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3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刘春雷 《大家健康》2016,(12):222-222
目的:探讨3H护理服务模式在计划生育手术室的运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500例计划生育手术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H护理服务模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各25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对比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护理前,其中研究组患者经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3 H护理服务模式在计划生育手术室的运用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2.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04—2012‐05接受治疗的79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根据术中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局部麻醉,对2组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愈率、抑郁评分以及焦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愈率分别为80.5%、81.6%,有效率分别为92.7%、92.1%,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组治疗前抑郁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1 d、3 d的抑郁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焦虑的发病率分别为26.8%、15.8%,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术中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相比,可以在保持较高的治愈率以及有效率的基础上,显著降低患者抑郁评分以及焦虑状况,有效减少手术对患者心理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3.
正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是一组运动和姿势发育异常的症候群,它导致活动受限,常伴有感知觉、认知、交流和(或)行为异常,以及癫痫等障碍。其病因是由发育阶段的胚胎或婴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引起,尽管脑的损伤是非进行性的,但随患儿的生长发育其神经肌肉骨骼系统会发生适应性改变使临床症状发生变化或进展~([1—2]),运动异常会越来越明显~([3])。临床研究报道证实,电针治疗能有效改善婴幼儿脑瘫肌痉挛状态,纠正尖足等异常姿势~([4—7]),不同电针频率在痉挛状态的改善上临床证实有效~([8—9]),但在治疗电针频率、电针波形等治疗参数方面尚缺乏临床指南或共识。上述因素又可分不同水平对临床疗效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  相似文献   
154.
目的 探讨利用虎口动脉和示指尺侧指固有动脉转位治疗拇指旋转撕脱离断的临床疗效差异. 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对16例拇指旋转撕脱离断患者分别采用虎口动脉转位(A组,8例)和示指尺侧指固有动脉转位(B组,8例)重建离断拇指动脉供血.A组:男6例,女2例;年龄(27.0±9.5)岁.致伤原因:机器绞伤7例,车祸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6.1±3.1)h.离断平面:近节指骨基底部5例,掌指关节平面3例.B组:男5例,女3例;年龄(29.7±13.7)岁.致伤原因:机器绞伤6例,绳索绞伤2例.离断平面: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1±2.2)h.近节指骨基底部4例,掌指关节平面4例;静脉、神经、肌腱修复按照常规进行. 结果 A组、B组共16例断指全部成活.A、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2±0.8)h及(5.3±0.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 10个月(平均6.9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使用标准,A、B组优良率均为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利用虎口动脉和示指尺侧指固有动脉转位治疗拇指旋转撕脱两种方法疗效相近,但前者操作更简便,创伤更小,是一种较好的再植方法.  相似文献   
155.
血清CEA、CA15.3监测乳腺癌患者病情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监测乳腺癌患者病情变化的有效指标 ,探讨影响患者血清CEA、CA15 3浓度的机制。方法 用IRMA和酶免疫法检测 2 0 0例未处置乳腺癌患者血清CEA、CA15 3含量。结果 乳癌患者血清CEA、CA15 3异常含量分别为 14 %和 2 0 % ,两种肿瘤标志物与肿瘤的大小及淋巴结的浸润有关 ,大肿瘤和淋巴结浸润患者的CEA、CA15 3浓度明显增高 ,CEA还与组织型别有关。单变量预后评价显示 :肿瘤的大小、淋巴结浸润、组织型别、CEA、CA15 3等是无病存活的预后要素。结论 肿瘤标志物CEA、CA15 3是评估乳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56.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普及无痛分娩[1]后,其中一部分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因为胎儿因素、头盆因素、产妇因素,需转剖宫产手术[1-3].夜班护士在缩短术前准备时间的前提下,为探讨手术护理的安全性,本研究对本科室自2012年1~8月夜间收治的60例剖宫产术产妇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相应分析,本次收集病例疼痛分级均属于Ⅰ~Ⅱ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7.
我国胃癌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多为上腹痛、出血、贫血,幽门梗阻等表现。我们在总结我院2001~2010年期间确诊胃癌并手术证实的病例时发现,其中有2例病人同时合并有高淀粉酶血症,初诊为急性胰腺炎进行相关治疗无效后,经全面检查确诊为胃癌,现将病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8.
手术床是提供麻醉和手术的设备平台,手术床及配件管理质量直接影响麻醉及手术患者的安全[1].手术室护士应熟练掌握手术床的操作,学会应对手术床的突发故障,保证手术及患者安全.并及时总结经验,注重对手术床的日常维护.  相似文献   
159.
目的探讨指背筋膜蒂皮瓣与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及优缺点。方法选取2010至2012年期间来我院就诊的i00例指端缺损患者,根据患指损伤情况分别采用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两组患者各50例。术后均随访0.5~2年,对患指整体外观、耐寒程度、屈伸功能、皮瓣感觉恢复及两点辨别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81例皮瓣全部成活,未出现坏死及水泡。5例指动脉岛状皮瓣、13例指背筋膜蒂皮瓣出现淤紫水泡,予拆除蒂部部分缝线及换药对症治疗,皮瓣成活。1例指背筋膜蒂皮瓣全层坏死。指背筋膜蒂皮瓣术后患指耐寒程度较指动脉岛状皮瓣好(x2=2.441,P〈0.05)。两组患指屈伸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735,P〉0.i0)。两组感觉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56,P〈0.05),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缺损较指动脉岛状皮瓣感觉恢复效果好。两组两点辨别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18,P≥0.05)。结论指背筋膜蒂皮瓣在患指整体外形、耐寒性、屈伸功能及皮瓣感觉恢复方面都明显优于指动脉岛状皮瓣。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多提倡应用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相似文献   
160.
<正> 我院门诊自1983年1月~1985年1月对100例结核性胸膜炎病人施行院外治疗,现将结果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观察对象:早期急性单纯性渗出性胸膜炎,有典型临床症状及体征,X线显示积液影像,超声有1cm以上液平段的为诊断依据。观察100例胸膜炎中男59例,女41例。发病与性别关系差异不大,但年龄集中于30岁以下各年龄组,青少年占74%,最小10岁,最大64岁。胸水发生部位:左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