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6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目的通过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功能显像研究探讨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 DBS)对纹状体多巴胺系统代谢的影响。方法对2只偏侧帕金森病(PD)模型猴及4例临床PD患者在施行单侧STN DBS手术前后给予SPECT检查,测定纹状体区域多巴胺转运体(DAT)及多巴胺D2受体(D2R)含量变化。结果STN DBS电刺激后2只偏侧PD模型猴及3例疗效较好的PD患者纹状体区DAT含量明显增加,2只PD模型猴D2R含量逐渐下降,4例患者D2R检测与术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TN DBS可以明显改善PD症状,SPECT检查显示刺激侧纹状体区DAT含量升高,提示STN DBS可能改善了刺激侧纹状体区多巴胺的代谢,这可能是STN DBS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2.
脑室-腹腔分流术中腹腔端放置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流管腹腔端阻塞是脑室-腹腔分流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分流管腹腔端的放置进行改进,将分流管置于左肝上间隙并固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3.
孙佳  姜秀峰  惠复新 《肿瘤学杂志》2014,20(10):787-791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versican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NSCLC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NSCLC组织中versican蛋白表达水平,并对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时间(OS)关系进行分析。[结果]80例NSCLC肿瘤组织中,versican蛋白全部表达,其中强阳性表达率36.3%(29/80),弱阳性表达率63.7%(51/80)。Versican蛋白在晚期NSCLC中的强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早期NSCLC(P=0.006)。Versican蛋白强阳性和弱阳性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MST)分别为12和22个月(P=0.000)。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NSCLS患者的预后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versican蛋白表达水平密切相关(P均〈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和versican蛋白的表达水平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均〈0.05)。[结论]Versican蛋白的表达情况是N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与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4.
55.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总结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技术行脑内核团毁损和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经验.方法:1999~2004年期间采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毁损手术治疗帕金森病510例和DBS治疗帕金森病62例,其中脑核团毁损术组中行单侧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PVP)385例,丘脑腹中间核(Vim)毁损术91例,行同期同侧PVP和Vim毁损术12例,进行同期双侧PVP 8例,分期双侧PVP 10例,分期双侧PVP Vim术4例.DBS组中,刺激靶点为丘脑底核(STN)61例和Vim 1例,其中单侧31例,双侧31例.结果:脑核团毁损组于术后进行UPDRS运动评分,在"关"状态下症状改善率为47.3%;在"开"状态下症状改善率为23.4%.开-关症状和异动症均消失.220例平均随访11.6个月,其中显效130例(59.9%),改善75例(34%),无效15例(6.8%).DBS组术后UPDRS运动评分,在"关"状态下改善率为45.2%,在"开"状态下改善率为25.7%,平均随访11.8个月,其中40例于1个月内调整参数后再无调整,12例术后需再次调整参数.结论:根据患者的症状合理选择不同的脑核团毁损靶点,可明显控制患者症状.DBS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可调节参数,已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的重要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术中确认靶点定位准确性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帕金森病人行丘脑底核(STN)DBS治疗的靶点定位经验。单侧手术70例,双侧76例。术前采用磁共振扫描图像直接定位和坐标值定位相结合的方法计算靶点坐标。术中行微电极记录细胞外放电.通过观察微毁损效应、刺激效果和副作用。及X-线透视和戴立体定向仪行MRI复查进行靶点确认。结果术中电极植入后。112例肌张力增高病人中的76例、91例震颤病人中的44例和109例运动迟缓病人中的40例观察到微毁损效应。术中刺激时,106例仍有肌张力增高病人中的103例、86例震颤病人中的64例和109例运动迟缓病人中的69例有相应改善。在1.0—3.5V低电压刺激下,仅出现轻度异动副作用27例;而3.5—10.0V高电压刺激下出现各种明显副作用126例,其中3例因副作用阈值低而调整坐标。16例术中行C形臂X-线透视,发现电极过深4例;87例行术中MRJ复查,发现电极过深16例,电极偏内3例。结论微毁损效应、刺激效果和副作用观察有助于判断电极位置的准确性;戴立体定向仪MRI复查能替代微电极记录,及时纠正电极位置偏差,减少脑出血和2次手术定位。  相似文献   
57.
脑深部刺激治疗帕金森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临床研究脑深部刺激(deep brain stimula tion,DBS)治疗PD近期效果与毁损术相近,疗效持久,手术安全.我院已采用DBS治疗3例PD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总结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脑深部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以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方法 自2000年至2006年应用DBS治疗PD126例,其中单侧丘脑底核刺激70例,双侧丘脑底核刺激56例.结果 术后随访1~5年,平均1.7年.脉冲发生器开启时,在"关"状态下,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UPDRS)运动症状评分改善率61.0%,在"开"状态下,UPDRS运动症状评分改善率24.2%.手术并发症主要有脉冲发生器植入处皮下感染1例,脉冲发生器皮下积液3例,头部刺激电极和皮下导线连接处皮肤破溃1例.二次手术调整刺激电极深度2例.没有发生永久性并发症.结论 合理选择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和术中影像学验证是提高DBS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9.
标准化病人又称为模拟病人、病人演员或病人指导者,是指那些经过训练的,以能复制的方式准确地表现实际病人问题的人.它于1968 年最早由Barrow(美国) 提出,以后逐渐推广开来,主要用于临床技能的教学与考试,已经成为西方各国医学院校中十分流行的一种教学与考核形式.加拿大、美国及日本等国已经或将在医师执照考试中,在临床技能测试部分使用标准化病人(SP)[1].标准化病人在我国应用还不太广泛,目前仍处于早期探索实践阶段.  相似文献   
60.
患者,女,41岁,无锡人,于2009年10月20日至无锡市人民医院就诊。入院前4个月,患者出现纳差、腹胀、恶心和呕吐,消瘦,4个月内体重减轻15 kg,逐渐出现巩膜和皮肤黄染等症状。入院检查:腹部CT示,肝脏轮廓扩大,在肝实质内显示大小不等的类球形占位阴影,内囊壁光滑,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