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腭咽肌病理变化,探索腭咽肌在OSAH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30例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OSAHS患者为实验组(病情中度患者13例,重度患者17例),10例无OSAHS行扁桃体摘除术为对照组.利用电镜对两组患者腭咽肌行超微结构观察,并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腭咽肌的肌钙蛋白Ⅰ(troponin Ⅰ-SS)含量的改变.结果 透射电镜下可见30例OSAHS患者中29例腭咽肌的标本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如肌纤维萎缩,细胞核固缩,线粒体增多、固缩,肌纤维明带增宽等;对照组10例中2例仅有轻度的肌纤维萎缩或水肿.免疫组化观察:实验组30例标本有7例肌钙蛋白Ⅰ抗体表达阳性,1例表达强阳性,22例表达弱阳性;而对照组10例标本肌钙蛋白Ⅰ均显示阳性或强阳性表达.计算机图像分析实验组平均((-x)±s,下同)阴性灰度值为146.30±10.72,对照组平均阴性灰度值为107.50±4.8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3例病情中度患者腭咽肌标本阴性灰度值平均为143.12,17例重度患者标本阴性灰度值平均为148.8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OSAHS患者腭咽肌萎缩等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可能是引起患者上呼吸道异常塌陷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nhancd Recovery After Surgry,ERAS)理念的应用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液动力学变化及对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择期肺癌根治术患者60例,年龄46~65岁,体重53~81kg,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快速康复外科组(E组)、传统治疗对照组(C组);分别于麻醉前(T0)、术始后30min(T1)、术毕(T2)、术后6h(T3)记录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E组T1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低于C组(P0.05),E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低于C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于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液动力学更稳定,下床活动时间更早,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低。  相似文献   
33.
据有关资料记载,慢性破伤风在前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多见,平时实属罕见。现报告1例足部外伤1年后发病的慢性破伤风。病例男,14岁,1991年9月8日入院。该患儿入院前1年右足底被旧铁钉扎伤,深度  相似文献   
34.
1994年~1998年,我们对9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了蝮蛇抗栓酶治疗与地塞米松加B族维生素治疗的疗效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96例患者均符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神经病学》第一版本病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6~68岁,平均53.5岁;病程1天~1周者38例,1周~1个月者10  相似文献   
35.
自拟活血清热通降方:桃仁20g,赤芍30g,败酱草20g,红藤20g,厚朴10g,枳实10g,炒莱菔子15g,半夏9g,生大黄8g(后下)。方中桃仁、赤芍活血化瘀、调畅气机为君药;败酱草、红藤、大黄清热解毒、通腑泻热为辅药;厚朴、枳实、炒莱菔子、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超声或神经刺激器引导的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开胸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肺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组(U组)、神经刺激器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组(S组)和徒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组(B组),全麻诱导前分别行TPVB(T4-5);记录阻滞平面、成功率及并发症,观察注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30min后开始全麻诱导。结果 U组或S组TPVB(T4-5)范围为术侧T2~T8,成功率达95%,无其他并发症,B组成功率达85%,TPVB对MAP和HR无明显影响。结论超声或神经刺激器引导的椎旁神经阻滞操作简单,阻滞平面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适用于开胸手术中的麻醉镇痛。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后处理(RIPost C)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认知障碍的影响,且探讨适宜的疗程。方法收录发病72 h以内、未溶栓的急性前循环梗死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RIPost C 10 d组、RIPost C 14 d组和对照10 d组、对照14 d组,并分别进行4个循环的充气和放气。比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梗死体积(入院时、10 d时、14 d时和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入院时、90 d时良好转归率),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14 d时、90 d时认知障碍率)。结果纳入89例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4例RIPost C组,45例对照组),在RIPost C 10 d组中仅有1例不能耐受而放弃治疗,对照组完全耐受。在对照组中,3名患者复发脑梗死(分别为30 d时、65 d时和78 d时),而在RIPost C各亚组中均没有发生任何相关的心脑血管事件。在90 d时,与对照10 d组和对照14 d组相比,RIPost C 10 d组和RIPost C 14 d组的NIHSS评分均显著性降低(P 0.05);梗死体积分别减少33.7%和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mRS的良好转归率明显增高(P 0.05); Mo CA、MMSE认知障碍率显著性降低(P 0.05)。与RIPost C 10 d组相比,RIPost C 14 d组中NIHSS评分、mRS的良好转归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进行RIPost C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安全性及可行性,能减少脑梗死体积,减少残疾,改善预后。同时,也能够改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但RIPost C 10 d和14 d对脑梗死神经功能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认知障碍的影响无显著差别,所以,RIPost C治疗10 d是较为合适的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38.
宋金玲 《陕西中医》2012,33(7):837-838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清热类中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郁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铝碳酸镁片,治疗组予疏肝和胃清热方(合欢皮、厚朴、枳壳、降香、柴胡、枳实等)治疗,疗程4周,疗后3个月随访1次。结果:2组患者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90%,对照组77.7%(P?0.05)。2组内镜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86.7%,对照组73.3%(P<0.05)。2组3个月复发率比较:对照组复发13.3%,治疗组复发33.3%(P?0.05)。结论:疏肝和胃清热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内镜下食管黏膜组织的病损程度、降低复发率及延长复发时间的功效。  相似文献   
39.
1994年以来,笔者以益气温阳、宣痹通络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并与复方丹参片治疗的60例进行对照,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治疗组中男性44例,女性16例;年龄42~70岁,平均53.2岁;病程1个月~8年,平均2.10年。对照组中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39~68岁,平均52.6岁;病程1个月~7年,平均1.96年。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治疗组基本方:党参、黄芪、淫羊藿、葫芦巴、桂枝各20g,瓜蒌30g,薤白、炙甘草、枳壳、当归各10g,川芎、丹参各25g…  相似文献   
4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国际公认的急性心血管疾病,其病情发展迅速,常合并其他并发症,导致其病死率高达15%左右[1]。一般认为AMI患者应避免活动,以减少心肌耗氧量,缩小梗死范围,因此,不提倡早期运动。然而,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深入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脏康复越来越受到重视,即患者入院24 h后,生命体征平稳即可在医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