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6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01.
目的:分析X刀治疗颅内疾病后症状性放射性脑水肿原因.方法:我院用X刀治疗脑部疾病273例,其中转移瘤84例,胶质瘤62例,松果体区肿瘤17例,脑膜瘤42例,其它肿瘤32例,脑血管畸形36例.脑水肿症状轻重不一,参照病情分级:I级3例.Ⅱ级5例.Ⅲ级8例,症状和体征更加明显,呈持续性,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脑水肿广泛,中线结构移位明显.长时间应用地塞米松后病情可缓解,但遗留不同程度症状.Ⅳ级2例,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水肿和中线结构移位更加明显,结果:临床和影像学随访发现发生放射性脑水肿,即靶区病灶周围水肿比X刀治疗前明显加重,但靶区病灶无明显增大,或与靶区病灶增大不平行,并出现与水肿有关的症状18例.脑膜瘤水肿发生率比其它肿瘤和脑血管畸形高.结论:脑水肿的发生主要与被照射的病灶靶点有较大有关.另外X刀治疗配合普通分隔外放疗的病人脑水肿的发生率也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痰聚合酶链反应——微孔板杂交技术(PCR ELISA)、抗脂阿拉伯甘露糖(LAM-IgG)抗体、结核菌素(PPD)1TU皮试以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4种方法联合检测对初治菌阴肺结核患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 以上述4种方法检测初治菌阳肺结核57例,初治菌阴肺结核58例,非结核肺疾病41例,健康对照36例。分别进行单项与联合检测,观察初治菌阴肺结核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 PCR-ELISA、LAM-IgG、TB-PPD及sIL-2R单项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阳性检出率依次分别为 43.1%,37.9%,31.0%,50.0%。联合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阳性检出率2联、3联及4联依次分别为 56.9%,70.7%,84.5%,与单项检测的最高阳性检出率相比由50.0%提高到84.5%;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分别为92.2%,88.3%和84.4%。结论 通过4种方法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菌阴肺结核的阳性检出率,同时也保持了相对高的特异性。联合检测对于菌阴肺结核的诊断,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总结帕金森病(PD)苍白球和丘脑毁损术的手术方式选择与手术效果关系。方法:对213例PD患者进行了221次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临床分型;震颤型17例,僵直型38例,震颤僵直型158例,其中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PVP)171例;丘脑腹中间核(Vim)毁损术21例;同期同侧PVP和Vim毁损术8例;同期双侧PVP5例,分期双侧PVP8例。结果:术后UPDRS评分发现上述各种术式在“关”状态下和“开”状态下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改善率分别为50.8%-60.8%和28.7-36.6%,但以多靶点毁损术为佳。同期双侧PVP发生明显构音障碍,吞咽困难1例,结论:应根据不同症状选择不同术式,PVP对僵直、“开-关”现象、异动症,肢体无力及肌肉酸痛效果较好,震颤效果略微差一些,对运动迟缓、连带动作、语言发音也有一定改善率,但对平衡,步态及姿势等轴性症状效果较差。甚至个别症人术后步态障碍加重。Vim毁损术对震颤效果最为理想,同期双侧PVP手术易产生并发症,应慎重采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总结微电极导向多靶点毁损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初步经验,探讨帕金森病的多靶点毁损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对24例临床表现为混合型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了多靶点毁损手术治疗,单纯双侧PVP13例,单纯一侧PVP另一侧Vim7例,一侧PVP另一侧同期PVP加Vim4例.术毕、术后1周进行临床疗效观察,UPDRS综合评分对比.结果术毕所有患者的肢体活动灵活性立即得到改善,肢体震颤基本消失.3例术前药物所致“异动症”术后立即消除.术前和术后1周UPDRS评分开状态为61.56±19.65和27.03±10.42,下降56.09%;关状态为89.54±70.45和35.56±10.21,下降60.29%,差异显著.结论微电极导向技术的应用在多靶点毁损治疗中,对准确定位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24例患者毁损术中,通过微电极记录均记录到清晰的苍白球腹后部和丘脑Vim核的放电波形以及出边界时波形消失的改变,保障了靶点定位准确.在PVP手术中,出苍白球腹后部边界后,均明确发现光线照射双眼后所诱发的视束反应电位,对避免视束损伤起重要的指导作用.术后没有发现视野改变.微电极导向多靶点手术治疗帕金森病能够较好控制帕金森病的双侧症状,并且并发症轻微,长期疗效有待于病例数的积累和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X刀治疗后颅内疾病影像学表现与术前病灶对比评价疗效及病灶病理学检查.方法用X刀治疗颅内疾病共200例,其中7例在X刀术后3~40个月进行手术治疗,其中胶质瘤6例,血管畸形1例.结果7例X刀治疗后手术中发现和病理表现,发现肿瘤细胞坏死、变性比较明显.我们也发现X刀治疗后3个月内手术的患者手术中病灶边界较清楚,病灶组织坏死明显,质地略硬,呈灰白褐色,血供不丰富,容易手术切除.结论我们通过对X刀术后影像学随访和X刀术后切除的病灶病理学检查,发现某些病灶增大和异常强化不一定是肿瘤增大或复发,而X刀术的反应.在X刀治疗后期,主要表现病灶组织坏死、脱髓鞘病变,疤痕形成,胶质细胞增生,表现边界不清的斑片状强化,这些病理改变也可累及部分周边脑组织.CT和MRI影像学检查难以与肿瘤复发鉴别,需要定期复查或进行PET扫描.  相似文献   
