋白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福林酚法测定冬虫夏草蛋白含量并为指标优选冬虫夏草蛋白超声提取最佳工艺中的溶媒、用量及提取时间。结果因素A对结果影响显著,因素B次之,因素C影响最小。结论冬虫夏草蛋白超声最佳提取工艺为:溶媒为0.02 M pH 7.4PBS缓冲液,料液比为l∶50,提取时间为15 min。  相似文献   
409.
目的 优化奥曲肽修饰紫杉醇加五味子乙素胶束的处方,建立胶束中紫杉醇与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薄膜水化法构建具有靶向性的奥曲肽修饰紫杉醇加五味子乙素胶束.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了处方中影响包封率的三因素(Soluplus/PTX、Soluplus/TPGS1000、水化时间),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奥曲肽修饰紫杉醇...  相似文献   
410.
目的:分析莱芜地区门诊男性就诊者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干预对策,为改变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高危行为,遏止性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2006年6月~2011年12月主动来我院门诊就诊的男性就诊者,包括未患梅毒的男性就诊者的资料,对就诊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婚姻情况及受教育程度、个人行为如冶游史、安全套的使用情况、传染性伴侣的情况、性病史、梅毒防治知识的情况加以收集,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采用Stepwise法,评价影响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婚姻(OR=1.769,95%CI:1.420—2.115)、同性性行为(OR=6.447,95%CI:1.826—22.769)等是莱芜地区门诊男性就诊者梅毒感染的主要促进因素。结论:针对莱芜地区门诊男性就诊者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我们提出为防止梅毒感染疫情,应提倡广大大龄男性结婚,降低男男性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