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08篇
  免费   952篇
  国内免费   502篇
耳鼻咽喉   157篇
儿科学   162篇
妇产科学   62篇
基础医学   777篇
口腔科学   278篇
临床医学   2323篇
内科学   1343篇
皮肤病学   139篇
神经病学   396篇
特种医学   5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3篇
外科学   1151篇
综合类   5444篇
预防医学   1808篇
眼科学   214篇
药学   1836篇
  24篇
中国医学   2302篇
肿瘤学   630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339篇
  2022年   395篇
  2021年   339篇
  2020年   352篇
  2019年   471篇
  2018年   395篇
  2017年   258篇
  2016年   307篇
  2015年   360篇
  2014年   1015篇
  2013年   654篇
  2012年   775篇
  2011年   845篇
  2010年   800篇
  2009年   868篇
  2008年   894篇
  2007年   815篇
  2006年   829篇
  2005年   757篇
  2004年   689篇
  2003年   642篇
  2002年   526篇
  2001年   630篇
  2000年   592篇
  1999年   591篇
  1998年   515篇
  1997年   532篇
  1996年   491篇
  1995年   463篇
  1994年   398篇
  1993年   287篇
  1992年   325篇
  1991年   295篇
  1990年   263篇
  1989年   233篇
  1988年   109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96篇
  1985年   58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39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7篇
  1965年   9篇
  1964年   8篇
  196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B细胞特异的莫洛尼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基因(Bmi-1)的表达对结肠癌临床诊断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mi-1 mRNA在癌组织及癌旁黏膜中的表达差异.免疫组织化学研究203例结肠癌癌组织、203例癌旁正常黏膜和66例癌转移淋巴结中Bmi-1的表达,分析Bmi-1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RT-PCR显示结肠癌中Bmi-1 mRNA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黏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癌旁正常黏膜、癌组织和癌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9%、66.6%、86.4%.Bmi-1过表达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相关.Kaplan-Meier分析显示Bmi-1阳性组的无病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较阴性组显著减低.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Bmi-1是影响结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之一(P<0.05).结论 Bmi-1过度表达可能参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92.
养血润肤汤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6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养血润肤汤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60例唐的木方丽华(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皮肤科243000)关键词: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养血润肤汤中图法分类号:R758.31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多由于皮脂腺机能减退、皮肤干燥和退行性萎缩等因素而引起,是临床常见皮肤病之一。...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血流阻力指数联合形态影像在良恶性卵巢肿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接诊的73例卵巢肿瘤患者,将其不同检查方法的影像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超声形态影像联合血流阻力(RI)指数进行检查;对照组采用二维超声形态影像检查.将RI值和形态诊断进行5分法量化处理,绘制受试者...  相似文献   
994.
葛洪养生思想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及并发症,并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进行比较。方法回顾分析采用PKRP、TURP治疗的768例BPH患者,分别收集两组患者年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剩余尿量(RUV)、最大尿流率(Qmax)、生活质量评分(QOL)、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尿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病例年龄、前列腺重量及术前IPSS、RUV、Qmax和QO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成功率、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平均留置尿管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冲洗时间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KRP治疗BPH的近期临床疗效与TURP相当,临床上可根据患者情况和适应证选择不同方法,以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分析我国与美国、欧盟医疗器械上市前注册流程的差异,为加强我国的医疗器械监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从法规沿革、管理模式方面比较我国与美国、欧盟医疗器械上市的差异,再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例,比较注册申报流程的差异。结果 在监管类别、申报途径、审评时限等方面,各国注册流程侧重点各有不同,但都能保证上市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论 实施全面、系统、科学的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落实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改革要求,确保了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乳果糖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腹腔内压(IAP)及胃肠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入选的56例患者并被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治疗组术后第1天开始使用益生菌联合乳果糖,持续至术后第7天;对照组未使用益生菌及乳果糖,其他治疗同治疗组。通过膀胱测压法测量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5天的IAP,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腹腔高压(IAH)、腹腔间隔综合征(ACS)、胃肠功能障碍及死亡例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前I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96±1.63)mmHg vs(3.63±1.58) mmHg,t=0.44,P=0.63],两组术后IAP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术后第3、4天达最高点,术后第1天两组HA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87±2.22)mmHg vs (11.58±2.76)mmHg,t=1.62,P=0.11],术后第2天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2~5天的t值分别为2.24、2.47、4.23、4.92,P值分别为0.04、0.02、0.00、0.00);两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t=2.36,P=0.03)、ICU停留时间(t=3.87,P=0.00)及术后住院时间(t=2.76, P=0.01)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IAH发生率(14.28%vs 39.28%,χ2=4.46, P=0.04)、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7.14%vs 28.57%,χ2=4.38,P=0.04)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瓣膜病术后早期联合使用益生菌和乳果糖可有效降低IAP,改善胃肠功能,降低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98.
正骨水、云香精以其独特的功效扬名世界,而它的创制人则走过了一条从死囚到省政协委员的起死回生的道路。他的一生,充满着传奇的色彩……[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paraplegin基因在中国人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或SPG)中的突变特点,为该病的基因诊断奠定基础。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结合DNA序列分析方法,对来自全国8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HSP家系的先证者和14例散发性HSP患者进行paraplegin基因突变分析。结果所有外显子均可扩出,发现15号外显子上2例先证者出现异常SSCP条带,经DNA序列分析发现2063及2066位点上存在碱基G被A替换,但家系内不存在共分离的现象,且正常对照者也存在G被A替换,考虑为多态,其中G2066A为首次发现。结论Paraplegin基因突变可能在中国人HSP患者中少见。2063G→A及2066G→A是paraplegin基因的两个多态性改变,其中2066G→A为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腓骨肌萎缩症(CMT)患者的临床与基因突变的特点。方法:对43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MT家系共10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电生理和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PMP22的大片段重复突变和PMP22、MPZ、SIMPLE、EGR2、RAB7、NEFL、MFN2、Hsp27及Hsp22基因突变分析。结果: CMT1A和CMT1B致病基因分别为PMP22的大片段重复突变和MPZ基因,这两型患者起病较早,临床表现多见起始于下肢远端的肌无力萎缩,伴感觉减退或缺失,神经系统检查可见小腿肌肉明显萎缩,膝、踝反射减低或消失,弓形足,神经电生理检查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病理改变可见髓鞘脱失。CMT2A2、CMT2F和CMT2L致病基因分别为MFN2、Hsp27及Hsp22基因,发病率较CMT1低,发病年龄比CMT1较迟,临床症状与CMT1相比,运动系统受累较感觉系统更明显,神经传导速度常在正常范围,病理改变呈轴索变性。结论:基因突变分析结果与临床特点一致,准确性高、损伤小,可早期诊断,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有家族史的患者或高危亲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