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6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偏侧猴帕金森病模型的脑深部电刺激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 DBS)对纹状体多巴胺代谢的影响.方法 2只偏侧帕金森病(PD)模型猴,在电极植入术前及电刺激后1、3个月分别行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测定脑内多巴胺转运体(DAT)及多巴胺D2受体(D2R)的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E-ECD)检测脑脊液中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和变化.结果 偏侧PD模型猴在深部脑刺激下症状明显缓解,SPECT显示在有效刺激后纹状体区DAT特异性摄取率增高,D2R特异性摄取率下降.脑脊液中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STN DBS可有效改善偏侧PD模型猴的症状.SPECT提示有效电刺激STN提高了纹状体区多巴胺代谢活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总结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中靶点定位方法.方法我科对241例PVP解剖定位和电生理定位方法进行MRI扫描,前50例采用坐标定位法计算靶点坐标,记录微电极2-4个针道,平均2.6个针道;后191例采用坐标定位和图像定位相结合方法计算靶点坐标,每例记录1~2个针道,平均1.3个针道.该轴位像上框架前后正中线与脑矢状线基本平行,夹角≤2.冠状位像上框架左右基线也基本上与脑矢状线垂直,夹角90±1.5.正中矢状位像都能清楚显示AC点和PC点,所以大脑原点定位非常准确.我们把矢状位像上确定的大脑原点通过MRI扫描定位线反映到AC-PC平面的轴位像和原点前3mm的冠状位像,从而避免了MRI断位像AC点和PC点显示不清、原点定位不准确和冠状位无法确定大脑原点的缺陷.在冠状位像除了显示内囊、苍白球各部分和髓板外,还能显示视束.结果MRI图像能清晰显示苍白球各部分、髓板、内囊及视束等结构.微电极记录可确认苍白球内侧部上、下界、视束等结构.结论MRI定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安装立体定向框架尽可能平行AC-PC线,框架左右高低一致,前后不能扭转.2、如患者震颤严重,可适当服用抗PD药物或应用镇静剂.3、选择合适的扫描参数.4、矢状、轴位和冠状图像对定位意义侧重点不一样.如矢状位能清晰显示AC点和PC点,轴位像对GPe、GPi的外侧部分和GPi的内侧部分分界显示比较清楚,冠状位还能显示视束及三脑室底部.5、坐标定位和图像定位相结合,减少了个体差异引起的误差,使MRI定位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与清脑灵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FDS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Barthe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降血压、降血糖、抗感染、降低颅内压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清脑灵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治疗28 d后,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FD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指数)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58%,高于对照组的60.53%(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7、14和28 d的NF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与清脑灵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满意,可以有效地改善脑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4.
目的:总结微电极导向多靶点毁损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初步经验。方法:应用微电极导向技术对24例临床表现为混合型的帕金森病患进行了多靶点毁损手术治疗,在术毕、术后1周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综合评分对比,并观察跟随1-17个月。结果:全部患肢体活动灵活性、震颤在术毕即得到显;随访1-17个月后症状维持稳定,术前和术后UPDRS评分显提高。结论:微电极导向多靶点毁损手术治疗帕金森病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临床SPECT随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 DBS)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症状的改善及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的影像学变化。方法4例施行单侧STN DBS患者术前和给予电刺激后进行帕金森病综合评分(UPDRS)和SPECT测定。结果STN DBS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UPDRS运动评分缓解60%。3例改善良好的患者SPECT检查提示纹状体区域多巴胺转运体(DAT)含量较术前提高,另1例疗效欠佳的患者DAT含量降低,所有的患者多巴胺D2受体(D2R)检测与术前无明显差异。结论STN DBS可以明显改善PD患者的临床症状,SPECT检查显示刺激侧纹状体区DAT含量的升高提示STN DBS可能改善了多巴胺的代谢,而这种改善可能是STN DBS缓解PD症状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6.
帕金森病毁损术治疗的手术方式选择与疗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帕金森病 ( PD)手术治疗进入了“复兴”阶段 ,对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 ( PVP)和丘脑腹中间核 ( Vim)毁损术治疗 PD的疗效已达成共识。但对特定的患者 ,在具体手术方式的选择上还存在争议。本文旨在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总结。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自 1 999年 4月至 1 999年 1 2月 ,我们对2 1 3例 PD患者进行了 2 2 1次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男 1 3 2例 ,女 81例 ,年龄 3 7~ 78岁 ,平均 58.4岁。1 .2 手术方式 单侧 PVP 1 71例 ;单侧 Vim毁损术 2 1例 ;同期同侧 PVP和 Vim毁损术 ( P+ V) 8例 ;同期双侧…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立体定向手术颅内出血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1999年4月~2001年12月我们对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350例帕金森病行立体定向毁损手术,术后6例出现颅内出血,其中毁损灶出血3例,穿刺道出血3例。结果 手术治疗4例,保守治疗2例。术后意识恢复但遗留偏瘫4例;非手术治疗2例,恢复良好,未遗留明显功能障碍。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颅内出血并发症与微电极反复穿刺、毁损温度过高、手术操作精细度、患全身情况等因素有关。采用磁共振结合微电极导向提高靶点定位精确度,减少微电极记录针道数,降低毁损温度,重视手术操作,注意患全身情况,加强围手术期处理等措施,有助于降低颅内出血并发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手术中不同阶梯的CO2气腹压力对呼吸的影响,评价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压力的合理使用范围.方法 将240例无症状胆囊结石与胆囊息肉患者分为开腹组(OC组)、低气腹组(LP组,1.33 kPa)、中气腹组(MP组,1.60 kPa)、高气腹组(HP组,1.9 kPa).于手术前后选择不同时段监测呼吸系统各项指标及血气分析,观察比较4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变.结果 LC手术患者呼吸道压力(Paw)、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于气腹后均较OC手术患者显著升高(P<0.01),HP组明显高于LP组与MP(P<0.01);LC手术患者pH于气腹后均较OC手术患者显著下降(P<0.01),HP组显著低于LP组与MP组(P<0.05).术后24 h OC组的用力肺活量(FVC)、肺功能残气量(FRC)、1 s用力呼气容量(FEV1)和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F)均较术前及LC组显著下降(P<0.01),48 h后下降明显(P<0.05);LC组24 h较术前下降明显(P<0.05),48 h后与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24 h和48 h VAS评分LC组显著小于OC组(P<0.01).结论 LC手术中CO2气腹压在1.33~1.60 kPa,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小,术后肺功能的恢复也明显快于OC组.  相似文献   
29.
目的:总结脑深部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4年3月用DBS治疗帕金森病63例,共93侧.手术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平均7.3个月,对其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DBS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有电极放置不准重新调整2例,刺激电极与皮下导线连接处头皮切口破溃1例,胸部脉冲发生器植入处皮下感染1例,记忆力轻度减退2例,情绪改变7例,肢体异动19例,睁眼困难1例,但未发生明显的致残性永久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DBS是一种微创外科治疗手段,提高手术熟练程度可降低其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0.
抗药基因MGMT在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位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 T)主要功能是转移并接受DNA双链中鸟嘌呤O6位上异常的烷基,使受损的DNA恢复正常[1].我们检测了MGMT基因在人脑胶质瘤的表达情况,探讨MGMT表达对人脑星形细胞瘤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