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4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耳蜗植入术的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相似文献   
12.
1 引言在过去的 30年中 ,人工耳蜗 ( cochlearimplant,CI)已从早期的临床试用阶段发展到今天国际上作为重度耳聋的常规治疗方法。美国洛杉矶House耳研所在早期单通道装置的研制和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他们的 3M/House单道装置于1 984年得到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 FDA)批准 ,使CI首次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正式应用于临床。近 1 0多年来随着微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高新科技的发展 ,多通道 CI在提高使用者的语音识别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1 990年以墨尔本大学 Clark研究中心为代表的多道装置又被 FDA批准应用于临床〔1〕。多通道 CI在重…  相似文献   
13.
亟待加强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5年5月多通道人工耳蜗引进中国大陆以来,15年间我国的人工耳蜗植入工作得到显著发展.迄今国内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患者人数累积达到10 000余人,其中90%以上是儿童,这样的构成比也是我国人工耳蜗植入工作的一大特点.近年来,由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出资的救助项目以及各类慈善机构和个人出资的捐助项目,使众多的听障儿童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惠及了很多家庭,从而使更多的患儿家庭和社会认识并了解了人工耳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伴中耳炎性病变的患者进行人工耳蜗植入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1995年5月至2006年2月完成的866例人工耳蜗植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或术中发现伴中耳乳突炎性病变患者共41例,其中男17例,女24例,年龄1岁3个月-38岁,平均10岁2个月;左耳人工耳蜗植入18例,右耳植入23例,均为单侧植入。其中慢性分泌性中耳炎13例,隐蔽性中耳炎18例,中耳炎后遗症鼓膜穿孔1例,双侧胆脂瘤中耳炎2例,中耳乳突肉芽肿7例。中耳炎性病变伴内耳、中耳畸形7例。对于双侧胆脂瘤中耳炎乳突根治术后患者,设计采用了带蒂翻转帽状腱膜法保护植入电极和面神经。结果41例患者经 Ⅰ期或分期手术,术后随访时间5个月至6年11个月,平均未发现耳部炎性并发症,装置工作良好。结论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中耳乳突肉芽肿、中耳炎后遗症伴鼓膜穿孔者可采用Ⅰ期或分期方法行人工耳蜗植入。胆脂瘤中耳炎在彻底去除病变基础上可分期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对于乳突根治术后没有足够组织覆盖保护植入电极的病例,可采用带蒂翻转帽状腱膜方法。存在活动性中耳乳突炎症者为手术禁忌证。中耳炎性病变患者人工耳蜗术后应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5.
事件相关电位这种心理学常用的研究工具现在被应用到人工耳蜗植入者的听觉测试中,期望通过观察听觉中枢的认知来探查人工耳蜗植入者的不同听觉状况.相同或不同的测试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事件相关电位成分,本文就目前人工耳蜗植入研究中应用到的事件相关电位的几种成分及其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人工耳蜗主要是帮助通过助听器得不到有效补偿,不能满足听觉和言语交流目的的重度听力障碍人群。对于健听者,双耳聆听较单耳聆听时具有声音信号更清晰饱满,提高噪声环境时的交流能力和对声源定位等优点。然而目前绝大多数人工耳蜗是单侧植入,且非植入耳使用助听器效果很差。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言语交流能力,特别是在噪声环境时及对声源定位等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在Common cavity畸形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ommon cavity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的语言康复效果。方法:对6例Common cavity畸形患者采用经乳突外半规管进路行人工耳蜗植入,并与6例耳蜗发育正常组进行听力情况比较。结果:32个电极全部植入者3例,28个电极植入者1例,26个电极植入者1例,22个电极植入者1例。与正常组比较,术中术后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中脑脊液多量流出者2例,少量流出3例,无流出1例,两组术后听力接近,均在30-40dBHL左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大多数患者术后听觉语言康复效果与政治家耳蜗者接近,少数稍差。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结论:人工耳蜗适用于Common cavity畸形患者,但手术前应进行全面的听力学及影像学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工耳蜗植入前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测试的记录方法及意义.方法 2例无残存听力的耳聋患者,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植入装置前,应用改装的人工耳蜗植入体连接体外言语处理器作为电刺激仪,2根自制的铂铱合金球形电极作为刺激电极,置入造孔后的鼓阶内,以电荷平衡双相脉冲电流进行电刺激,并用GSI Audera诱发电位仪记录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结果.结果 2例患者均记录到分化良好的电刺激听性脑干反应波形,并顺利植入人工耳蜗,术后获得良好的听力受益.结论 人工耳蜗植入前进行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测试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听觉传导通路功能完整性,有利于判断人工耳蜗植入后患者能否获得听性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人工耳蜗手术中经蜗窗龛电刺激记录听性脑干反应的方法.方法 应用自制铂铱合金球形电极作为刺激电极,改装的人工耳蜗植入体连接体外言语处理器作为电刺激仪及Bio-logic Navigator Pro诱发电位仪,对17例不同病因(包括听神经病2例、耳蜗骨化1例、内耳畸形5例、脑白质异常1例,原因不明8例),不同年龄的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在手术中进行测试.植入人工耳蜗装置前,将刺激电极放置在蜗窗龛内,用电荷平衡双相脉冲电流经蜗窗龛进行电刺激,记录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结果 17例患者均记录到明确的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波形,Ⅲ波和Ⅴ波的潜伏期分别为(2.12±0.18)ms 和(4.18±0.19)ms,阈值为(220.00±16.04)CL.其中2例听神经病、5例内耳畸形、1例耳蜗骨化、1例脑白质异常患者均记录到分化良好的波形.结论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是一项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听觉传导通路功能完整性的客观神经电生理测试方法,对于判断人工耳蜗植入后患者能否获得听性反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方法的安全性符合要求,听性反应的引出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沉默核干细胞因子(NS)会激活p53依赖途径,p53通过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又称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低表达的NS也能通过非p53依赖途径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p53可以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NS高表达也会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c-Myc的过表达可使NS高表达,也可抑制p53表达,促进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