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8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87篇
内科学   7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229篇
综合类   319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13篇
  1篇
中国医学   109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通过长期观察大三阳乙肝病人肝移植后在LAM或(和)HBIG预防下其体内HBV标志物的变化.探讨乙肝复发的可能机制,为预防复发及个体化治疗寻找切人点.方法 ELISA、HBV-DNA荧光定量、免疫组化定期检测术前术后各期血清及其供肝活检组织,回顾性观察55例大三阳病人随访中HBV标志物的变化.结果 平均随访69.14个月,共12例乙肝再感染/复发,LAM+HBIG组乙肝复发比率为4.8%(2/42),而LAM组为76.9%(10/13)(P=0.000).联合组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7.1%、92.7%、92.7%;单用组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76.9%、69.2%、53.8%、46.2%(P=0.000);前者2年内乙肝复发率<3%,后者1、2、3、4年复发率分别为16.1%、41.3%、66.4%、66.4%(P=0.000).结论 HBIG联合核苷(酸)类似物作为当前最佳的乙肝复发预防方案明显地降低了复发率,治疗依从性差及病毒的自身状态是中国肝移植后乙肝再感染/复发的主要原因.根据治疗过程中病毒自身状态的变化及时调整用药将有助于进一步减少术后乙肝复发.  相似文献   
82.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value of helical computed tomography (HCT) and color doppler flowing imaging (CDPI) in evaluating the resectability of pancreatic cancer.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14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cancer who had been admitted to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from January 1995 to December 2002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values of HCT and CDPI in assessing the resectability of pancreatic cancer we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operation an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ll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chi-square test and Fisher exact probability. Results Of all patients, 109 were examined by HCT, 97 by CDPI and 96 by HCT+CDPI. For patients examined by HCT, the resection rates of pancreatic head cancer, pancreatic body and tail cancer and total pancreatic cancer were 45.3% (39/86), 26.3% (5/19) and 0 (0/9), respectively. The resection rate of pancreatic head cancer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ancreatic body and tail cancer (χ2=8.965, P<0.05). With the increase of tumor size, the invasion rate and metastasis rate were increased and the resection rate was decreased (z=6.15, 5.35, 7.18, P<0.01). The sensitivity rate and specificity rate were 77.8% and 82.2% of HCT, 73.3% and 80.6% of CDPI, 90.6% and 92.4% of HCT+CDPI in assessing the resectability of pancreatic cancer. The values of Kappa identity test of HCT, CDPI and HCT+CDPI were 0.58, 0.52 and 0.8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HCT and CDPI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accuracy in assessing the resectability of pancreatic cancer.  相似文献   
83.
张继荣  赵卫  曾勇  张全  梁晖 《贵州医药》2011,35(6):554-555
肩胛骨前后均为肌肉包绕,骨折较少见,占全身骨折的0.2%左右。无移位或移位不大的肩胛骨骨折,均不需要复位,采用保守治疗。对于粉碎性移位明显的复杂骨折,单纯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易发生骨折的畸形愈合、肌肉瘢痕挛缩等并发症,而致使肩胛骨胸壁粘连固定,从而影响肩胛骨的滑动。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明胶海绵填塞腋窝预防术后淋巴漏与皮下积液的价值.方法 将31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行改良根治术,试验组15例术中用明胶海绵填塞于腋顶区、腋静脉周围及胸背血管周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有无拔管后皮下积液等情况.结果 试验组术后3 d的引流量小于对照组(P<0.05),拔管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0.05),试验组发生术后皮下积液1例,对照组为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明胶海绵填塞腋窝可以减少术后淋巴漏及皮下积液的发生.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闭合性pilon骨折的患者全部采用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行石膏托外固定及定期X片复查。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术后随访18~48个月,平均32.6个月。所有骨折均获骨性愈合,骨愈合时间2~15个月,平均4.8个月。采用Tenny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优12例,良6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78.3%。