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8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22篇 |
口腔科学 | 13篇 |
临床医学 | 34篇 |
内科学 | 22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11篇 |
外科学 | 6篇 |
综合类 | 42篇 |
预防医学 | 23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12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13篇 |
肿瘤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5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目的比较SGC7901细胞、循环肿瘤细胞(CTC)和原位移植胃癌组织中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因子上皮型钙黏附蛋白(E-cadherin)、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SGC7901胃癌细胞株构建裸鼠原位胃癌模型,于第8周收集CTC,处死裸鼠。计数CTC数量,观察原位移植胃癌在体内的转移情况,采用RT-qPCR检测SGC7901细胞,CTC和原位移植胃癌中EMT相关因子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差异。最后免疫组化检测原位胃癌中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采用SGC790细胞构建了裸鼠原位胃癌模型,于第8周收集裸鼠CTC。所有裸鼠均可在外周血中采集到CTC。原位移植胃癌在裸鼠体内发生多处转移。RT-qPCR结果表明,E-cadherin在原位胃癌中表达水平最高,与CTC和原SGC7901细胞中比较差别有统计学差异,P0.05。N-cadherin、Vimentin在CTC和SGC7901细胞中表达明显高于SGC7901细胞中,差别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原位胃癌中,免疫组化结果表明N-cadherin、Vimentin表达为弱阳性,E-cadherin表达为强阳性。结论胃癌细胞在体内转移过程中伴随着细胞EMT过程,可阻断EMT相关的众多因子或探索新的调节因子,不仅有助于更好地阐明EMT与肿瘤的关系,而且为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12.
目的评估大剂量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二联方案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初次治疗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42例H.pylori感染的初次治疗患者随机进入大剂量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二联方案(EA)组(埃索美拉唑20 mg qid+阿莫西林0.75g qid,疗程14d)和铋剂四联方案(EBAC)组(埃索美拉唑20mg bid+枸橼酸铋钾220 mg bid+阿莫西林1.0g bid+克拉霉素0.5g bid,疗程14d),治疗结束后6wk复查尿素呼气试验,判断H.pylori根除疗效.结果共131例患者完成研究,EA组按意向治疗(intentionto-treat,ITT)与按方案(per-protocol,PP)分析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82.9%和89.2%,EBAC组分别为86.1%和93.9%,两组根除率的ITT、PP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PP分析,EBA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EA组(15.2%vs 3.1%,P0.05).结论大剂量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二联方案可作为安全、有效的H.pylori感染初次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13.
目的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培养肺炎嗜衣原体,接种小鼠后对其进行初步观察。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培养肺炎嗜衣原体;结合吉姆萨染色、间接免疫荧光、16SrDNA序列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建立动物模型对其毒力进行初步研究。结果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菌株NH001和NH002被鉴定为肺炎嗜衣原体,攻击小鼠后均产生明显肺部病理改变。结论成功分离培养出两株毒力较强的肺炎嗜衣原体菌株,为肺炎嗜衣原体相关研究提供了优质菌源。 相似文献
214.
215.
目的:探讨“病灶内导管预置法”辅助感染性和可疑感染性病因的复杂性主动脉疾病急诊腔内修复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技术要点。方法: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有6例濒临破裂的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接受急诊腔内修复的同时,采用“病灶内导管预置法”预防术后移植物感染。患者年龄23~72(53.0±18.0)岁,男性4例、女性2例。其中主动脉疾病合并未完全控制的结核病2例,术前菌血症表现1例,术前高度可疑感染性假性动脉瘤3例。统计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用药情况及术后30 d死亡率,并对所有患者进行3~12个月CT血管造影(CTA)随访。结果:本组患者的技术即时全部成功,30 d内无死亡发生。术后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3±3.3)个月。2例结核性主动脉瘤患者术后规范口服抗痨药物治疗,分别随访10个月、12个月后未见气泡或其他移植物感染迹象,恢复正常工作。1例术前菌血症、高热寒战、大咯血的患者,术后使用抗生素3个月,随访结果良好、未见移植物感染迹象。3例高度可疑感染性假性动脉瘤的患者,术后未出现感染,分别随访6个月、7个月、12个月病灶内血栓化满意。结论:“病灶内导管预置法”辅助急诊主动脉腔内修复治疗感染性或可疑感染性病因的复杂性主动脉疾病,操作安全、快捷,抢救成功率高,有效性被初步证实,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216.
217.
目的探讨靶向CD44的短发夹RNA(shRNA)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CD44 shRNA细胞及对照细胞株建立裸鼠原位移植瘤及皮下种植瘤模型,监测肿瘤生长变化,采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瘤体内CD44表达的变化,并进一步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因子表达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CD44 shRNA转染荷瘤皮下及原位裸鼠模型。与对照shRNA组、空白对照组分别比较,CD44 shRNA组荷瘤裸鼠肿瘤生长速度减慢,皮下种植瘤及原位移植瘤质量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RT-PCR结果发现,CD44 shRNA组CD44mRNA表达在皮下种植瘤及原位移植瘤均显著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D44 shRNA组细胞EMT相关基因E-cadherin表达增加,N-cadherin、Vimentin表达降低。结论 CD44 shRNA可以有效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并下调CD44的表达水平,这可能与CD44基因参与EMT相关。 相似文献
218.
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大出血60例救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洲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26(3):477-478
中央性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剖宫产是其终止妊娠的主要方法。而中央性前置胎盘多种植于子宫下段并覆盖子宫内口,血窦极为丰富,缺乏有力的平滑肌止血,刮宫产术中极易出血,止血困难,病情凶险,是产科医生术时面临的严峻问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500mL)60例患者的救治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19.
目的 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高敏肌钙蛋白Ⅰ(hs-cTnⅠ)水平与SYNTAX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ARCHⅠTECT hs-cTnⅠ多中心研究,临床确诊为NSTE-ACS并接受血运重建治疗的患者254例,患者年龄(60.5±10.1)岁,男性190例(74.8%)。计算每例患者的SYNTAX评分,将患者按照SYNTAX评分结果分为低分组(0~22分)、中分组(23~32分)和高分组(≥33分),三组间基线特征无统计学差异(P>0.05);检测患者就诊基线及就诊后1 h、3 h的hscTnⅠ值,hs-cTnⅠ的基线值。分析hs-cTnⅠ水平与SYNTAX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在总体人群和男性人群中,hs-cTnⅠ的基线值、1 h值、3 h值与SYNTAX评分正相关(P<0.05),在女性人群中,hs-cTnⅠ的基线值、1 h值、3 h值与SYNTAX评分无相关性(P>0.05)。男性和女性的hscTnⅠ基线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男性的hs-cTnⅠ 1 h值和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