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3篇 |
免费 | 49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篇 |
儿科学 | 13篇 |
基础医学 | 16篇 |
口腔科学 | 11篇 |
临床医学 | 55篇 |
内科学 | 34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12篇 |
特种医学 | 28篇 |
外科学 | 193篇 |
综合类 | 120篇 |
预防医学 | 26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73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66篇 |
肿瘤学 | 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52篇 |
2021年 | 40篇 |
2020年 | 30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33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34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122.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300例,按照缝合方式将其分为美容缝合组和外科缝合组,每组150例。对比2组患者的术后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经过术后6个月的随访,美容缝合组的术后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美容缝合技术在颌面部急诊创伤中可以保障创口愈合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3.
目的:通过检测D-二聚体水平以评估不同时期脑卒中新鲜血栓形成的可能性。方法:对36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包括15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104例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及110例脑血栓形成康复期患者,分别采用Latex乳胶法测定其DD(D-二聚体)水平,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血栓形成组及TIA组患者DD水平显著升高(P<0.01),脑血栓形成康复期组轻度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血栓形成和TIA组患者中,D-二聚体明显升高,推测伴发高凝状态和新鲜血栓形成,从DD水平变化可评估脑血管新鲜血栓形成的可能性,从而对脑血栓形成的诊断、临床分期及疗效观察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4.
125.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单克隆抗体(TLR4mAb)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的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β以及信号传道通路P38MAPK、磷酸化P38MAPK、c-fos、c-jun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18只BALB/c小鼠分为对照(A)、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模型(B)及干预(C)组。A组小鼠饮用蒸馏水7 d;B、C组小鼠饮用5%DSS水溶液7 d,以产生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模型。C组小鼠在造模开始的同时,腹腔内注射TLR4mAb,观察其干预作用。造模及干预7 d后处死小鼠,观察指标包括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组织病理学炎症损伤评分(HPS),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结肠黏膜TNF-αmRNA、IFN-γmRNA、IL-1βmRNA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各组结肠黏膜P38MAPK、磷酸化P38MAPK、c-fos、c-jun蛋白表达。结果①造模第8天,B组的DAI明显高于A、C组(P值均<0.01),A与C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小鼠予TLR4mAb干预1周后,HPS明显小于B组(P<0.01),而与A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B组TNF-αmRNA、IFN一γmRNA和IL-1βmRNA均显著高于A和C组(P值均<0.01),而后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③B组的P38MAPK蛋白、c-jun蛋白表达明显高于A组(P值均<0.01)和C组(P值分别<0.01和0.05),后两组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3组间磷酸化P38MAPK、c-fos蛋白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TLR4mAb可能通过抑制TLR4-P38MAPK-c-fos/c-jun信息传导通路,降低信号传导通路中P38MAPK、c-jun蛋白的表达,下调小鼠结肠黏膜促炎因子TNF-αmRNA、IFN-γmRNA、IL-1βmRNA表达而发挥其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26.
127.
12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笔者目1998年以来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9.
130.
目的:通过多维度评估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患儿侧凸进展高峰期(peak angle velocity,PAV)的相应成熟度指标,探讨其对PAV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初诊时月经未至、Risser征0级,Y三角软骨未闭、以半年为周期随访至少5次且进展超过5°的女性IS患儿30例,初诊年龄为10.8±1.5岁(7.8~12.1岁)。随访时收集及测量的指标包括实足年龄、Y三角软骨闭合状态、Risser征、身高、主弯Cobb角和骨龄(digital skeletal age,DSA)评分。计算每个随访周期内的身高增长速度(height velocity,HV)和Cobb角增长速度(angle velocity,AV)。采用逻辑回归分析各维度指标对PAV的预测价值。结果:30例患儿的PAV年龄为11.8±1.3岁(10~15岁),PAV时的身高为150.7±4.8cm,DSA评分为479.4±56.5,主弯Cobb角为26.5°±7.2°,HV为8.3±3.7cm/年,AV为7.8°±5.2°/年。PAV主要发生于Risser征0级(80.0%)和1级(20.0%)。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AV的发生与实足年龄介于11~13岁之间(OR=3.166,P=0.032)、Y软骨闭合(OR=6.365,P0.01)、Risser征0级(OR=12.963,P0.01)、DSA评分介于400~500之间(OR=10.758,P=0.011)、HV6cm/年(OR=4.346,P=0.025)、Cobb角30°(OR=9.535,P=0.013)呈显著相关。结论:年龄介于11~13岁之间、Risser征0级伴Y软骨闭合、DSA评分介于400~500之间、HV6cm/年和Cobb角30°为女性IS患儿侧凸PAV的高危因素,可用于预测PAV的发生,评估侧凸进展风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