术后并发症包括皮肤坏死1例;无骨髓炎及窦道的发生;3例患者出现踝关节退行性变。结论:根据骨折类型,把握手术时机,同时采用适当的固定方式,及术后正确康复训练,是取得优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伴有自杀观念的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的性别差异. 方法 对符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的149例(男72例,女77例)抑郁症患者采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男性组的积极应对分高于女性组(P<0.05),消极应对分高于女性组( P>0.05).已婚男性组的积极应对分高于女性(P <0.05),消极应对分高于女性(P<0.05).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男性组积极应对分高于女性(P<0.05).无论有或无宗教信仰的男性组的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分值均高于女性( P>0.05). 结论 伴有自杀观念的男性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比女性好,但消极应对方式与女性无分别.已婚男性患者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的分值均高于女性.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男性患者积极应对方式比女性好.有无宗教信仰对抑郁症患者的应对方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 T-614 原料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蛋白结合及口服原料和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T-614 原料对5种人 P450 同工酶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 HPLC 方法进行大鼠 ig T-614 原料 5、10和20 mg/kg 的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蛋白结合率)及 Beagle 犬po T-614 原料及片剂(5 mg/kg)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采用 LC/MS/MS 方法对大鼠 ig T-614 原料 50 mg/kg 后尿液中的主要代谢转化产物进行了分析;采用高通量 P450 酶抑制剂筛选试剂盒测定了 T-614 原料对人 P450 同工酶 CYP2D6、CYP1A2、CYP2C9、CYP2C19 和 CYP3A4 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大鼠 ig T-614 原料 5、10和20 mg/kg 后主要药动学参数t1/2Ke 分别为(5.41 ± 1.28)、(4.31 ± 0.48)和(4.17 ± 1.04)h,t1/2Ka 分别为(0.16 ± 0.06)、(0.30 ± 0.19)和(0.58± 0.37)h,tmax 分别为(0.81 ± 0.20)、(1.16 ± 0.60)和(1.78 ± 0.61)h,Cmax 分别为(7.83 ± 1.85)、(15.46 ± 2.27)和(30.89 ± 6.54)μg/mL,AUC0~t 分别为(72.08 ± 11.05)、(127.53 ± 17.68)和(296.24 ± 57.10)μg /mL · h;大鼠 ig T-614 原料 10 mg/kg 后在所有脏器组织中均能检测到原形物质,其中肝、肾、子宫的量最高,脑的量最低;大鼠 ig T-614 原料 10 mg/kg 72 h 后,粪中的排泄率达到 15.75 %,而尿与胆汁的排泄率分别为 0.836 %和 0.677 %;当质量浓度为 5、10和20 μg/mL 时,T-614 原料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17.2 ± 5.1)%、(28.6± 7.1)%和(28.9 ± 10.2)%,平均蛋白结合率为(24.9 ± 9.2)%。Beagle 犬口服 T-614 原料和片剂 5 mg/kg,其主要药动学参数t1/2Ke 分别为(11.10 ± 1.50)和(9.30 ± 3.29)h,t1/2Ka 分别为(1.18 ± 0.22)和(1.53 ± 1.26)h,tmax 分别为(4.24 ± 0.48)和(4.23 ± 1.75)h,Cmax 分别为(0.77 ± 0.13)和(1.01 ± 0.27)μg/mL,AUC0~t 分别为(12.69 ± 2.77)和(16.81 ± 6.49)μg /mL·h;微粉化片剂相对于原料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32.5 %。大鼠 ig 50 mg/kg T-614 后,尿液中检测到 T-614 的 5 种主要代谢物,包括 T-614 原结构的异构体、苯环羟基化、脱醛基后再羟基化、脱醛基后胺基乙酰化、脱醛基后的产物。体外CYP450酶活性抑制试验结果表明,T-614原料浓度为 20~0.009 1 μmol/L 时,对 CYP2D6、CYP1A2、CYP2C9、CYP2C19 和 CYP3A4 活力抑制的 IC50>20 μmol/L。结论:大鼠 ig T-614 原料 5、10 和 20 mg/kg 剂量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符合一级吸收。在大鼠体内各组织中分布较广,蛋白结合率低于 30 %。粪、尿、胆汁中原形物质的总排泄量低于 20 %。Beagle 犬口服 T-614 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32.5 %。T-614 对人 P450 同工酶 CYP2D6、CYP1A2、CYP2C9、CYP2C19 和 CYP3A4 活力无抑制作用。T-614 在肾脏中代谢转化的主要产物为原形物质的异构化、羟基化、脱醛基后再羟基化、脱醛基后胺基乙酰化、脱醛基等。  相似文献   
88.
彭丽娟  曾勇  王晖 《肿瘤药学》2022,12(2):154-160
中国鼻咽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提高其早期诊断水平以及监测其复发与转移,对于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尤其重要。循环肿瘤细胞(CTC)作为一种新的血清学标志物,具有取样方便快速、创伤少、可动态监测等优点,与影像学相比,能够较早发现微转移,且无射线伤害。因此,CTC检测应用前景广泛,已在肺癌、乳腺癌、直肠癌等肿瘤中进行了临床研究与应用。近年来,CTC在鼻咽癌早期诊断、疗效监测、预后评估等方面的应用及其与血清EBV-DNA的相关性也展开了一些研究。本文总结了CTC在鼻咽癌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9.
Wegener肉芽肿(WG)是一种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属自身免疫病.病因至今未明,目前,WG的病因包括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有一定的家族聚集倾向[1].本病比较少见,作者发现一例结合文献资料报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0.
整合梯级:课程计划与课程评价的工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