106.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功能显像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PET、SPECT功能显像研究探讨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 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对猴偏侧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模型纹状体区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右侧颈内动脉注入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建立猴偏侧PD模型,行右侧STN脑深部电极植入术,给予慢性高频电刺激.在刺激前及刺激后1、3个月分别行SPECT、PET功能显像测定.结果:PD模型猴在慢性高频电刺激下对侧肢体僵硬明显缓解,活动增多,步态稳定.SPECT检查显示注药侧纹状体区的多巴胺转运体(DAT)特异摄取率在给予有效刺激后较术前增高,多巴胺D2受体(D2R)的特异摄取率逐渐下降至接近正常侧水平.PET检查提示在电极植入术前右侧基底节区放射性摄取浓度较左侧偏低,给予慢性高频电刺激1个月后复查提示右侧放射性摄取浓度稍高于左侧,但双侧均较低, 3个月时复查右侧放射性摄取浓度明显高于左侧.结论:STN DBS可有效改善偏侧猴PD模型症状,通过刺激后纹状体区DAT升高,D2R逐渐下降,同时糖代谢提高.结果提示给予STN有效慢性高频电刺激可能提高了纹状体区的代谢活性.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总结帕金森病(PD)脑深部刺激术(DBS)治疗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25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了丘脑底核DBS治疗,其中单侧17例,双侧8例。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后用UPDRS运动评分评价刺激效果。结果 25例PD患者术后随访5~34个月,平均8.3个月。脉冲发生器开启时,在“关”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50.2%;在“开”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20.7%,未发现任何并发症。结论 丘脑底核DBS是改善PD患者运动功能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8.
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中的靶点定位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总结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中靶点定位方法。方法:进行MRI扫描,前50例采用坐标定位法计算靶点坐标,记录微电极2-4个针道,平均2.6个针道;后191例采用坐标定位和图像定位相结合方法计算靶点坐标,每例记录1-2个针道,平均1.3个针道。结果:MRI图像能清晰显示苍白球各部分、髓板、内囊及视束等结构。微电极记录可确认苍白球内侧部上下界、视束等结构。前50例患靶点X、Y和Z轴坐标调整的百分数均明显高于后191例患,分别为40.0%vs18.8%,38.0%,vs15.2%和82.0%vs62.3%。结论:MRI坐标定位和图像定位相结合,减少了个体差异引起的误差,使MRI定位更加准确。微电极记录技术是MRI定位方法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109.
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nm23-H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nm23-H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地高辛标记的nm23-H1反应cRNA探针,通过原位杂交方法检测21例新鲜星形胶质细胞瘤标本中nm23-H1mRNA,并采用鼠抗人nm23-H1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62例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石蜡标本中nm23-H1蛋白。结果:21例新鲜标本的原位杂交结果显示低级别组星形胶质细胞瘤中nm23-H1mRNA的表达显高于高级别组。62例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免疫组化结果,低级别组中nm23-H1蛋白的表达高于高级别组。nm23-H1mRNA原位杂交结果与nm23-H1蛋白免疫组化结果具有一致性。结论:nm23-H1mRNA及其蛋白低表达与星形胶质细胞瘤的高病理学分级有关,提示两再作为临床判断星形胶质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0.
1989年聚合酶链反应(PCR)用于结核分支杆菌以来,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结核病的诊断,如何提高PC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成为检验人员和临床医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我们通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CR—ELISA)技术检测肺结核病患者的痰标本,并将其涂片和培养、BBL-MGIT快速培养、PCR-凝胶电泳法进行对照比较,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