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2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篇 |
儿科学 | 26篇 |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7篇 |
内科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21篇 |
预防医学 | 44篇 |
药学 | 29篇 |
中国医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6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1临床资料患儿,男,生后8d,因"反应欠佳2d"入院.第8胎第7产,胎龄37周,2011年02月04日自然分娩于当地医院.体质量3100 g,无窒息史,Apgar评分不详,胎盘老化,羊水及脐带未见异常.生后10 h开奶,10 mL,混合喂养,二便于生后24h内解.否认家族遗传病史.母亲孕期健康.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第1胎女孩,16岁,健康;第2胎至第5胎均生后10~20 d不明原因死亡;第6胎女孩6岁,健康;第7胎孕7月药流.患儿入院前2d出现反应欠佳,易睡,就诊我院.无发热、无咳嗽、气促、呕吐、腹泻、抽搐等. 相似文献
72.
73.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新生儿严重低氧性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对8例经常频呼吸机联合NO吸入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的低氧性呼吸衰竭患儿,采用高频振荡呼吸机联合NO吸入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体循环氧合、肺动脉压力、平均动脉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8例患儿中7例治疗后病情逐渐改善,血氧饱和度上升,循环氧合改善、肺动脉压力下降.吸入氧浓度由治疗前的(0.95±0.14)降至治疗后的(0.61±0.26),氧合指数由(29.0±8.3)降至(10.7±4.8),血氧分压由(44.2±7.1)mm Hg(1 mm Hg=1.33 kPa)上升至(79.7±34.8)mm Hg,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率、平均动脉压无明显改变.结论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吸入NO能显著改善氧合,有效治疗新生儿重度低氧性呼吸衰竭,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4.
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临床特点及随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将换血治疗的患儿根据入院时是否有胆红素脑病表现分为胆红素脑病组(33例)和非胆红素脑病组(33例),同时,根据急性胆红素脑病的分期,将33例胆红素脑病患儿又分为警告期(10例)和痉挛期(23例).对两组患儿的病因、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胆红素脑病的病因以溶血性因素占首位,为48.5%(16/33),感染因素占24.2%( 8/33).非胆红素脑病患儿与胆红素脑病患儿在总胆红素浓度、胆红素/白蛋白比值、入院时龄和黄疽持续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痉挛期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胆红素/白蛋白比值高于警告期患儿,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血与感染是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的主要原因,总胆红素浓度过高和干预延迟是引起脑病的高危因素.加强围生期保健及宣传,提倡住院分娩,加强出院后的随访和及时就诊是减少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75.
76.
77.
78.
吸入一氧化氮(NO)联合呼吸机辅助通气以其选择性扩张肺血管而不引起全身性低血压的优越性,在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已得到广泛的应用,NO已被美国FDA(批准文号:020845,日期:1999-12-23)和欧洲委员会(EU-t -01-194-001,2001-01-08)批准用于治疗足月和近足月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明显改善了动脉氧分压及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及ECMO(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enator)的使用[1-2]. 相似文献
79.
1999~2004年军区餐饮服务行业人员HBsAg、HBeAg携带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食品卫生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预防性健康体检。为确保部队官兵及就餐者的身体健康,防止饮食服务人员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传播疾病,对饮食行业人员身体状况进行上岗前检查。为进一步了解军区驻沈单位服务行业人员的乙型肝炎(以下称乙肝)病毒(HBV)携带状况,为今后乙肝的防治提供基础资料,现对1999~2004年这些人员的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1999~2004年,饮食和公共场所服务行业9572人的健康体检资料,包括餐饮人员、客房人员、托幼机构、洗浴美发人员和其… 相似文献
8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也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政府立即处置的危险事件。它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已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的分类法有3种。按引起紧急状态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灾害引起的突发事件;一类是由人为因素或社会动乱引起的突发事件。按发生原因分为6类: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