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肝郁脾虚证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证候类型,既有肝郁情志不舒的表现,又有脾虚消化功能不好的表现。而脑-肠肽不仅对胃肠道有调控作用,还可以参与情绪的调节,这与肝郁脾虚证发生的机制颇为符合。目前发现的脑-肠肽有10多种,本文就其中几种与肝郁脾虚证最为密切的脑-肠肽进行展开综述,来探讨脑-肠肽与肝郁脾虚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合并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救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26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入住SICU病房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其伤情及抢救要点。结果:经休克复苏,多学科协同治疗,治愈17例,死亡9例。结论:对骨盆骨折合并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应重视颅脑、胸腹脏器、泌尿生殖系等合并伤的诊断,有效控制大出血和多学科协同治疗是抢救的关键。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索生命早期两歧双歧杆菌TMC3115改善抗生素暴露的菌群紊乱,对成年期炎症性肠病可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80只新生幼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n=40)、头孢曲松暴露组(n=20)、两歧双歧杆菌TMC3115干预组(n=20),分别采用生理盐水、头孢曲松(100 mg/kg)、头孢曲松(100 mg/kg)+TMC3115(1×109 CFU/d)持续灌胃3周。3周龄时,每组中随机挑选一半小鼠处死检测指标,另一半不予干预喂养至6周龄。6周龄时,空白对照组再随机挑选一半为结肠炎模型组(n=10),空白对照组自由饮用纯水,结肠炎模型组、头孢曲松组和两歧双歧杆菌TMC3115干预组自由饮用3%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 DSS)水4天,诱导结肠炎。记录小鼠3周龄及DSS干预后的体重变化、脾脏系数、基于二代测序的肠道菌群分析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  相似文献   
44.
N6-甲基腺苷(m6A)作为转录表达的关键调节剂,是真核细胞中最为常见的表观转录组学修饰。通过三大调节因子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和结合蛋白的共同调节,m6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有重要作用。免疫治疗作为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一线治疗方案,在许多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表现出明显的耐药性。最近的研究证实,m6A甲基化修饰对肿瘤免疫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从而影响肿瘤患者免疫治疗的疗效。本文就m6A甲基化修饰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2例重度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PVP治疗)和观察组(40例,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PVP治疗)。比较2组手术和术后恢复相关指标、骨折椎体影像学指标、腰椎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穿刺定位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腰椎功能、骨折椎体影像学指标、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均较术前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PVP治疗重度OVCF可缩短穿刺定位时间和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降低骨水泥渗漏风险。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评价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对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90 d复发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580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90 d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110)和正常组(n=470),并采用随机森林模型与多因素Logistci回归模型筛选患者出院后90 d内复发的影响因素,比较两种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特意度、约登指数,并评价随机森林的预测效果.结果 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90 d的复发率为18.96%(110/5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酒、糖尿病、高脂血症、舒张压、载脂蛋白A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随机森林模型显示,排名前6位的复发的影响因素分别为载脂蛋白A、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红细胞压积、糖尿病、乳酸脱氢酶(重要程度分别为6.091、5.045、4.531、4.492、4.346、4.331、4.251、4.135、4.086、3.976).随机森林模型准确性、灵敏度、约登指数均高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论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的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90 d复发的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较传统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有显著优势,可用于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90 d复发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LPD)的CT及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LPD患者,观察其CT及MRI表现,测量并比较LPD与子宫肌层平扫CT值,增强CT动脉期强化率、静脉期强化率、延迟期强化率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差异.结果 L PD病灶均为多发,部分呈粟粒状;1例仅见盆腔病灶(伴子宫...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究生命早期使用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TMC3115对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和远期炎症性肠病的影响。  方法  购入14只待产BALB/c孕鼠,获得新生BALB/c小鼠84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TMC3115组,每组约42只,分别采用生理盐水、TMC3115灌胃(每只灌胃量为0.2 mL/d ),至3周时停止灌胃。3周时,各组分别处死一半小鼠,随后将各组剩余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water组、生理盐水-DSS组、TMC3115-water组、TMC3115-DSS组,每组约10只 。继续普通饲料喂养至6周时,自由饮用3%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phate sodium, DSS)4 d建立肠炎模型,非模型组自由饮用纯水。6周零4天时,实验结束。记录小鼠每周体质量变化,分别采集实验结束时的肠道组织,以及3周和实验结束时小鼠的粪便样本、脾脏和血清,测定结肠炎症性病理评分、粪便肠道菌群构成、脾脏脏器指数和血清因子质量浓度。  结果  ①实验结束时,与生理盐水-DSS组相比,TMC3115-DSS组的结肠炎症性病理评分降低(P<0.05),结肠隐窝结构等破坏较小,炎性浸润程度较低,上皮结构较完整。②3周时,与生理盐水组相比,TMC3115组粪便中的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升高(P<0.05),肠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的相对丰度均降低(P<0.05),脾脏脏器指数升高(P<0.05),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0下降(P<0.05),而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结束时,与生理盐水-DSS组相比,TMC3115-DSS组粪便中的葡萄球菌属、瘤胃球菌属和埃希氏杆菌属/志贺氏菌属相对丰度均降低(P<0.05),脾脏脏器指数升高(P<0.05),但IL-6、IL-10和TNF-α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生命早期使用TMC3115可促进新生小鼠肠道菌群的构建,并产生远期影响,从而缓解小鼠结肠炎,但其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49.
