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6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比较并筛选测量鼻型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ENKTL)肿瘤代谢体积(MTV)的最佳方法, 评价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临床分期/评分系统对鼻型ENKTL患者的预后价值, 并探讨二者联合对预后预测的增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9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经病理确诊为鼻型ENKTL并于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显像的患者44例[男26例、女18例, 年龄(47.5±13.6)岁], 采用SUV 2.5、SUV 4.0及41%SUVmax分别作为阈值测量MTV及病灶糖酵解总量(TLG), 采用Bland-Altman检验分析不同方法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并利用ROC曲线比较不同方法的预后预测效能;采用校正χ2检验分析不同临床因素及临床分期/评分系统组间死亡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并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联合诊断模型。结果 44例患者中, 6例(13.6%)死亡, 总生存(OS)为32.05(11.77, 64.43)个月, 2年、5年OS率分别为86.6%、82.5%。年龄(≥60和<6...  相似文献   
72.
18F-FDG PET双时相显像在鉴别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18F-FDGPET双时相显像在鉴别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8例原发性肺癌、18例消化系恶性肿瘤、13例其他恶性肿瘤和37例良性病变患者于静脉注射18F-FDG185~370MBq后45min和2.5~3h分别进行早期和延迟双时相PET/CT显像,并对重建后的图像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获得病灶区不同时相的平均SUV(SUVmean)和最大SUV(SUVmax),并以延迟显像SUV值的变化大于10%判断为增高或减低。结果在肺癌组28例中,早期显像24例SUV明显增高(85.7%),延迟显像除1例SUV值无变化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增高,4例早期显像结节处为可疑阳性(SUVmax为1.5~2.1)者,延迟显像3例明显增高,1例SUV未见明显增加,延迟显像阳性率为96.4%;消化系统恶性肿瘤18例,其中17例早期SUV升高(94.4%),1例为阴性,延迟显像18例均增高;其他肿瘤13例,早期均为阳性,延迟显像SUV进一步增高。37例良性病变早期有12例SUV增高(>2.5),延迟显像4例仍为阳性。本文病例早期显像总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5%、67.6%、82.3%、68.4%和83.3%;延迟显像分别为98.3%、86.5%、93.8%、92.1%和97.0%。结论18F-FDGPET双时相显像对于鉴别肿瘤的良、恶性有一定价值,几乎所有的早期显像为阳性的恶性肿瘤,延迟显像有进一步摄取增高,但部分良性病灶也具有相同特征。  相似文献   
73.
99mTc—MDP在女性全身骨骼分布随年龄相关改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女性全身及局部骨质代谢特点,初步探讨其随年龄变化的一些规律,对骨质转换或丢失的机理进行初步研究,为临床治疗骨质丢失性疾病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法国Soph公司SPECT标准程序进行全身骨显像,显像剂为99mTC-Methane-diphosphobnate(99mTc-MDP),注射剂量为925MBq。通过设置感举区(ROI)来评价全身骨的代谢,并与反映骨质代谢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女性,全身骨99mTc-MDP的摄取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颅骨和双下肢摄取率增加,而胸廓却减少,同时在男性没有观察到此种变化趋势,在女性,全身骨,颅骨及双下肢的摄取率的增加与血液中的碱性磷酸酶ALP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此外,颅骨的摄取率与尿羟脯氨酸/肌酐的比值(HOP/Cr)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而胸廓的取度率减少与ALP呈一定的负相关,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女性,骨的更新和局部骨的代谢改变与年龄有关。这些改变在骨显像时也能观察到,。它可能是进行性骨丢失的征象,也反映了局部骨质代谢变化。  相似文献   
74.
脂质体包99 Tcm标记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的制备和体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脂质体包裹99Tcm标记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N)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合成20碱基单链Survivin ASON,全程硫代修饰,5'末端经氨基修饰,以双功能联结剂联肼尼克酰胺(HYNIC)为螯合剂,ASON与HYNIC偶联后用99Tcm标记,经P4柱纯化后,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对纯化产物进行包裹,并对其标记率、放化纯、比活度、稳定性、细胞摄取率进行研究.结果99TcmO-4比活度为18.5、14.8和7.4 MBq/μg时,标记率分别为(63.10±1.15)%、(62.40±1.05)%和(58.90±3.01)%.脂质体包裹的99Tcm-HYNIC-ASON放化纯为(99.47±3.32)%,以生理盐水、新鲜人血清孵育4 h后放化纯分别为92.51%和92.70%.转染后6 h,经脂质体包裹99Tcm-HYNIC-ASON的肝癌细胞摄取率达(66.21±0.46)%,明显高于未经脂质体包裹的ASON[(25.17±1.08)%,t=23.979~98.858,P<0.01)].结论以HYNIC作为螯合剂标记ASON方法可行,脂质体能明显增加细胞摄取ASON.  相似文献   
75.
