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52篇
儿科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目的 通过观察抗酸治疗儿童咽喉反流性疾病后的临床体征改变,探究儿童咽喉反流性疾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可疑咽喉反流性疾病的患儿采用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eflux symtom index,RSI)及反流体征指数量表(reflux finding signs,RFS)进行评估,24小时pH值监测进行诊断。将症状≥13分、体征≥7分、咽喉反流次数≥3次的患儿列入研究对象。对符合条件的16例患儿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0.5~0.8 mg/kg·d,H2受体阻断剂(法莫替丁) 1.0~1.2 mg/kg·d,口服,4周一疗程。观察咽喉反流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统计分析电子喉镜下反流体征的变化,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性。结果 ①抗酸治疗前后患儿体征得分呈下降趋势;②抗酸治疗前后杓会厌襞红斑/充血、声带水肿体征变化有统计学意义;③喉部肉芽肿在抗酸治疗前、后均未见到阳性指征。结论 ①佐证了RFS评分体系在儿童咽喉反流性疾病中的可参考性;②抗酸治疗儿童咽喉反流性疾病是有效的;③杓会厌襞红斑/充血、声带水肿体征的改善对于判断儿童咽喉反流性疾病的预后有临床参考价值;RFS中喉部肉芽肿在儿童咽喉反流性疾病中罕见。  相似文献   
53.
支气管镜检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BAL)是通过支气管镜或导管获取肺泡内液体进行肺部疾病诊断的一种方法。BAL作为一项新技术 ,在国内外成人肺科已有许多研究 ,在儿科也有一些报道。实践证明 ,在复合麻醉、保证通气和充分供氧情况下 ,适度灌洗 ,仍是安全的。1 支气管镜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的应用  支气管镜检及肺泡灌洗 ,在小儿也被用于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 ,特别是婴幼儿 ,因对疾病不能提供主诉 ,临床症状变化快 ,给诊断与治疗带来极大困难的情况下 ,支气管镜检便有着不可替代的诊断价值。小儿支气管镜常用的有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相似文献   
54.
目的:调查武汉市部分幼儿园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病率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武汉市部分幼儿园3岁~6岁的儿童,持续时间3年,常规耳鼻咽喉科体检,耳镜检查结合声导抗测试。患病率病率以百分比表示,统计学差异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武汉市部分幼儿园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病率为6.67%,男女之间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3岁患病率明显高于4~6岁。结论:幼儿园儿童中耳炎患病率较高,有急性中耳炎病史且经常鼻塞的小孩要定期进行耳鼻咽喉科体检,有必要对幼儿园儿童进行常规耳镜和声导抗检查。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声带小结儿童的气质特点,为预防和更好干预声带小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儿童气质问题测查系统调查了42例声带小结儿童以及46例发声正常儿童的气质维度和气质类型。结果:声带小结儿童气质维度中的适应性、反应强度、心境得分明显高,而持久性得分较低,与发声正常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声带小结儿童中发动缓慢型、麻烦型明显高于发声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声带小结儿童的一些行为是受固有气质的影响,根据其气质特征,有的放矢,以不同的教养和调控方法,扬长避短,以减少创伤性的发声行为,对于减少声带小结的发生或者复发,以及对嗓音疗法的成功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镜检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对内生性支气管异物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337例X线胸片提示支气管肺炎并伴有一叶或二叶肺气肿和(或)肺不张。其中22例诊断为重症肺炎并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无异物呛咳史,全部病例首先用抗生素3d无效且呼吸困难加重者,均作支气管镜检及BAL,在行支气管镜检查排除外源性异物的同时随机以生理盐水和阿奇霉素(AZM)进行BAL,其中126例以生理盐水行BAL为对照组,211例以AZM行BAL为AZM组。对照组平均年龄3.0岁,AZM组平均年龄3.1岁。结果:支气管内生性脓栓331例,其中左侧肺126例,右侧178例,双侧27例。性质:黏液脓性栓子305例,奶瓣栓子4例,塑型支气管炎的白色膜状物22例。AZM组中痊愈172例(81.2%),显效39例(18.8%),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99例(78.6%),显效24例(19.0%),总有效率97.6%。两组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11d,AZM组平均住院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发生气胸2例,经胸腔闭式引流等对症治疗,气胸消失。死亡3例。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对内生性支气管异物具有缩短小儿肺炎病程的作用,特别是因呼吸道梗阻并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的患儿的治疗是有积极意义的。通过支气管镜检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塑型支气管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小儿难治性慢性咳嗽的病因。方法 1352例慢性咳嗽患儿行支气管镜检及肺泡灌洗,其中57例属于病因不明的、难治性慢性咳嗽,回顾性分析其支气管镜检结果及肺泡灌洗液的相关检查如涂片细胞学检查、细菌培养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57例中25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涂片查到真菌菌丝,其中14例培养出真菌菌株;另25例BALF培养出耐药细菌菌株;3例为支气管内膜结核;2例为支气管腺瘤;2例为微小异物。结论 肺部真菌感染、耐药菌感染、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肿瘤以及肺深部的微小异物未及时处理等,是小儿难冶性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儿童呼吸道内特殊异物的临床特点及取出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49例呼吸道特殊异物患儿的临床特点,并对其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中有47例均经硬性支气管镜取出异物后痊愈出院,1例转胸外科开胸取出异物,1例死亡。结论:儿童呼吸道特殊异物的临床特点不完全等同于普通异物,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处理亦不完全等同于普通异物。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IgE及一氧化氮 (NO)在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及转归中的作用。 方法 :检测 70例 (1 2 9耳 )分泌性中耳炎患儿 (患儿组 )血浆及中耳积液中细胞因子、IgE及NO含量 ,并以 30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 :患儿组白细胞介素 (IL 2、4、6、8、1 0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IgE及NO在中耳积液中含量较血浆中高 (P <0 .0 1 ) ;患儿组的血浆含量较对照组高 (P <0 .0 5 )。病程短者中耳积液中IL 2、IL 4的含量较病程长者高 ;而病程长者IL 6、IL 8、IL 1 0、TNF α、IgE及NO的表达较病程短者增加 (均P <0 .0 5 )。结论 :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血浆及中耳积液中细胞因子、IgE及NO表达增强 ,细胞因子参与介导中耳局部的炎性反应 ,调节局部的免疫反应 ,在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及转归中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
支气管镜检查作为治疗小儿支气管异物的有效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近 3年来关于支气管异物漏诊、误诊、支气管异物残留的报道逐渐增多 ,较大支气管异物行气管切开或开胸取异物的病例也时有报道。我科自 1 992~ 2 0 0 1年作支气管镜检查术治疗小儿支气管异物 1 0 4 8例 ,其中 82 6例同时应用潜窥镜检查 ,成功地避免了以上问题的出现。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1 0 4 8例 ,其中男 682例 ,女 366例 ;年龄3个月~ 3岁 785例 ,>3~ 8岁 1 77例 ,>8~ 1 4岁86例 ,平均 2 .76岁。花生米异物 437例 ,西瓜籽2 81例 ,葵花籽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