目的:对比观察猪骨支架材料与同种异体骨支架材料的理化性能及力学性能。方法:实验于2006-03/12在南方医科大学人体解剖教研室(暨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和广东省组织构建与检测重点试验室)完成。实验材料:低温深冻6个月的6只成年猪(雌雄各3只)和4具新鲜健康成人尸体(男女各2具,由广州市红十字会南方医科大学遗体捐献接收点提供,家属知情同意)髂骨。实验方法:剔除软组织,刮除骨髓和骨膜,用锯骨机将松质骨切成5mm×5mm×40mm左右的骨条,超声清洗、H2O2和乙醇浸泡、甩干、冻干、辐照处理得到异种骨支架材料和同种异体骨支架材料。实验评估:①对2种材料进行扫描电镜观察。②对比2种材料孔隙率、蛋白质和钙磷含量及力学性能。结果:①扫描电镜观察结果:2种材料均具有骨本身的骨小梁、小梁间隙及骨内管腔系统,具有天然网状结构。三维支架系统形态完整。其中猪源性异种骨支架材料较人同种异体骨支架材料具有更多的三维孔隙,2种材料的孔隙大小接近,均在400μm左右。②材料蛋白质、钙磷含量及力学性能检测结果:异种骨支架材料的孔隙率高于同种异体骨[(57.20±1.37)%,(53.21±1.63)%,P<0.005],但蛋白含量低于同种异体骨[(23.36±0.48)%,(26.50±0.23)%,P<0.005],钙、磷含量与同种异体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钙:(1.7×105),(1.8×105)μg/g;磷:(1.0×105),(1.0×105)μg/g],2种材料弹性模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猪源性异种骨支架材料在理化性能方面与人骨支架材料极相近,可为骨细胞的生成提供基本的保证。  相似文献   
50.
目的:在复合材料理论基础上,将天然的皮质骨粉与聚乳酸混合,通过超临界流体合成技术,制备复合型骨组织替代支架材料,并评价其理化性质。方法:实验于2005-12/2006-04在暨南大学化学系实验室和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力学实验时完成。①材料制备:将同种异体皮质骨粉与山东医疗器械研究所提供的聚乳酸按质量比0∶100,10∶90,20∶80,30∶70,40∶60分别混合后,在超临界CO2作用下复合成多孔骨生物替代材料。②材料的理化特征评价:对不同质量比的材料进行大体观察、生物力学检测,扫描电镜观察内部孔隙结构及检测孔径,乙醇排除法测量材料孔隙率,体外模拟降解检测pH值和质量的变化。结果:①表面形态观察:形状与铸模相同,表面可见均匀的孔隙结构,孔径适中,有较好的硬度。②生物力学实验结果:当骨粉含量为30%时,其抗压强度和压缩模量最高,分别为14.5 MPa,72.2 MPa,骨粉含量进一步提高时,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开始下降。③孔隙率:添加40%骨粉颗粒后,材料的孔隙率可由79%升至85.3%。④扫描电镜结果:不同材料的截面孔隙结构相似,孔径为50~200μm,孔隙连通性好。⑤体外降解pH值:复合材料最初2周pH值有所下降,但是2周后,可以稳定在pH值6.6左右,而含有40%骨粉的材料可以稳定在6.8左右。结论:应用超临界CO2技术合成的复合材料形状、大小、材料的孔隙可控,其孔隙率、生物力学强度、降解时间等理化性质方面良好,适合做为细胞工程支架和骨组织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