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199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奥马珠单抗在中国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治疗中重度哮喘的疗效、安全性及管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奥马珠单抗治疗至少4个月的中重度哮喘患者79例,男30例,女49例,年龄14~76岁,中位年龄50岁。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呼出气一氧...  相似文献   
22.
目的提高支气管扩张症并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出现咯血的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临床确诊的支气管扩张症并PT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患者中发生咯血5例,均使用促凝血药物治疗;其中4例于咯血停止后应用抗凝治疗未再出现咯血;5例均好转或治愈出院。结论支气管扩张症并PTE出现咯血时应选用不加重血栓形成的促凝血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栓塞术。  相似文献   
23.
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气道高反应性 (AHR)是哮喘最典型的病理生理特征之一 ,支气管激发试验目前仍是测定气道反应性的主要方法 ,为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的应用价值 ,本文从各种不同的激发试验特点、支气管激发试验的评价指标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4.
目的总结不同类型胸部受累Castleman病(CD)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及诊治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对CD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09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入院的胸部受累CD患者30例,将其分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组、不伴BO的单中心型Castleman病(UCD)组及不伴BO的多中心型Castleman病(MCD)组,分析其临床资料并总结其特征。结果30例患者中,5例(16.7%)纳入BO组,18例(60.0%)纳入不伴BO的UCD组,7例(23.3%)纳入不伴BO的MCD组。不伴BO的MCD组中位年龄明显大于BO组[(49.29±5.39)岁对(27.20±3.76)岁,P=0.005]和不伴BO的UCD组[(49.29±5.39)岁对(37.17±2.87)岁,P=0.034]。胸部症状在BO组(100%)和不伴BO的MCD组(71.4%)多见,而不伴BO的UCD组无胸部症状。贫血及IgG增高仅在不伴BO的MCD组出现(发生率均为57.1%),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及低氧血症在BO组(发生率分别为40.0%和60.0%)及不伴BO的MCD组(发生率分别为57.1%和28.6%)均可出现。BO组患者的肺功能均表现为极重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胸部CT所示肺实质受累率:BO组为100%;不伴BO的MCD组为57.1%,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病变;不伴BO的UCD组为11.1%,表现为孤立性肺结节。不伴BO的MCD组的淋巴结短径明显小于BO组[(1.83±0.51)cm对(4.73±1.63)cm,P=0.006]和不伴BO的UCD组[(1.83±0.51)cm对(3.62±0.26)cm,P=0.011]。BO组病理类型均为透明血管型(100%),不伴BO的UCD组88.9%为透明血管型,而不伴BO的MCD组以浆细胞型为主(57.1%)。BO组患者均出现口腔溃疡,在肿物切除术后予免疫调节剂治疗,溃疡症状缓解,但肺部症状仍进行性加重。不伴BO的UCD组主要治疗方式为胸腔镜下肿物切除,不伴BO的MCD组主要治疗方式为化疗、免疫调节剂、靶向治疗等。结论三组患者的年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肺功能、影像学表现、病理类型、治疗及预后均有所不同,此分类能促进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用力肺活量测定的质量控制标准。 方法2004年4~9月,对深圳地区3~7岁正常儿童343例(男184例,女159例),采用意大利COSMED公司生产的COSMED流量传感仪,参考美国胸科协会可接受曲线标准,通过测定用力肺活量(FVC)、05s用力呼气容积(FEV05)、075s用力呼气容积(FEV075)、1s用力呼气容积(FEV1)以及05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05/FVC)、075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075/FVC)、1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外推容量(VBE)、外推容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VBE/FVC)、呼气时间(FET100%)及最佳2次的FVC、FEV075、FEV05、FEV1变异等指标,分析学龄前儿童用力肺活量测定的质量控制标准。 结果279名(813%)儿童能够成功完成测试。平均VBE为(4271±1361)mL,95百分位数为64mL,最大为72mL;VBE/FVC为(393±134)%,95百分位数为636%,最大为926%;52例(186%)VBE/FVC>5%;年龄越小的儿童其VBE/FVC越高;VBE/FVC与身高呈负相关(P<005)。儿童平均呼气时间为(161±052)s,5百分位数为09s,18例(65%)呼气时间<1s。儿童最佳2次的FVC、FEV1、FEV075、FEV05变异均<02L;约631%儿童最佳2次的FEV075的变异<5%;约662%最佳2次的FEV1变异<5%,各变异<01L的百分比为90%~93%。 结论建议对于中国学龄前儿童用力肺活量的质控标准为:曲线起始以VBE为标准,VBE/FVC<65%或VBE<65mL,取最大值;曲线终止以呼气时间≥09s,且呼气相时间容积曲线显示呼气容量出现平台,持续时间≥1s为标准;FEV05及FEV075需在报告中报告;曲线的重复性标准为最佳2次FVC及FEV075的变异<10%或<01L(取最大值)。  相似文献   
26.
肺功能检测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而用力肺活量(FVC)的检测临床上最为常用,它基于容量/流量传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肺量计,可实时检测呼吸容积和气体流量,同时描绘出时间容积曲线(V-T)和流量容积曲线(F-V),是其他肺功能检查的基础。虽然学龄前儿童的自我调节控制能力较弱,试验难度较大,但学龄前儿童(3~6岁)用力肺活量的检测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学龄前儿童进行用力肺活量检测的可行性、质量控制标准及已建立的学龄前儿童用力肺活量正常参考值的预防方程式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7.
吸入糖皮质激素对男性哮喘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前后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 探讨吸入激素的累积用量与骨质丢失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64例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男性成人哮喘患者, 按其用量分为A、B两组, A组起始剂量<800μg/d (折算成布地奈德)、B组起始剂量≥800μg/d, 测量开始治疗时以及用药2 年后患者腰椎正侧位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指标, 比较用药前后的变化及其与累积用量间的关系。结果 A组用药前后腰椎骨密度无明显变化, B组用药后腰椎骨密度明显下降, 累积用量与骨密度变化值呈负相关; B组血清骨钙素水平用药后显著降低,而A组用药前后变化不明显。尿脱氧吡啶啉排泄率在两组均有明显升高, B组升高更加显著。结论 大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2年, 累积剂量达503 mg时, 可引起哮喘患者骨质丢失, 骨质丢失可能与成骨细胞功能减退有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早期床上运动对CO2气腹后遗效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01-2009-11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手术后9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试验,术后患者全麻清醒送回病房,持续低流量吸氧6 h,干预组患者施行术后早期床上运动,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各组患者术后早期床上运动对典型后遗效应发生率和最早排气时间的影响。结果腹腔镜手术后,早期床上运动的干预组患者恶心呕吐、双肩酸痛、腹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最早排气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床上活动可显著降低全麻下腹腔镜手术后CO2气腹的后遗效应。  相似文献   
29.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组以血清中可检出ANCA为特征的坏死性血管炎,主要累及小血管,包括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和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嗜酸性粒细胞是一种具有促炎和免疫调节等作用的多功能细胞,目前,嗜酸性粒细胞与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关系逐渐得到学界...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其他疾病,以减少临床误诊。方法对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误诊为哮喘的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疾病的特点。结果多达13种疾病误诊为哮喘,占前5位的分别为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21.74%)、上气道咳嗽综合征(20.2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04%)、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7.25%)和过度换气综合征(7.25%),少见疾病有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及声带功能障碍等。结论许多疾病与哮喘有相似表现,加强对哮喘及与其有相似症状的其他疾病的认识是避免和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