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大鼠变态反应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卵白蛋白致敏大鼠变态反应OME动物模型,观察致敏原激发后不同时间点的组织细胞形态学、Th2细胞因子IL-5的动态变化。方法:建立卵白蛋白激发变态反应中耳炎大鼠模型,实验动物分为阴性对照组Ⅰ(C1)、阴性对照组Ⅱ(C2)和模型2 d组(M1)5、d组(M2)1、0 d组(M3)。组织学技术观察各组动物组织形态学变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中耳积液中Th2细胞因子IL-5含量的变化。结果:对照组C1、C2鼓室和咽鼓管黏膜基本正常。M1组鼓室和咽鼓管黏膜明显增厚,可见出血、毛细血管扩张和较多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M2、M3组炎症病理改变逐渐减轻。IL-5中耳积液的含量模型M1组明显增高,随时间推移,在M2、M3组中逐渐降低(P<0.05)。结论:中耳局部可产生足够的免疫应答引起变态反应性炎症,单次抗原激发引起的变态反应其病理变化呈自限性过程。  相似文献   
12.
黏蛋白MUC2、MUC5AC mRNA在分泌性中耳炎大鼠模型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变应性分泌性中耳炎分泌型黏蛋白MUC2、MUC5AC mRNA的表达变化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抑制作用. 方法 建立卵白蛋白激发变态反应性中耳炎大鼠模型,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6只、实验组6只和干预组7只.采用RT-PCR技术分别检测MUC2、MUC5AC mRNA在3组中耳黏膜的表达变化. 结果 对照组中,MUC2 mRNA在中耳黏膜表达相对值为(0.23±0.08),MUC5AC mRNA则不表达;实验组表达相对值分别为(0.38±0.07)和(0.45±0.06),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可部分抑制黏蛋白的表达,相对值分别为(0.28±0.07)和(0.29±0.09),与实验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MUC2、MUC5AC mRNA在变应性中耳炎中表达上调,可被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部分抑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卵白蛋白致敏大鼠变态反应OME动物模型,观察致敏原激发后不同时间点的组织细胞形态学、Th2细胞因子IL-5的动态变化。方法:建立卵白蛋白激发变态反应中耳炎大鼠模型,实验动物分为阴性对照组Ⅰ(C1)、阴性对照组Ⅱ(C2)和模型2 d组(M1)5、d组(M2)1、0 d组(M3)。组织学技术观察各组动物组织形态学变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中耳积液中Th2细胞因子IL-5含量的变化。结果:对照组C1、C2鼓室和咽鼓管黏膜基本正常。M1组鼓室和咽鼓管黏膜明显增厚,可见出血、毛细血管扩张和较多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M2、M3组炎症病理改变逐渐减轻。IL-5中耳积液的含量模型M1组明显增高,随时间推移,在M2、M3组中逐渐降低(P〈0.05)。结论:中耳局部可产生足够的免疫应答引起变态反应性炎症,单次抗原激发引起的变态反应其病理变化呈自限性过程。  相似文献   
14.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在大鼠分泌性中耳炎黏膜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LTR)-1、2在变应性分泌性中耳炎黏膜中表达及其变化。方法建立卵白蛋白激发变态反应中耳炎大鼠模型。实验动物分为阴性对照组Ⅰ、阴性对照组Ⅱ和实验组,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别检测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LTR1、CysLTR2 mRNA在中耳黏膜的表达变化。结果 CysLTR1、CysLTR2 mRNA在阴性对照组Ⅰ、Ⅱ的中耳黏膜表达很低,炎症情况下两型受体在实验组中耳黏膜的表达均显著增高,相对值分别为(0.42±0.05)和(0.28±0.06),与阴性对照组Ⅰ、Ⅱ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ysLTR1、CysLTR2均在中耳黏膜表达,变应性炎症时表达明显上调。  相似文献   
15.
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是一重要的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近年来研究表明IL-1在胆脂瘤组织中存在高表达,与胆脂瘤引起的骨质吸收、胆脂瘤上皮增殖蜜切相关。本文主要概述了IL-1与胆脂瘤关系的研究现状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1)及其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 TIMP1)和白细胞介素-1α mRNA(interleukin-1-alpha 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 IL-1α mRNA)在中耳继发性胆脂瘤上皮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在胆脂瘤上皮溶骨性破坏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MMP1、TIMP1和IL-1α在32例胆脂瘤和14例胆脂瘤患者外耳道皮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1在32例胆脂瘤上皮各层细胞均存在较强表达,定位在胞膜和胞浆,外耳道皮肤表达较弱;两种组织MMP1阳性表达的平均(±s,下同)吸光度(A值)分别为(2 018.26±174.89)和(1 428.35±123.39),差异有极显著性(t=10.69,P<0.01);TIMP1在两者中未见明显表达;外耳道皮肤仅基底层细胞可见散在IL-1α mRNA阳性表达细胞,平均吸光度(A值)为(566.27±148.94),胆脂瘤上皮除基底层细胞外,部分区域基底上层细胞也见阳性表达,平均吸光度(A值)为938.91±223.46,差异有极显著性(t=5.03,P<0.01).结论①MMP1在胆脂瘤上皮中高表达,并提示有MMP1和TIMP1表达失衡,与胆脂瘤骨吸收特性有关.②胆脂瘤上皮高表达的IL-1α可能是MMPs过表达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