对12例非恶性肿瘤和骨性疾病患者(对照组)全身不同部位骨显像和43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异浓聚区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两侧相应部位的放射性比值(H值)约为1.05。若以x+2s为阳性判断标准,43例恶性肿瘤患者138处为阳性(97.8%)。应用ROI计算H值不仅为骨显像的评价提供了客观的定量指标,而且提高了对鼻咽、胸骨、椎等处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6.
目的 建立99mTc标记寡核苷酸的方法并用于荷乳腺癌小鼠反义寡核苷酸显像研究.方法 利用双功能螯合剂N-羟基琥珀酰亚胺-巯乙苷肽(S-Acetyl-NHS-MAG3)对一段15碱基c-myc mRNA反义寡核苷酸片段进行99mTc标记;对荷乳腺癌昆明种小鼠进行标记反义寡核苷酸生物学分布与显像研究.结果 生物学分布结果表明,相对于正义核酸而言,反义核酸在肿瘤组织中的摄取明显增高(P<0.05).在反义寡核苷酸显像组,肿瘤组织显像剂摄取活跃,肿瘤/肌肉比值最高可达5.5.在正义寡核苷酸显像组及阻断组,肿瘤组织均未出现明显的显像剂浓聚.结论 99mTc标记反义寡核苷酸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显像剂,在分子水平上用于恶性肿瘤的早期、特异和无创性诊断.  相似文献   
77.
张永学  孙炜  王岩 《首都医药》2008,15(5):57-57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5年底发布实施了《北京市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使用日常监督管理办法(试行)》,按照《办法》的规定,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房山分局对辖区内一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了医疗器械使用情况的日常检查工作,发现部分医疗机构在用设备现状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78.
随着肿瘤PET代谢显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肿瘤的诊断、治疗及评价等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同时对各种代谢显像剂的研究也日趋深入。综述了各种PET代谢显像剂的基本特性和临床应用,并重点对反映糖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胆碱代谢的显像剂进行评价和比较。  相似文献   
79.
魏昊  张永学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8):1167-1170
恶性肿瘤在城市居民死因中居首位,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因此,对肿瘤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而肿瘤的防治,首先要获得正确的诊断,目前X线平片、CT及MRI等传统形态学的方法仍是术前被用来诊断肿瘤最广泛的非侵入性影像手段,但对于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判断、区分治疗后瘢痕和肿瘤局部复发、鉴别局部感染、炎症及术后或外照射治疗后瘢痕组织、发现大小正常但已发生肿瘤转移之淋巴结还是有很大的不足。FDGPET显像是一种被公认监测及恶性肿瘤分期的方法。PET在肿瘤的探测上优于其他显像模式在于它是一种功能学显像方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及非侵入性。FDG摄取的增加表示葡萄糖载体的增加及高的己糖激酶(HK)活性,导致高的瘤组织/非瘤组织计数率比值。然而由于背景软组织放射性计数率低,导致FDGPET显像解剖学标志不明确。  相似文献   
80.
目的:建立锝-99m(99m Tc)标记寡核苷酸的方法,并用于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子显像.方法:以高胆固醇饲料喂饲新西兰大耳白兔约2个月,复制成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寡核苷酸进行99m Tc标记后注人家兔,进行生物学分布以及体内、体外显像研究.结果:寡核苷酸99m Tc标记率为(77.8±6.8)%(n=7).生物学分布实验表明,与SON相比,c-mycASON在粥样斑块中的浓聚程度明显要高.c-mycASON体内显像可见腹主动脉部位散在性显像剂浓聚,体外主动脉显像提示放射性浓聚灶与斑块所在部位吻合.未偶联组未见阳性显像结果.结论:99m Te标记反义寡核苷酸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显像剂,在分子水平上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特异和无创性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