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9篇 |
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61篇 |
内科学 | 28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43篇 |
预防医学 | 33篇 |
药学 | 14篇 |
中国医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周丽平丁丹虞玲玲贺丹丹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7):156-157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是临床常见疾病,食管及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是门脉高压较为多见的严重并发症,常引起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该病同时伴有脾功能亢进,导致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下降。 相似文献
82.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医养生认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医养生认知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太原市两个养老机构的301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机构老年人的中医养生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老年人中医养生认知总分为(74.12±15.91)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关注中医养生、文化程度、抑郁程度、慢性病、获取中医养生途径、是否医保、是否定期体检、职业是老年人中医养生认知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医养生水平参差不齐,应引起机构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83.
目的分析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在不同条件下的就诊情况,探讨提高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诊率的方法。方法在湖北省30个县,经过培训的乡村医生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进行摸底调查,集中推荐到县疾病控制中心结防科或设有查痰点的乡镇、综合医院进行免费检查。比较不同条件下对提高就诊率的作用。结果30个项目单位在2004年11月至2005年10月项目期间,共登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43 464例,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诊率1.8‰,其中村医推荐就诊率为0.6‰,病人自己就诊率为1.2‰。2003年30个单位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诊率1.4‰,其中村医推荐就诊率为0.2‰,病人自己求诊就诊率为1.2‰。项目实施前后比较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诊率提高了28.5%。8个贫困县村医推荐就诊率为0.9‰,病人自己求诊就诊率为0.8‰。22个非贫困县村医推荐就诊率为0.6‰,病人自己求诊就诊率为1.3‰。17个平原县、7个山区县、6个丘陵县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诊率均为1.8‰,其中村医推荐就诊率分别为0.5‰、1.0‰和0.6‰,病人自己求诊率分别为1.3‰、0.9‰和1.1‰。结论利用村医集中推荐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是提高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诊率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医疗... 相似文献
84.
湖北省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监测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目的 建立以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防痨和肺病联合会(IUATLD)指南为基础的结核病耐药监测系统,掌握湖北省初始和获得性耐药水平,评价现行结核病控制策略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全省随机抽取30个县(市,区)为监测点,各监测点连续选30个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例,期间的其他涂阳病例同时纳入,并对全部培养阳性菌株进行菌型鉴定及SM,INH,RFP,EMB4种抗结核药物的药敏试验(比例法)。结果 共入选1136例,其中培养阳性1097例,培养阳性率为96.6%,污染率为0.4%。总耐药率为23.3%,其中初始耐药率为17.5%,获得性耐药率为44.5%,初始耐多药率(含H+R)为2.1%。获得性耐多药率为21.8%。结论 初步建立了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监测实验室方法和质量控制机制,首次获得可信的全省耐药水平资料。提示推行合理化疗和贯彻全程督导治疗原则对减少耐药的至关重要性和定期连续观测及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病人主动发现的新途径,提高新涂阳肺结核发现率。方法选择2003年新涂阳登记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30个县,由经过培训的乡村医生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进行摸底调查,集中组织他们到县结防科或附近的乡镇、综合医院痰检点进行免费查痰。同时,县结防科对其他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但未前来就诊的肺结核和疑似肺结核病人进行追踪调查。结果2004年11月至2005年10月,30个县共发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12 091例,新涂阳登记率由项目实施前的36.21/10万,提高到49.94/10万(χ2=101.7,P<0.000 1),发现率达到86.0%。30个县共登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43 464例,其中村医集中推荐15 363例,占35.3%,村医推荐发现新涂阳病人3 870例,占新涂阳病人发现总数的32.0%。县结防科对传染病网络直报病人的追踪率为70.9%,追踪到位率仅33.1%。结论利用村医集中推荐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到县结防科检查,并给予一定的激励机制,是提高病人发现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6.
综合医院结核病查痰点痰检工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门诊可疑肺结核症状者查痰工作情况,探讨综合医院提高涂阳病人发现的措施。方法根据综合医院和结防机构门诊病人登记本、查痰登记本、转诊登记本及结防机构对综合医院的督导和痰检质量控制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40所综合医院1年间,共登记可疑肺结核症状者11303例,发现涂阳肺结核859例,涂阳检出率15.6%,转到结防机构的涂阴及未查痰病人2094例,在结防机构查痰1685例,发现涂阳肺结核804例,涂阳检出率47.7%,其中未查痰直接转到结防机构查痰1026例,发现涂阳肺结核551侧,涂阳检出率53.7%,痰阴病人转到结防机构再查痰659例,发现涂阳肺结核253例,涂阳检出率38.4%,结防机构门诊查痰25238例,涂阳检出率55.7%,与综合医院涂阳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综合医院建立查痰点,加大行政干预力度,加强综合医院与结防机构的合作,医院内相关科室建立协调机制,将痰检工作纳入综合医院临床检查常规项目,加强痰检质量控制和结防专业机构对综合医院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和复训,是提高传染源发现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 观察快速康复技术在肝脏肿瘤患者外科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肝脏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外科组50例(FTS组)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治疗,FTS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技术治疗.主要是早期拔除肝脏术后各类外科置管,早期进食水,减少每日补液量,缩短补液天数,早期下床活动.结果 FTS组比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各类应激反应显著减少(P<0.05),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减少,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结论 FTS理念应用于肝肿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是安全有效的,可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7A(IL-17A)对右侧星状神经节(RSG)功能和神经活性的影响。方法 16只健康成年杂种犬静脉麻醉后随机分为实验组(n=8)和对照组(n=8)。分离RSG,在实验组中,向RSG中注射0.1ml IL-17A(25μg/ml),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在基础状态和注射后30min后分别测定高频电刺激(HFS:频率20Hz,脉宽0.1ms)RSG时的心率变化以及RSG神经活性。同时实验结束后留取RSG组织用于检测早期原癌基因(c-fos)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干预后心率加快作用明显增强(40V:57%±9%vs 40%±8%,P0.05),RSG神经活性显著增强[频率:(148±22)次/分vs(48±10)次/分;幅度:(0.09±0.01)mV vs(0.04±0.01)mV,P均0.05],同时RSG组织中c-fos和NGF表达水平明显升高(c-fos:0.58±0.08vs 0.55±0.09;NGF:0.16±0.04vs 0.11±0.03,P均0.05);而对照组以上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 IL-17A可增强RSG功能和神经活性,增加神经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