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6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37篇
  2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目的探讨数字X线机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应用数字X线机行食管双对比造影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食管癌的X线表现,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30例早期食管癌中,食管上段癌5例,中段癌9例,下段癌16例;病理类型上原位癌8例,黏膜内癌9例,黏膜下癌13例,鳞癌21例,腺癌9例。结论数字X线机诊断早期食管癌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联合内镜检查能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72.
目的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应用于土家族、苗族妇女人工流产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人工流产患者41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0例,对照组216例。实验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对照组用消毒棉签蘸取2%利多卡因2m1插入宫颈管约1min,观察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及麻醉效果。结果两组病人宫颈满意及受术者疼痛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呼吸循环系统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是一种镇痛作用快、麻醉效果确切、术中循环呼吸功能稳定、苏醒时间短、安全有效的静脉麻醉药,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73.
缺血后处理对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肌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通过体内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比较缺血预处理、缺血后处理对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生化指标的影响。②方法24只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con)组:结扎冠状动脉40min,再灌注180min。缺血预处理(pre-con)组:3次短暂结扎冠状动脉(闭塞5min,再灌注10min,循环3次),其余同对照组。缺血后处理(post-con)组:结扎冠状动脉40min,再通30s,结扎30s,重复3次,再灌注180min。3组均在缺血及再灌注同时行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查,再灌注末抽血离心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实验结束,速取心脏处理测定梗死面积。③结果和对照组相比,pre-con和post-con组再灌注各个时间点肌酸磷酸激酶(CPK)均降低(F=40.13~91.26,q=5.52~18.67,P<0.05、0.01);pre-con和post-con组坏死面积占总面积之比均小于对照组(F=62.36,q=13.44、13.90,P<0.01);post-con组血清中SOD的含量高于对照组,MDA的含量低于对照组(F=17.00、40.75,q=3.46、12.76,P<0.01)。④结论缺血后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具有相似的缺血心肌保护作用,缺血后处理的机制部分可能是通过减少自由基损伤实现的。  相似文献   
274.
275.
目的 探讨不同温度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RFT)治疗不同分支单支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11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行经皮半月神经节RFT治疗的单支三叉神经痛患者550例,其中V1分支(眼支)38例,V2分支(上颌支)257例,V3分支(下颌支)255例。根据温度分为70、75、80 ℃组,分析其治疗有效率、1~5年复发率和面部麻木程度。结果 V1分支三叉神经痛70、75、80 ℃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10、18/20、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12,P=0.545);V2分支三叉神经痛70、75、80 ℃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1%(54/58)、94.4%(167/177)、100.0%(2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18,P=0.468);V3分支三叉神经痛70、75、80 ℃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7.7%(50/57)、94.8%(165/174)、95.8%(23/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53,P=0.153)。V1、V2分支三叉神经痛不同温度治疗组患者1~5年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3分支三叉神经痛不同温度治疗组患者1~5年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75、80 ℃组患者1~5年复发率低于70 ℃组(P<0.01)。V1分支三叉神经痛不同温度治疗组患者面部麻木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2、V3分支三叉神经痛不同温度治疗组患者面部麻木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V2、V3分支三叉神经痛75、80 ℃组患者面部麻木程度高于70 ℃组(P<0.01)。仅1例V1分支三叉神经痛患者80 ℃治疗后出现角膜溃疡,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 70 ℃经皮半月神经节RFT适用于V1、V2分支三叉神经痛,而75 ℃适用于V3分支。  相似文献   
276.
病例资料患者,男,中年。10年前第一蹠骨被重物砸伤,而后发现包块,并进行性增大。查体:左第一蹠骨压痛,皮温轻度增高,可触及约5.0 cm×3.0 cm大小包块,质硬,无活动。X线片示左第一蹠骨梭形膨胀,其内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的囊状骨质破坏,囊壁较厚,为中心性生长并向四周膨胀,骨皮质变薄,部分消失,邻近软组织不肿胀,邻近关节未见异常(图1)。X线诊断为骨巨细胞瘤。术中所见:左第一蹠骨增粗,增大为圆柱状,可见大小约7.0 cm×4.0 cm的多囊状肿物,质硬,棕灰色。病理诊断:肿物由软骨母细胞构成,边缘可见骨巨细胞,软骨基质内及细胞浆内可有钙化。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277.
高渗盐水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稀释性低钠血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胜先  方卫华 《临床荟萃》2001,16(12):538-539
目的 :探讨高渗盐水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稀释性低钠血症的方法、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治疗组 3 4例和对照组 3 1例CHF稀释性低钠血症进行对比分析。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治疗组用 3 %高渗盐水治疗 ,在使用盐水前和使用盐水过程中分别静注西地兰和静滴硝普钠 ,使用盐水后静注速尿。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血钠浓度分别为 ( 12 0 .5± 7.1)mmol/L和 ( 12 1.6± 6.8)mmol/L、( 13 3 .8± 4.7)mmol/L和 ( 12 5 .9± 7.6mmol/L) (P <0 .0 0 1) ;两组血钠改善时间、心功能改善时间和水肿消退时间分别为 ( 5 .9± 2 .8)天和 ( 10 .4± 3 .1)天 (P <0 .0 0 1)、( 8.6±6.4)天和 ( 12 .2± 7.0 )天 (P <0 .0 5 )、( 11.9± 4.4)天和 ( 16.3± 5 .9)天 (P <0 .0 1)。结论 :在保护性措施下 ,用高渗盐水治疗CHF稀释性低钠血症 ,其低钠血症和心功能改善快 ,水肿消退快。  相似文献   
278.
患者,男,44岁,头顶部有一小结节,蚕豆大小,无疼,无痒感,诊为“粉瘤”在本院门诊切除(未做病检)。术后月余,头顶部原切口处增大,约5×6cm 大小,包块表面呈紫红色,突出皮肤表面,指压无疼感,质软,有波动,故以头皮癌收住院治疗。体格检查;周身淋巴结不肿大,除肺部拍片可见左上肺圆形致密阴影,疑诊为左上肺实质性肿(?)。其它无明显异常发现。各种化验检查均在正常  相似文献   
279.
目的 探讨对称负重式坐站转移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坐站转移稳定性和步态对称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1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双足平行位坐站转移训练,研究组接受对称负重式坐站转移训练,两组均持续训练4周。比较两组训练前后Breg平衡量表(BBS)、脑卒中生存质量量表(QOF)、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步长偏差、患健侧摆动比值、健患侧支撑比值;比较两组训练后人体重心点在矢状面的最大摆动幅度(COGX)、从站到坐时间、从坐到站时间。结果 训练后,两组BBS评分、QOF评分、MBI评分高于训练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健侧摆动比值、健患侧支撑比值及步长偏差均低于训练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OGX高于对照组,从站到坐时间及从坐到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称负重式坐站转移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平衡能力、生活质量、生活自理能力、坐站转移稳定性及步态对称性,并可缩短坐站转移时间。  相似文献   
280.
浅析胃气     
方胜林 《河北中医》2006,28(9):672-673
胃气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后世医家对胃气的内涵论述颇多,有的单指胃的功能与特性[1],有的指元气、卫气、一身之气等,如李东垣:“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生发诸阳之气,此六者,……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但多数医家倾向于胃气泛指脾胃共同的生理功能[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