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7篇 |
免费 | 23篇 |
国内免费 | 3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3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20篇 |
内科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13篇 |
综合类 | 48篇 |
预防医学 | 106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7篇 |
中国医学 | 1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5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基底节出血预后的判别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影响基底节出血预后的危险因素,建立基底节出血后30d内死亡或生存的判别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6年来病房收治的340例基底节出血病例,对影响基底节出血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判别分析。结果 340例基底节出血病人,30d死亡率为26.2%。单因素检验表明,意识障碍、出血量、脑出血破入脑室、出血半球、伴发缺血性心脏病、消化道出血等6个因素为影响基底节脑出血30d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元逐步判别分析发现仅有意识障碍、出血量、伴发消化道出血等3个因素可作为判别因子,所建判别方程内回代检验,判别符合率为87.6%。结论 意识水平、出血量和是否伴发消化道出血3个因素是影响基底节出血30d预后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由此 建立的基底节出血30d生存和死亡的判别模型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2.
平均住院日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努力降低平均住院日不仅可以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维护病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可以降低医疗消耗,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此,我们采集了我院2000年外科超长住院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影响平均住院日的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措施,科学、有效地进行宏观和微观控制,进一步深化医院的全面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03.
肠神经元及肠胶质细胞在肠易激综合征不同亚型中的意义及替加色罗干预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肠神经元及肠胶质细胞在肠易激综合征(IBS)不同亚型发病中的意义及替加色罗干预的作用,将4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1)腹泻型IBS组(D-IBS组):采用乙酸灌肠和束缚应激的方法造成D-IBS动物模型;(2)便秘型C-IBS组(C-IBS组):采用每日冰水灌胃(连续14d)的方法造成C-IBS动物模型;(3)替加色罗干预的D-IBS组:D-IBS动物模型鼠同时加用替加色罗2mg/kg每日灌胃,共7d;(4)替加色罗干预的C-IBS组:C-IBS动物模型鼠在第8d加用替加色罗2mg/kg每日灌胃,共7d;(5)空白对照组。各组动物在存活一定时间后被处死,并用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肠肌间神经丛的肠神经元及肠胶质细胞数量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各组大鼠肠肌间神经丛内肠胶质细胞的数目差别无统计学意义(F=0.50,P>0.05)。D-IBS组(8.54±2.46)和C-IBS组(8.88±3.00)大鼠肠肌间神经丛内每mm的肠神经元数目显著低于对照组(12.80±2.54,P<0.05);而替加色罗干预的C-IBS组(11.91±3.70)、替加色罗干预的D-IBS组(12.00±3.16)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肠肌间神经丛内肠神经元数量的减少可能是D-IBS和C-IBS发病的共同机制;替加色罗在恢复D-IBS和C-IBS肠神经元可塑性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初步研究探讨颈围、腰围与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多导睡眠监测确诊为OSAHS的男性患者178例的临床资料, 就颈围、腰围、体质量指数(BMI)、年龄、性别与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占总睡眠事件百分比( TS90%)、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患者BMI与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 PSG)指标AHI、LSaO2、TS90%、ESS无相关性;年龄、颈围和腰围与AHI、TS90%、ESS呈正相关, 与LSaO2呈负相关;②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颈围、腰围与AHI、TS90%及LSaO2均相关。结论 男性OSAHS患者颈围、腰围与OSAHS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血清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和SP-D水平与患者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之间,随机选择我院呼吸内科住院及门诊受试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COPD的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组(n=25),B组为COPD稳定期患者组(n=25),C组为非COPD对照组(n=25).收集患者及对照组临床资料和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CC16、SP-D水平.检测受试者第一秒钟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EV1和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l/FVC)、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结果 COPD的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水平最低,其次是COPD稳定期患者组,再次是对照组的受试者,其血清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水平最高(P<0.05).COPD的急性加重期的患者血清中SP-D水平最高,其次是COPD稳定期患者组,再次是对照组的受试者,其血清中SP-D水平最低(P<0.05).三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肺功能的变化与血清中CC16和SP-D水平密切相关,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和与患者肺功能的关系:两者间均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呈正相关关系;SP-D水平与患者肺功能的关系:两者间均呈现出高度的反向性,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CC16降低而SP-D水平升高,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和与患者肺功能呈正相关关系;SP-D水平与患者肺功能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6.
替牙期未萌尖牙、前磨牙宽度和预测方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优化选择针对未萌尖牙、前磨牙宽度预测的基牙组合。方法取正畸科初诊患者的研究模型,按一定标准随机选出恒牙列模型180副,利用电子游标卡尺(精度0.01 mm)测量牙冠近远中径,并对测量值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得到了与未萌尖牙、前磨牙宽度相关度较高的基牙组合,即,上颌第一磨牙和上、下颌中切牙联合;此组合与上、下颌预测牙的相关度分别为0.753和0.83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此为基础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预测上、下颌尖牙、前磨牙宽度之和的回归方程。结论建立了一组适合中国北方地区替牙期儿童未萌尖牙、前磨牙宽度的预测方程:男性Y=0.64X+6.89(上颌),Y=0.79X+2.45(下颌);女性Y=0.64X+6.86(上颌),Y=0.72X+3.90(下颌)(Y代表一侧未萌尖牙、前磨牙近远中宽度和,X代表双侧上颌第一磨牙及上、下颌中切牙的近远中宽度和的一半)。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运用网络分析法对《学龄前儿童照护人喂养行为量表》(CPCFBS)的结构进行验证与评估,为进一步修订完善量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斯图域模型对768名学龄前儿童照护人喂养行为量表数据进行网络结构估计,使用探索性图域分析模型检测量表网络维度结构,采用EGA bootstrap指标评价结构一致性;使用模型拟合指数和信度系数检验量表信效度。结果依据网络载荷值和结构一致性结果,网络模型检测出一个34条目7维度的网络结构。与原始量表结构比较,删除了1个条目,“饮食观念限制”和“饮食行为限制”维度部分条目重新聚类,其余维度结构不变。量表网络结构一致性指标全部大于0.75,结构稳定。网络结构的模型拟合度和信度指标优于原始量表结构。结论网络分析模型进一步优化了CPCFBS结构,提高了量表稳定性,修订后更适用于我国学龄前儿童照护人喂养行为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9.
人的形态体型主要由遗传决定,但是,人的形态体型的多样性又是适应各种各样的自然环境的结果。另外,人又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因此,社会环境同样起着重要作用〔1〕。为了研究居住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环境、饮食结构等对身体形态的影响以及各指数在中小学生中的发育规律,本文对陕西省的西安、汉中、延安3地区7~18岁学生的体格指数进行比较研究。1 资料来源和方法11 资料 取自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调研陕西省调查数据。所有对象均为健康学生,年龄按出生日期计算(即7岁为7~799岁),7~18岁,1岁间隔,分为12个年龄组。按性别各年… 相似文献
110.
不同喂养方式对1岁内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婴儿喂养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有关专家的重视。婴儿喂养方式与其以后的生长发育水平显著相关[1] 。近年来 ,关于婴儿喂养方式与生长发育间关系研究的文章较多 ,但大多集中在半岁以内 ,且研究结论尚未统一。为进一步了解半岁前的喂养方式对 1岁内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 ,本文对我院儿保门诊 1岁内婴儿的保健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自西京医院 1995年 1月~2 0 0 1年 1月的儿童保健记录卡 ,选择 1岁内无严重影响婴儿发育疾病 ,能按 1、2、3、4、5、6、8、10、12月间隔定期来门诊进行儿童保健查体和咨询的婴儿资料共 2 4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